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萌到你眼炸
951次浏览
2020年12月13日 21: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坚决打胜仗-隐居森林翼龙

2020年12月13日发(作者:裘盛戎)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2020届九年级下期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A卷张鹏程 B卷张秦俊 审题人:语文备课组
试卷说明: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50分;完成时间120分
钟。 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秩序(zhì) 凛然(lǐn) 刹那(chà) 猝不及防(cù)
B.惩罚(chéng) 默契(qì) 倒坍(tā) 周道如砥(dǐ)
C.荣膺(yīng) 按捺(nài) 诉讼(sòng) 百鸟啾啾(jiū)
D.徘徊(huí) 豁免(huò) 告禀(bǐng) 万恶不赦(shè)
2. 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嘹亮 回溯 矫洁 折衷是非
B.害臊 魁梧 旷野 通霄达旦
C.伶俐 吮吸 骸骨 晃然大悟
D.作揖 门槛 隐匿 断壁残垣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寒假就快结束了,李明的作业还未完成。想到班主任何老师那犀利的目光,
他就有如芒刺在背。
....
B.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初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前往青龙湖,感受温暖阳光,让师
生尽 享天伦之乐。
....
C.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谨负责,有一种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态度。 < br>....
D.校园球类活动比赛正如火如荼的举行,每天下午大课间,我们都可以看见操
场同学们蹑手蹑脚的训练身影。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 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
B.国家出台 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这充分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有 待提高。
C.“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用人制度的实施,既拓宽了人才的选拔任用渠道,
又有 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D.通过《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 等相关节目的举
办,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
二、课内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
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
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
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
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
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
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
逐之。”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又何间焉 间:参与 B. 弗敢加也 加:增加
..
C. 神弗福也 福:赐福 D. 望其旗靡 靡:倒下
..


6.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其乡人曰 安陵君其许寡人
..
B. 必以信 策之不以其道
..
C. 小大之狱 暮寝而思之
..
D. 战于长勺 所恶有甚于死者
..
7. 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A.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第三次
(士气)就竭 尽了,对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方士气高涨,所以能战胜他们。
B.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 兵的)士气,第二次士兵的身体就衰弱,第三
次士兵的身体就透支了,对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方士气 高涨,所以能战胜他们。
C.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第 三次
(士气)就竭尽了,对方的人都逃跑完了,而我方士兵都在,所以能战胜他们。
D. 第 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士气)就衰弱,第三次
(士气)就竭尽了,对方的士气 已经竭尽,而我方士气高涨,这是故意让我们能战
胜他们。
8.下列选项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 论述作战的道理,表明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
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B. 本文以曹刿为主、鲁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
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 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C. 文中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以及鲁庄公
的目光短浅。
D. 本文人物形象鲜明,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外貌描写来塑造完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9. 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三句都写,给前两句分)(2分)
①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从军行》杨炯)
②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③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2)请默写杜甫的《登楼》的首、颔联。(4分)
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10分)
难得淡定
①苏轼一首词:“莫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 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
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 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
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 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
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 和尚佛印
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
印一 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③淡定,是指面对危 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
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 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
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11日 ,印度外长克里
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
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
来文山会海真是害 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
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④淡定, 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乾隆


问和珅:“运河上 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
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 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
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 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
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 要赏
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
瘦小的羊 ,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⑤淡定,还指在胜败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 时,淝水之战的捷报
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 br>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
方战事如何?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
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⑥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 能保持淡定,
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
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
陷害,临行前,神色 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
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 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
嵇康从容就戮。
⑦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 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
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 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10.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答:
11.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0.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情怀)。


11.①引出论点 ②为论点作道理论据 ③增添文学趣味(各1分)
12.举例论证(1分),举(三个例子,要简要概括)(1分),具体有力论述了淡定
是指在名利诱惑 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2分)。
五、作文(60分)
13. 当我们呱呱坠地,一来到 这世上,我们就开始了无数的遇见。小弗朗士遇见
韩麦尔先生,让他懂得爱国的意义;杜小康遇见漫天风 雨,让他学会勇敢坚强;牛
汉遇见人生的第一本书,让他切实感受知识对人的命运的影响…….

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70 0字;③不抄袭、不套作;④不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答案(50分)
1.对大唐将士忠诚勇敢的赞赏(0.5分);对战争惨烈的深沉感慨( 0.5分);对战死
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0.5分),对战争的强烈控诉与无情的批判(0.5分) 。
2.C 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陇西行》第三句是现实中悲哀凄惨的枯
骨,第 四是梦境中英俊潇洒的丈夫,虚实对照,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
人的无限同情,对战争的血泪 控诉与批判。(1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铁马冰河入梦来”这虚写的梦境,结合现实的风< br>吹雨打之声与“僵臣孤村”的遭排斥的处境,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强烈地渴望杀敌报
国的感情。(1 分)
《陇西行》鉴赏: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 ,即今甘
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
的痛 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诗人共写了陇西行四 首,此处是第二首。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


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
精良,战死者达五 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 里人。”这里没有
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
的丈夫,使全诗产 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
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 ,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
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 临到身上,不但毫
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 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
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 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
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 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
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
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
几番梦中相 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 ”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
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 是现实,一边是梦境;
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
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
战死者及其 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
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而次 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
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 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
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 ,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
之“工妙”。


3. A.瞬:眨眼 B.膺:胸 C.颔:点头 D.忿:生气
4. ⑴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大意正确,落
实“牖”与“南面”) ⑵(卖油翁)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大
意正确,落实“酌”与 “沥”)
5.同:学习本领一定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1分);异:《纪昌学射》还告诉
我 们基本功(或打好基础)最重要(1分);循序渐进地学习提高很关键(1分)(异
二选一则可)
附《纪昌学射》译文: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 中。甘
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
昌又向 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 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
不眨眼睛。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 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
再来告诉我。 ”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
之后,看虱子 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 看其
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 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
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 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
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说道: “你
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卖油翁》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 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
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 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
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 中了


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 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
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 愤地说:”你怎
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 br>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里,油从钱孔注 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
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6.⑴士兵(英国士兵) ⑵律师
7.简爱与罗切斯特冲破阻力准备结婚时,罗切斯特被揭发早已娶妻 痛苦 绝望
8.见绿(寻绿)、赏绿、释绿(放绿)、念绿(怀绿)
9.写出了窗的朝向,向着太阳升起 的地方(1分),为后文常春藤总朝着窗外,
总是向着阳光生长(1分),作铺垫(1分)。同时单独成 段,突出强调窗的朝向。(1
分)
10. A.“生的欢喜”是指对于生命成长的喜悦(1分 ),表达了作者对于充满生
机的绿的喜爱(1分),对充满活力的美好生活的向往(1分)。
B.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常春藤这种植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常春藤执著地与 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特点(1分),表表达了作者的不解(1分)
或者:这里贬词褒用(1分),生动形 象地表现了常春藤执著地向着阳光生长(1
分),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特点(1分)??
11. 同意(1),理由:文章以常春藤为主要描写对象与内容,围绕它展开叙述与描写
(2分),着力刻画了 它怎样不屈于黑暗不屈于拘囚,执著地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美好
品质(2分)
同意(2),理由 :文章主要是写“我”因“占有”绿后无比的“喜悦与满足”产生
“自私的念头”与“魔念”导致常春藤 变成“细瘦娇弱的病孩子”,最后郑重地释放
了不屈于黑暗的它(2分)。因而,从“我”的角度看,作 品表现的是爱不是占有,
而是尊重(2分)
12.⑴答案:教育部长陈宝生表示,让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覆盖各学段(主语


1分,表示1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分,覆盖各学 段1分)
⑵尊敬的耀华先生,您好!我是央视新闻频道记者...(1分)想就中华传统文
化 教育问题采访您,谢谢!(1分)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分)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华在哪里?(1分)
⑶立身当如泰山以凌云;处世须似空谷而虚怀(“立身”1分,“如泰山凌云”2
分,“当”“ 以”1分)


示波器使用方法-朱仙


入党有什么好处-实况足球8攻略


开学第一天的作文-一骨碌的拼音


建筑工程识图-春花的诗句


海姆立克急救法图解-lol连接失败


youmei-少儿美术


社会学专业就业前景-假面的告白


百度邮箱注册-6s推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