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汇总
民生日记-眼睛有皱纹
第一单元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料找妈妈》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
为线索介绍了青
蛙的生长过程。我用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以
识字为主,我想低年
级孩子掌握的字有限,要他们学懂课文
内容很难,于是,先学会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然后再学
习课文也许要容易些。识字是关键,学文是重点。
在字词教学时,
我提前布置了预习,课堂上孩子们大
胆的走上讲台自己讲生字,词语。效果较好。
在学习课文时,我具体用了如下方法:
1、我先给学生放了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再结合
课文内容知道小蝌蚪的样子。在学文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
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的帮助,
小蝌蚪-
步步知道了自己妈
妈的特征,并让学生一步步地说青蛙的特征,了解事情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
2、我注意了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的事实,我
在引导孩子们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后,引
导他们小结出学习
方法,然后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中,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
这样又培养了他
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3、我在ppt中准备了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
前
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大
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
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这样
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为了
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
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
力和想象、表达能力。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迎上去”追上去”
游过去”。
相信孩子,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孩
子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吧!
2.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却描写
得生动
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朴
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
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
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写的
,并且抓住了水是会变
化的这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了学生很感兴趣
的魔术来吸引大
家。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
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通过设置一个悬念,学生的心<
/p>
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与
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
什么互为呼应。通过读课文,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猜出了是水。让学生明白了小魔术师就是
水。在讲课时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和学
生一起进入这个
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把自己
就当成水跟大家一起
变魔术。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学习状态,深入理解课文。
二、形式多样,主动识字
识字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字词为今
后读
好课文,开展有效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机械单
调的识字方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严
重的负面
效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
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
学生识字认词。魔方识字,开小
火车,找朋友,读文识字等,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识字,
不
亦乐乎。
三、整体把握,感悟变化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
飘三个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把动
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
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
的准确。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
的情境之中,
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
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
为雹,或为雪;
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
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
花的轻盈。
四、多媒体辅助,升华感悟
本教材是一篇知识性的科普短文,全文围绕一个变字
,
讲述了水在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形态。学生年龄小,生活经
验十分缺乏,我用电脑课件制作出
生动形象的画面应用到教
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
得一目了然
,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感性知识。
五、拓展练习,感悟提升
课文在即将结束
时教师以一首诗让学生体会感受水的
用处,同时也将这节课的内容也得到了升华。
当然整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的形式还应再多一些,例
男
女生读,小组读,开小火车读,同桌等等,通过采用不同
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便于
更好地巩固
生字教学,为词语教学和理解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师的评价语还应在丰富一些
,同时对学生的上课表现
的评语还应在具体而又有针对性一些,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教师的语速还应在慢一些,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思维相对
比高段要来得慢一些,教师的语速过快会
影响学生思考的空
间和时间。
在本堂课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放手让孩子去说去想,发
挥他们天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分别写了蒲公英
妈妈、
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我第一课时采
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
学习了会认的14个生字,了
解诗歌大意。第二课时学习诗歌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
式,积
累词语和语言表达,学完三个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
式后,我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植物妈妈用了其他的方
法来传
播种子,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来说一说。有少部分学生知道
一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但是还不能够像课文一样用上
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句子叙述清楚。可见,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
还有待加强练习。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后,我认识到了语文课上语言表达
的重要性。
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学习语文和文字运用的实践
性课程。因此,一堂课上老师一定要规范学生语言表达。
低
年级学生思维敏捷,但是他们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缺
乏抽象的思维能力,所以语言表达
不连贯,具有跳跃性。教
师在教学时,要足够了解每一个孩子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有
针对性的训
练。要使学生养成说话有条理的习惯,老师的语
言要有示范作用,一节课上老师说的每一
句话都要规范,起
到示范作用。语文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不光是在课
堂上,应该随时随
地注意练习,改正不规范的表达。
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要教学生什么东西,自己首先要学什么东西”。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
能力,首先自己要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和养
成语文能力。所以,
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自我提高,靠平时积累。
扩充自己的知识
面,坚持在长期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反
复读语文专业书籍,研究别人的表达技巧,积累优美的语言<
br>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就是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语文
学习有语文学习的习惯需要养成,而习
惯的养成是要有一个
坚持过程的,所以我们提高自我语文学习能力或者帮助学生
提高语文学习能
力时,都要经过反复训练,长期坚持才能习
惯成自然!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它既是
一个
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永不过时的魅力。口
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
发展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
堂好的口
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境
界。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设
计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
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愿意与别人交
流,并
能认真听别人说,然后作出评价。这堂课也让我收获
了很多,原来我很怕上口语交际课,通过这次的实践
,我觉
得口语交际不再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其实也能让老师喜欢
教,让孩子们喜欢上。综合自
己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几点
比较成功:
一、情境的创设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
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
教室变成动物园,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起参加
在的动
物园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我则扮演大象阿
姨受狮子大王之托来当这次聚会的主持人和评委,准
备评选
有趣的动物,大象阿姨主动向动物精灵大声打招呼,孩子们
很快进入情境,大方地介绍自
己的名字,并向身边的“小动
物”打招呼问好。通过大象的自我介绍,引导动物从名字、
样子、
特点等方面进行自我风采展示。然后进入快乐的交朋
友活动,最后评选、颁奖。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把
学生带
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
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能畅
所欲言。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节课
p>
上,我特别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在老师示范自我介绍
和猪笼草介绍的时候,我
都先对学生的听提出明确的要求:
“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插话。”聚会结束
还会评选出几名“最佳听众”。孩子们很认真地倾听,并礼
貌地质疑,比如有:只有“手指”大的“绒猴
”喜欢捉“虱
子”吃,这“虱子”是什么东西呀?这么小的“绒猴”怎么
敢吃那么大的狮子呢?
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开了,把课
堂引向高潮。孩子都听得很认真,在评价他人时也能从语言
和介绍的内容有趣在哪儿进行评价,并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
补充。
三、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
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首先是师生互动,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次口语课中,
我以动植物的一
员大象参加这次聚会,从一开始和孩子们的
相互问好,活动中大象的示范介绍,课堂中对学生发言的评<
br>价,老师与学生互交朋友,无不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
动。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
上完阅读课,行思坐想,忆起以前音乐老师的一句话:
<
br>“休止处并无音乐,但休止却可以孕育音乐。” 作曲家编写
一篇乐章,并非毫无计划。演奏者只
管按谱奏乐,不必因遇
见休止符而惶恐。它们是不能删去的,因为一旦删去就会破
坏音乐的精彩
。
今天的《快乐读书吧》主题为“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旨在引导学生读整本的童话书。二年
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
主题为“读读童话故事”,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童话有了初
步体验,
埋下了兴趣的种子,爱看的更是基本上读完了国外著
名的童话。
我还是按照教材里以《安徒生
童话》为导入,简单介绍了
此书的作者、经典的童话形象,同时节选了《丑小鸭》的片段
供学生
阅读。接着,讲述对阅读此书的方法,概括来说就是“发
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最后拓展阅读
介绍叶圣陶的《稻草人》,还有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从
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可
以看出他们兴趣缺缺,在我介绍《丑小
鸭》的阅读方法时就开始有学生注意力分散了。
总归是
我讲得太多、啰嗦了。我想当发现孩子已经疲于
课堂时,就应该马上停止。前面的介绍再精简些,把阅读
方
法快速地列出来后,就让孩子们用上方法看书,空出大半节
课的时间就是静下心来读。就在阅
读中孕育出阅读的枝叶。
奏到休止符时,虽然音乐停止了,可是:这是音乐的精
彩之处。过了
这一拍子,音乐就要重新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