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
石醒宇-迷乐英伦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1、观潮
《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
br>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
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
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
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
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
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
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
象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
分领略了火
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
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
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一
(二)第二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
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
然奥秘的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5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
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
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全诗不仅是对庐
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
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
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
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
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
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6、爬山虎的脚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
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强烈兴趣。
7、蟋蟀的住宅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
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
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
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
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
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
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语文园地二
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
带来的乐趣。这次“我的发现”,
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正是因为观察得认真、
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本组课文
的几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学生
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重要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这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一首花名歌谣,按一
年12个月的顺序排列,易读易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试读,
提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给予帮助。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
段揭示成语内涵的部分。
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一) 第三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
童话的特点,还要围绕童话展开综合性
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课文有《巨人的花园》,《幸福是
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9、《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回家,不让孩子去他家的
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的花园。后来他认识到了
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的偏见,春
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这篇童话是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
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
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
10、《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
11、
《去年的树》是一篇沉重的话题,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这是关乎千秋大业之事,连小鸟都看出人类的错误,何况<
br>人类自己。通过小鸟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和承诺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类的生活的需求和
保护资源
的矛盾,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12、《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
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
法。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求人家的帮助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社会上是有不讲道理的人存在的,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战胜困难也很重要。
第四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
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
等儿童常见的动物,
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
园地》
。
13、《白鹅》、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在这篇文章之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整篇课文
用生动诙谐的语言通过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的具体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高傲
的白鹅形象。
14、《白公鹅》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
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
动两方面写的。
15、《猫》 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
特点时,
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母鸡》
本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
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
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
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写了母鸡
的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第五单元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
、略读课文《秦兵马俑》。《长城》一课表
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勤劳、智慧和力量;《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
丽景观;《秦兵马俑》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3
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
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
扇扇窗口。
17、《长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
,图文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
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
族自学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8、《颐和园》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
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
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
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19、《秦兵马俑》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
性的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
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
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
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
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篇精读课文,
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
远赴西北边
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
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
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
和祝福。
21、《搭石》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
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
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
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
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
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24、《给予是快乐的》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
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
了给予是快乐的
人生哲理。
第七组
教材内容分析: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
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
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
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
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
《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
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
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鞥有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
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
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表现了
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
年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得回忆文章。文章紧紧围绕本单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单元主题,记
叙了叶老
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两件事情。课文篇幅较长,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却带给读者心灵的
震撼。
27、《乌塔》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
,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
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
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
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
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
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
。
第八组:科技成就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
世纪》讲述了2
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
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
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
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
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
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29、《呼风唤雨
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
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30、《电脑住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
学习好
资料 欢迎下载
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
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
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全文是
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31*、《飞向蓝天的恐龙》这是一篇科普文
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
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
在辽西首次发
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
既
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
厚兴趣。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的种子所发
生的变化,产生
变化的原因,以及经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
、药用及他用。
二、知识点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3、颈 厉 吭 吠 苟 倘 脾 供
14、腔 掂 涟 漪 虑 属 宰
15、乖 凭 职 痒 淘 辟 勃
本册教材共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累计认识240016个字,会写、怨 抗
侮1800 绩 个字。凄 慈 辛
1.目标: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附本册生字表。17 、崇 峻 嘉 峪 瞭 屯
垒 魄
生字表(一)
1、 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
2、穆 玛 涓 滔
脉 卉 罕
3、茫 桨 律 榕 隙 耀 暇 抛
4、檀 盈 凶 庙 惚
5、腊 浑 豚
6、均 匀 茎 柄 蛟
7、宅 蔽 弃 慎 择 穴 搜
8、谧 振 枉 浩 资 召 源
9、溢 允 喧 添 训 酷 颊 拆
10、彼
锹 杈 诧 麦 务
11、伐
12、拽 茸 副 怜 魔 杖
18、颐 耸 阁
舫 眺 堤 态
19、誉 瞰 统 率 征 靡 魁 搏
20、鹤 孟 陵 辞 唯
21、谴 惰 俗 协 序 绰 伏
22、凋 苞 袭 怀 旷 暂 躯 胞
23、遭 悯 咛 咐 啕
25、崛 帝 范 巡 嚷 惩 铿 锵
26、荐 删
词 洽 昏 晖 楷
27、漱 惬 码 驳 逻 辑
28、昧 寞 睦 析 患 匪 逾
29、赖 耕 潜 舶 哲
30、仓 储 烹 盗 综 判
31、钝 凌 仅 绘
吨 敏 捷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2、例
筛 辐 汰 肴 尿 碱
(共200个字)
生字表(二)
1、 潮 称 盐
笼 罩 蒙 薄 雾 昂 沸 贯 旧 恢
3、灿 烂 竿 茫 桨 规 律 支 株 缝 隙 耀
梢 寂
5、莫 腊 浑 疑
6、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7、宅 蔽 弃 毫 遇 择 址 穴 掘 搜 倾 扒 抛
9、溢 允 墙 牌 添 训
覆 凝 辣 酷 愉 拆
11、融 剩 伐 煤
13、颈 郑 厉 剧 餐 倘 饮 侍
脾 蹲 供 邻
15、性 格 凭 贪 职 痒 稿 踩 梅 蛇 跌 撞 辟
17、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仗 扶 智 慧 魄
18、殿 廊 柱 栽 筑 阁 朱 堤 雕 狮
态
20、孟 浩 陵 辞 唯 舍 君
21、洪 暴 猛 涨 裤 懒 稳 俗 衡 序
伏
22、峡 桂 移 湾 彼 袭 余 怀 旷 暂 胞 脉
25、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 凡 巡 嚷 妇 惩
26、篇 荐 翻 帘 页 删
词 燥 握 洽 昏 厅 糊
29改 程 赖 耕 驾 幻 潜 核 控 联 哲 归
31、恐 凶 笨 鸽 仅 顿 描 绘 吨 盈 敏 捷 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