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全册
爱情不是两三天-鹣鲽怎么读
<<笋芽儿>>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
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
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
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
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
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绘声绘
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课文描写春天的句子很
美:“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
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课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也很
美:春雨姑娘低声唤醒她,雷公公大声地呼唤她,竹妈妈百般呵护她,
明亮而美丽的世界吸
引着她,激励着她,笋芽儿从开始的撒娇,到钻
出地面,很快就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课文描写的笋芽儿
真幸福啊: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笋芽儿勇敢地“
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幼小的笋
芽儿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努力,终于成长为健
壮的竹子,在反复
地朗读课文中,我们一定会为笋芽儿自豪,一定会拥有一份与笋芽儿
一样自豪
的心情。
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笋芽儿成长过程,体会她对春光的向往和
奋发向上的
精神,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理解和感激,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笋芽成长的快乐,是我这一节课的一大亮点。
例如:让学生不但模仿
春姑娘温柔的声音呼唤笋芽儿,还让另一个学生想象笋芽儿的动作表
演以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雷公公呼唤笋芽时,我问:雷公公怎
么来的? 生: 轰隆隆敲着大鼓
师: 雷公公会对笋芽儿说什么
1
呀?想象做动作说,激发孩子兴趣。
这里想象笋芽动作,体会体会她对春光的向往和
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他人的帮助表示理解和感激,让学生想象雷公公敲鼓的声音,想象
雷公公怎
么呼唤笋芽儿,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
能力。
而激发学生的想象,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又是这节课较成功的一
面。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由多姿多彩的玫瑰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
趣,接着在初读课文这个环节中安排学生读课文后自评,读带有生字
的句子后同桌互评,开火车认读生词
和生字,开火车读课文,全班评
价。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扫除阅读障碍后,引导学
生重点研读1-3自然段,通过对两组
句子进行比较(第一组:1.花骨朵长大了。2.花骨朵渐渐地长
大了。
第二组:1.他只能躺在床上养病。2. 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有感情地朗读
,从中体会小鹿为了欣赏玫瑰花,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盼望中等待着花骨朵开放。当小鹿静静地躺在床
上养病时,在静默
中仍在惦念着玫瑰花,这惦念持续了“一天”“一周”“一个月”“……”
当
他伤愈下地后,却并没有欣赏到玫瑰花,学生们很容易体会到小鹿
的难过与遗憾。产生了这些情感体验,
4-8自然段中黄莺和微风的话
2
就不难理解了。 <
br>对于4-8自然段的教学我是这样思考的:先将鹿弟弟说的两句
话显示在一张幻灯片中(1.鹿弟
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
了,一朵花都没看着。”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
的玫
瑰没有白栽!”)启发学生从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这两句话之间的矛盾
之处,自主阅读,解
决问题。然后安排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
朗读4-8自然段,并指定1-2个合作效率高的四人小
组在全班汇报交
流,由学生自己选择小伙伴进行评价。
最后由教师对整堂课的学习作总结回顾。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感情地朗读黄莺和微风的话
时,学生的激情
不够,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泉水》教学反思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
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
声,洒下一路爱心。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
带入到文章里去,感受到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泉水乐
于助
人,奉献为乐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学生的心田。
开课,伴随着叮咚的泉水声,教师
深情描绘:叮咚,叮咚,是谁
在山上弹琴?是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然后指导学生读出泉水的冲劲,引导学生想象泉水来到这阳光灿烂的
世界看到了什么。音乐的渲染,朗
读的感受,导语的创设,让学生初
3
步走进泉水的世界,感受泉水的美。
接着老师通过学生听教师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使文本
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孩子产生迫切去读课
文,去体验泉水那
甜美生活的冲动。
精读课文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感悟的空间,以读文本,读中对
话,移
位体验,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股泉水。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
泉水的几句话,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
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
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山里姐姐那一部分,教师
当
作姐姐,和学生对话,学生很快进入泉水的角色,热情地招呼姐姐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
有一座天然水塔。”有了愉快的
体验,孩子们的思维也活跃了,一个孩子质疑:“天然是什么意思?”<
br>其他孩子纷纷发表意见“就是大自然”“是自己流出来的”第三个孩子
的发言最具个性,“天然就
是伊利牛奶,没有人工加工”教师此时说:
看来我不需要说什么,你们都明白了。孩子们是都明白了吗?
我看这
是教师在处理这些偶尔问题时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辞。确实,从孩子们
的只言片语来看,他
们确实能悟到天然的意思,尤其最后一个孩子能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来谈,很可贵的。教师完全可以好
好利用这个
生成的资源,让孩子们对天然有更完整,更具体,更清晰的理解。再
如读到果园那一
部分,让孩子们想象果树喝了泉水后会是一番什么景
象,再让学生读书,学生作为泉水的那种自豪,那种
付出的快乐自然
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到为画眉鸟伴奏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听一段音乐,
感受泉水
很美,再读出来。学生听后纷纷回答老师,很美。这个设计
4
<
br>是好的,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体验情感。可是由于现场音乐声开得
过大,放出来的声音不仅谈不
上美,反而很刺耳,学生却异口同声附
和很美,让人感觉是这堂课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不过整个读书过程,孩子们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对
泉水的真切体验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孩
子们动情的朗读犹如一股清
泉在课堂上流淌。教师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创设着良好的情境,提升
着孩子们的体验和认识:“你看,山里姐姐的瓦罐里,有清清的我,
果树**的果实里有甜甜的我,我是
山涧杜鹃花的镜子,我是山谷百灵
鸟的琴声,我真快乐,你觉得呢?”孩子们马上也感受到了泉水的那<
br>份快乐“我很快乐,我交了那么多朋友。”“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
我为他们做了一些事。”
……润物无声,孩子们感受到泉水的快乐,感受到奉献的美好。
课上完了,泉水的清甜,泉
水的快乐,泉水的美好给孩子们留下了难
忘的回忆。
最后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课后拓展的
资料,开放课堂,走出课
本。:描摹泉水的对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重重叠叠山,曲
曲
环环路,还有诗歌和故事《泉水姑娘》。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雷
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
流畅的音韵,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
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
叔的足迹。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
5
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以疑
促读,
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再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促发学生感悟的积累,
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
得到了提高。
1、以疑促读,以读促思
“学贵有疑”,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
培养。在本课中,
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怎样质疑。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能带着问题
去读,让
“读”的目标明确,在熟悉了雷锋叔叔送迷路的孩子回家和背
年迈的老大娘回家这两个感人的事迹后,我
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雷锋
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雷锋叔叔是怎样一个人?有了疑问后,学生自
主
学习的热情大增,阅读的目的了明确了。学生在认真朗读课文后积
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的结果是显著
地提高了效率,较好地完成了
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2、注重感悟,重视积累
新课程
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
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并且
还必须指导和训练学
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本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读起来特别富
有诗的
韵味美。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采取多种形式
的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
感悟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
去读,这时教师再做适时指导,让他们有所感触,有所感想;同时还
让
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如“蒙蒙细雨”、“弯弯的小
路”、“长长的小溪”等词语,并学
会用其中的形容词扩展填空。
3、注重思想品德的渗透
6
本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
我除
了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外,还注重思想教育。在读懂了本着诗
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小雷锋和
自己今后如何向雷锋叔叔学
习,从而升华文章的思想内涵。最后让学生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并倡导在“雷锋活动月”中,同学们比一比谁做的好事最多,让学生从
实际行动中学习雷锋精神。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和哥哥
的影响下,
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
觉保护弱小者
的高尚品质。这篇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
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
边想,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的意识,
促进学生
个性发展。
1、强化初读,使学生有所知:
感知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
础上,通过自主实践、自
觉朗读来完成的。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应有意引导,让学生对课文的含
蕴
有所感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进而弄明白文章所写的事情。在学生了
解本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再读
课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读书中
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有所感知。
2、精读揣摩,使学生有所悟:
7
在初读的基础上,精读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深入领会“妈妈”两次说话的用意上: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意在教育
萨沙要懂得同情弱者,保护弱
者;第二句话“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
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是在激励孩子。可变换形式反复朗读
,然
后进行句式练习:“妈妈”说的第二句话还可以怎样说?(⑴
要是你
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⑵ 要是你能保护别人,那你就
不是最弱小的人。)
让学生理解“妈妈”对萨沙的良苦用心。同时,联
系前文一家人递让雨衣的情景,让学生对“妈妈”的话
有更深刻的感
悟。其次是重点读好萨沙说的三次问话:第一句“妈妈,爸爸把雨衣
给您,您又把
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指导学生体会萨沙
不懂他们为何这样做的心理,读出天真幼稚的语气
;第二句“这么说
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要揣摩萨沙不甘为弱、也想保护弱者的心理;
第三句是
萨沙把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之后说的话,“现在我该不
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这一句要指导学生
体会萨沙的自豪感,因
为他已经不是最弱小的了,能够保护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了。这样,通
过学
生不断深入地朗读,不仅培养了语感,也受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
3、赏读激情。使学生有所得:
这一环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萨沙一家人的高尚品质,
让
学生把自己当作萨沙家庭中的一员,在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的同
时,赏读课文中对景物的描
写和对萨沙一家人行为的描写,让人物的
言行有一个无比美好的背景:广大的森林中间,宽阔的旷地边缘
,娇
嫩纤弱的蔷薇花上,披盖着梅红色的雨衣,一家人在滂沱大雨中谈笑
8
风生、情深意浓……伴着优美的音乐,在人情人境的朗读中感情得到
升华,人物的品质行为得到内化。
总之,“语文”是“情感认知”的广阔舞台,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
不断
地追求,一个老师的教学情感定会绽放语文素养的美丽花朵。
《卡罗尔和她的猫》教学反思
走出实践来看阅读教学,我有三点启示:首先,相信孩子的
学习
能力,腾出其运用的空间,事实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纸一张,在老师
长时间的规范引导阅读
中,他们已不知不觉得积累到了一些阅读经
验。如:孩子提出卡罗尔家的小猫还可能会爬到哪里干什么?
如果你
妈妈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
感到很出乎意料,事
后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训练孩
子想象说话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技巧吗?孩子领悟
了,内化为
了自己的能力。在惊喜之余,我们不得不被孩子的这种惊人的悟性所
折服。其次,尊
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生说
卡罗尔家的小猫会站在镜子前抓镜子里的小猫,会打
破卡罗尔的相
框,自己探出头去,很臭美的样子…… 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
验通过自己的
积极的想像去认识与发现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义,
得出具有创造性的认识,想像与创造是如此的美,
像一枚绽放的烟花,
令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 再次,树立参与意识,营造宽松和
谐的空
间。如果说孩子的质疑能力来自于学习经验,那么孩子精彩的
9
想像回答无疑来自于生活经验,尊重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对文体
的理解。如:为什么说卡罗
尔终于拥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学生的
回答可谓是“各有千秋”。我对孩子的回答未加直接的否定与肯
定,而
是认真的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平等的
参与其中,坐观其变
,察漏补缺,并随时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
只要平时阅读训练是规范的、缜密的,那么就应在适当的
时候放手,
让孩子自己走。
《日月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
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
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
台湾和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
景观使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教过之后有
一些体会如下: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
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
意,读出
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
中培养语感;在读
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
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
媒体课件,将
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
10
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
以读代
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其中第三、四自然
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
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
读,男女生赛
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
点拨和示范下
,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互相合作,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
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以
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
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
“太阳高照的时候景
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
的时
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
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本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让学生看图,想象一下,什么
时候
的日月潭也会很美很美?孩子们在文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合理想
象。有的说:“日月潭
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闪闪,山上灯光闪闪,
水中也是一闪一闪,真迷人。”“大雾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
番景象,整
个天空一片朦胧,对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学生的思
路被打开了。
11
此外,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
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
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
使人
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我激发
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
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
的“金子”了。
本节课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很清楚的,条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
为离
我们这里比较遥远,有的景色学生的体会还不到味。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描写
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
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
生通过学习,知道
“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
情感重点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
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
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
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
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
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
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借史激“情”
要想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深刻的理
解,从周总理的待人处事等细
节入手,使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因此,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利用活动课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周总理
12
的记录片。在这些影片里,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到参加革命后表现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后总理
奔走于大江南北到他叱诧于国际外交
风云中,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
争取外交独立做出的贡献。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总理赫然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观看记录片的同时,在情感上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
受到了感染。明白了周总理为什
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
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
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情感互动
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最亲近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他们可亲可敬
的老师了。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更是崇拜。以至于许多
孩子把“这
是老师说的”常常挂在嘴边。这又为我们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提
供了有利的因素
。课堂上,老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动的。
在众多领导人当中,我本人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
在观看总理的影
片时激动无比,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
豪。在课前,
我满怀激情地把我的这种感受和学生一起交流。我说:
“总理的好是我们无法用文字去表达的。假如用老
师的二十年时间换
回总理的一年时间,我非常乐意。”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一群二年
级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我意想不到的。
很明显,学生在通过之前观看的有关总理的记
录片,他们知道老师对
总理的敬佩程度。学生完全和他们的老师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老师
对总
理的爱戴,尊敬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
13
三、读文悟“情”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
语都
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
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
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
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
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
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
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
可敬
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
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
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
“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
的动作“接过”
“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
周总理向
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
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
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
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
中的
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
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画风》教学反思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三
个
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
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
。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
14
理念。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
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
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
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
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
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
小朋友。
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
语言去感悟风的存
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
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
涛、陈丹、赵
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
到问题要善于
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
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
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
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想风、说风、画风、写风,通过句式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
独立见解
,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
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教学内容
15
局限知识面窄。如在作业布置中鼓励他们把“声音、气味”用自己的奇
思异想用画笔画出来。再者,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个别学生发言次
数过多。
以上就是这节
课给我的点滴启示,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
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
的生活体验,
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
彩。今后我会
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小学语文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课文
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
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学习
“雷雨后”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并说说通
过朗读知道了什么,学生们都认真读书,课文
中所描写的雷雨后的景
色全找了出来。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追问:“你们觉得
这部
分课文中哪些字词用得好呢?为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
自己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
生的兴致很高,纷纷举手发
言,说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说:“我认为‘挂’字用得好,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美丽极了。”还
有的说:“我觉得‘坐’字用得
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乐的,这个字让
我感觉到蜘蛛很悠闲、很自在。学生不仅理解了词意,而且懂得
了用
16
法。有的学生还能将前后文对照着说,比如“
坐”一字,学生对比前文
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后的不同,不用老师说,就能很深入
地理解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
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能力,又
提高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为今
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训练能力。用“ 越
越 ”、
渐渐地”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
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
强学生自信心的
最佳时机。在体会雨后景象后,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
是那只坐在
网上的蜘蛛或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
通过看动画等活动,有了深刻的体会,说起句子
来就不会显得苍白无
力了。这样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抒发出自
己的情
感体验;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阅读文本
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
与工具性的统一。
在指导朗读教学雷雨前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让学生感受动画,做
“压”“垂
”的动作进行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在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
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 ,雨
下起来了。”在这一环节中,
我提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如:有的学生用拍手打节奏或小手轻
拍桌子等通过不同的声音来体会雨下得很大。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
,总觉得有许多令
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
清了,学
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
17
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看板书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
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
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
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
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
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
记得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每堂语文课都应该让学生写写字,
这一
说法,我是十分赞同的。尤其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更
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
《最大的书》这节课的教学中,识字、写字环
节也成为这节课的重点。
《最大的书》一课的生
字比较多,要求会写的字就有十二个,其
中带竖撇的字有五个,如何正确地书写竖撇这一笔画,也就是本
课识
字、写字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
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生字。
只有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对枯燥的生字
教学产生
浓厚的兴趣,并且增强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没有用常用的在黑
板上书写生字的方
法,而是利用课件展示“质”的笔顺,引导孩子们观
察第一笔与第二笔的不同,那不同于平时的白底红字
,明显放大的笔
画,逐笔的书写,逐笔的比较,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识字、写字教学的
有机结合,
引发了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孩子们迅速有效地掌握
了竖撇的正确写法。
18
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节课中,
我
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同
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在课文的
学习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
思。如理解“刨根问底”,先问孩子们:文中的川川总是在干什么?孩
子们在读了几遍课文后,已对课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脱口而出:他
总是在问问题。我接着问:问的问
题多吗?问了哪些问题?面对川川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们就自然地明白了,原来把事情问明白,问<
br>到底就是“刨根问底”。这样的教学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了
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涉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较多,由
于我的
教学经验的缺乏,以至于后半节课的理解课文环节显得急追猛
赶,朗读训练的时间明显不足,并且孩子们
虽然理解了课文内容,但
缺乏消化反刍的过程,这一点在拓展环节中体现尤为明显。当我问出:
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是书?孩子们正在思考,我就迫不及待抛出
《绿色情报员》一文,阻碍了孩子们
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错
误。
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有效地学习
,充分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对动态生成的有效引领作用。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崔峦老师说过:“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
19
松松教语文。”对于这三个“教语文”,我常常谨记于心,并努力尝试
着将语文课堂还给“语文”。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我也
力求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一、突出低年级识字重点
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根据二年级学生识字特点我设计了几个识字环节:说难读的字、读带拼音的字、读去拼音的词。
读的方式力求多样,有自由练习
读,有全班齐读,有开小火车读。期
间从重点字音、字义、字形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价钱
”
读轻声,“蝇”读好后鼻音,“惭”读好平舌音;对于“拱手”这个比
较生僻的词,通过做动
作,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词义。
二、模仿、想象说话,发展语言
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
尤其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以
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学习了句
子“他
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用“一……就……”
练习说话。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
再如,当学生读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句子时,我
顺势引导学生:
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的画呢?“画得太好了,画得
太好了,真
是栩栩如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真是活灵活
现!”……学生通过对文中语言的学习,模仿说
句子,既锻炼了说话
能力有积累了好词好句,也发展了语言。
三、多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
20
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学生通过读、思、悟等几个环节,
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
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
句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在读中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等词语的意思,知道“夸赞、称<
br>赞、赞扬”表示的意思相同,是近义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学习中积
累了语言。
通过这
堂语文课,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
中加强。如在指导学生读悟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这一环节时,为了
将学生带入的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朗读是其一手段,但我也只是蜻蜓
点水,
抓得不够实,致使学生的情感熏陶没有预想的效果。还有对教
学中的突发事件的机智处理和低年级课堂气
氛的把控等,我想在今后
的教学实践活动我将吸取经验,对教材加强研究,做到切实为学生的
发
展服务。
《我为你骄傲》教学反思
《我为你骄傲》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
小故事。讲述我怎
样由打破玻璃到攒钱赔偿以及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地宽容与鼓励的
经过。课文
故事情节生动,亲切真实、贴近儿童生活。孩子内心的懊
悔、担心、做贼心虚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
描写得细致感人。
课题揭题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杜
朋
达同学提出了“我”是谁?“你”又是谁?“为什么我为你骄傲
等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课文,自然过渡到课文的
21
学习。激发学生读文的热情,营造学习的氛围,增强了读书活动的目
的性。
在识字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开火车扩词等多种游戏识字方式,让
学生体会词语在读书中,在生活中,在具体语言
环境中的应用,在与
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识字,记字,丰富了学生的识字经验。多种形式的
巩固,
促进了学生的识记,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古人云:读书
百遍,其义自现。
为了使学生从孩子纯真、悔过的表现和老奶奶博大胸怀中受到深刻地
教育和启
迪。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感悟,设计中注意读书的
层次性、目的性、趣味性,引导学生读书的热
情,给学生足够的个性
化表达的机会。让他们以各种形式,反复读课文,自读自悟,从而使
学生
在读中领悟,读中体会。获得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抓住关
键词,如老奶奶的两次“微笑”,小男孩
的“悄悄地、顿时、轻松”等细微
处,引导学生在体验人物心理,评价人物表现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联<
br>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是本节课的又一个特点。如模仿兔子逃
跑换算7美元是多少人民币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的设
计,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
的距离,把学习的领域拓宽到课外,充分体
现语文了学科的人文性。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启发学生的思考
,挖掘
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在充分
交流过程中,学会面
对错误,承认错误。学会宽容,学会感动。提高
了认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
22
课文的结尾我设计了续编故事,让学生设想后来会发生什么样
的
事情?这样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习作和想像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在续编过程中使
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
影响。
课堂总结时,我借题发挥: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表现很好,我为
你们骄傲!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
br>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
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
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
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
引
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
把自己对文本的
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
让文本与学
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
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
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
是一
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
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
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
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
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
23
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
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
性.能动性和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
研讨是培养和
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
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
此,在每次安排自
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
课堂评价
,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
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
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
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
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
励,促
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
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
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
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
的语言:“老
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
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
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
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
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
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
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
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4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
争
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
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
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
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
交往、共
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
发生这样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认为最
突出的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课堂呈现出的效果来
看,学生
能处于兴趣盎然的读书氛围中,读的情绪高涨,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
次也很清晰。分
析其原因,在于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略读
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的不
厌倦。例如感知课
文时让学生自由读,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为
止;开
火车齐读,既了解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心;同位小伙伴互相读,互相听,既培养
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
园 ]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又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这
也进一步读熟了课文;还有默读课文,强化学生不出声读书的方
式,又进一步读懂课文。
在略读课文中除了形式多样的读,还要有重点的读,避免泛泛读,
25
无目标的读。在突破课文重点部分,重点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
芒”“马上”等词语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课堂上又
不能完全放手。我就通过创设
情境,适当加以引导,运用了学生多种感
官来感悟,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课文中的小男孩。从那丰富、
传神
的表情动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多么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这一部
分此文转自斐.斐
课件.园 的表演很精彩,将课堂气氛推向高
潮,学生在朗读时真正的有感而发。在突破难点,从人物的
对话中体会
人物的思想品质时。我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默读方式,感受文本,领悟
人物的思想感
情。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提供了个性化阅读
的空间。感悟完课文内容后分角色朗读,以学生相
互间的评价加深对
人物思想品质的体验。
有待改进的问题:
课堂上学生的感 受谈得还不够深刻,内容还不够具体。仔细分析,
这与我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导、点拨还
不够到位有关;也与我有些紧张,
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而忙于教学进程,给学生默读的时间还不
够充分有关。
因此,尝试上了这节略读课文后,也使我更清楚了今后略读课文教
学
的方向,既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时间、空
间。同时也要根据低
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还是要给予适时
的引导、点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