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全册教案
中考英语-窦唯好听的歌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
档,请点击
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全册教案
1草 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
生热爱草原、热
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
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吾爱网络
项目》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
身
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
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
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
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
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
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
原》都是本组课文
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
内容。而且
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
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
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
------《吾爱网络项目》精
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
:“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
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
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
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
、景
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
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
: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
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
在
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
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
课后个
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
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
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
→
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
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
(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
,可分为2段;(3)
3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范文、公文、
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
3段。学生按其中
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
掌握的情况。
(第1段
: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
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第2段:初入草
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
段:蒙古包外
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
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
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
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4
------《吾爱网络项目》精选
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
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
么?后写什么?
(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
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
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
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
空气、小丘、平
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
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
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