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玛丽莲梦兔
540次浏览
2020年12月15日 02: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网络游戏家族名-红萝卜炒鸡蛋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郑厚植)


《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 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
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 ,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
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2、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三﹑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
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
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
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 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草原
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着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 艺术家”的老舍先
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
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 草
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


“那里的天 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 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
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
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
(1)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
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 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
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从 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
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 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
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 br>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 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
走一百五 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


可以。初入草原,听 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
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 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
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
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 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
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
原人民 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你能否认真 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
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 ─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
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 ,那五
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
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 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
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 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
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
古人》)响起。 < br>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


在蒙古包 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
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 、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
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 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
离别 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
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 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
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配乐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七﹑板书:草原

八﹑教学反思
《草原》是我国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向人们
展示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 美丽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文章情景交融,
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处处流露出作者的 赞美之情。让人身临其境,
回味无穷。
为了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我注重以下


几点教学: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
教学这课时,我特别关注学生 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把学习、想象的权利交
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大胆地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教学 教学第一自然段
时,我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有
关 草原的资料谈体会,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从
课文中感受到了草原如诗如画 的境界,
(二)、深层挖掘文本资源,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由于孩子们课前做了充分的准 备,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理解和想象有时可
以超越文本的。比如说,在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这句话时,有
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作者初次见到草原,就像换了一个环境,心情开朗愉
悦 ,所以看什么都觉得可爱。”也有学生将城市的天空与草原的天空作比较,
来衬托草原天空的可爱。所以 从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具有了
一定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激发引导,学 生可以表现的更好。
(三)、巧妙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草原的风土人情。
高年 级的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很容易就能总结出草原景色美丽,草
原人热情好客的特点。但是对于草原有 多美多辽阔,草原人有多热情多团结,
学生们只能单凭想象。所以,为了让草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就 要借助多媒
体教学。只有将课文内容与多媒体直观的画面相衔,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草原
的风土 人情。才能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感受。
(四)、课堂中的收获很多,但也有很多不足。
首先 ,虽然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但遗憾的是,面对学生出色的
表现,我却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 的评价用语,来肯定学生,给学生更多的


自信。只是简单地说“你真棒”“好极了”等。 虽然我在网上听了很多节优秀
教师的讲课,也学到了一些课堂激励语,但没有学以致用。这是以后值得改 进
的地方。
另外,我对关键词的教学引导的不到位。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
儿又下来,好像给无边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教学时,我忽视了对“绣”这个
词交流。

上下一体-席慕容散文集


奔跑串词-他人


去黄山旅游注意事项-酒店公司


英语昵称-股票经验


萌女-学习雷锋好榜样歌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有缘千年来相会


fml什么意思-天车安全操作规程


顽固-春风又吹红了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