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课文知识填空 共(7页)

绝世美人儿
799次浏览
2020年12月15日 04: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描写雪的四字词语-水源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云布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课文知识填空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 ),本文记录了作者第( )
次访问草原时的所( )、所( )、所( ),赞美了草原的
( )和( )。课文最后两句



),意思



)。
2、“丝绸之路”是( )的通道。它东
起我国的( ),往西一直延伸到
( )。“丝绸之路”因为

)而得名。
3、《白杨》中作者借白杨,赞扬了边疆建设者
( )( )的远大志向。
4、默写书上19页“日积月累一”的《浪淘沙》(请另附纸)。
5、默写 《古诗词三首》的诗句(包含朝代、作者)(请另附纸),
背诵所有诗句的意思,并解释以下词义:




:( );
);






( ); 怪生:( );
清平乐:( ),“乐” 读( )音;茅檐:
( );吴音:( );
相媚好:( );翁媪:( );亡
赖:同(“ ”),亡读( )音,指( )。
6、《清平乐·村居》是一首( ),词牌是( ),
题目是( )。
7、《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
( ),它是一部( )小说,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
家( )。
8、《童年的发现》一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课文中让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 )与( ),有时还
面对着( )和( )。
9、默写书上45—46页“日积月累二”中的六句名言和诗句。(请
另附纸)
10、默写书上48页《杨氏之子》(请另附纸),并解释以下词
义:


甚:( ); 惠:同(“ ”),( )
的意思;诣:( );乃:( );
示:( );曰:( );
未:( )
1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
12、《晏子使楚》课文中楚王( )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
国威风,晏子( ),维护了
( )的故事。
13、默写书上65—66页“日积月累三”中的四句对联。(请另
附纸)
书中出现了( )( )( )
( )四种对联形式。
14、《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写了1958年最后一批
( )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与朝鲜人民
(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
( )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
( )的伟大友谊。课文中出现了
( )( )( )三位送行
的主要人物。
15、再见了,( )!再见了,( )!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
( ),
让我们

)。
再见了,( )!我们的心

)。
16、《桥》中塑造了一位



)的光辉形象。

他把

(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
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
( )密切联系( )的(“ ”)。
17、听写书上88页“日积月累四”中的16个磨练意志的成语。
(请另附纸)
18、“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
( )的精神。
19、《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 )中的《廉
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以( )为背景,


以( )的活动为线索,通过( )
( )( )三个小故事写出将相
之间由( )到( )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
( )( )的斗争精神和以
( )为重,( )、( )
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 )
的精神。
20、三个小故事从结构上看,( )是
( )的发展,前两个故事又是( )的起
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个完整的故事。
21、《史记》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 ),又是一
部杰出的( ),被鲁迅先生称为
(“ ”)。作
者是汉代的( )。
22、《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 )
中的章节改编的。作者是( )故事以(“ ”)为主线,
按照( )进行叙述。故事起因是
( ),重点写了
( )的经过,结果是
( )。表现
了诸葛亮


( )。借
箭成功的原因包括


)等方面。
23、《景阳冈》节选自古典小说( ),
其中写了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 )位英雄在水泊
梁山起义的故事,本文中写了武松
( )的故事。作
者是( )。
24、《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 ),
作者是( )。
25、默写书上113页中“日积月累五”中的六句歇后语。(请另
附纸)
26、早在2700多年前,先人就利用( )传递信息了。
“( ),寄与陇上人。”19世纪30年代,
( )发明了电报,后来,( )发明了电话。( )
年,第一台( )诞生。1993年,美国政府提
出建设( )的计划,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
一家,( )已经不再是梦想。
27、多媒体电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 )。


28、我们可以通过( )、( )、
( )等途径获取资料。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我们要注意( ),不断提高利用( )解决
( )的能力。
29、“小嘎子”是一个

)的男孩子。
严监生是一个

)守财奴的形象。
“凤辣子”是一个

)的人物形象。
30、“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
( )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
说( )中的人物。“凤辣子”是我国古典文
学名著( )的一个主要人物,书中以( )
和( )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由( )
而( )的历史。
31、《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 )
的短篇小说( )。


32、听写书上147页中“日 积月累七”中的16个描写人物的成
语。(请另附纸)
3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作者是( ),
文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 )的境界耐
人寻味。
34、《威尼斯的小艇》通过介绍小艇的( )、
( )以及
( ),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
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35、默写书上166~167页中“日积月累八”中的四句名人名言。
(请另附纸)
36、听写“词语盘点” (请另附纸)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阅读)

阅 读
1、朗读
(一)句读 一定要把每句话的完整意思领会清楚,按 照词语间的意义关系把相关的词连
在一起读出,中间不能随意停顿。
(二)停顿 这里着重介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 句号、叹号、问号的停顿稍大于分号、
冒号,分号、冒号的停顿稍大于逗号,逗号的停顿稍大于顿号。 长句子的中间停顿考虑句
读。
(三)重音 一般说来,表达全句中心的关键词语应该读成重音。如:
朗读重音趣题
根据左边句子标出重音,从右边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用线连起来
A.我不会写诗 a.还是你来写。
B.我不会写诗 b.绝不是不肯写。
C.我不会写诗 c.谁说我不会写。


D.我不会写诗 d.只喜欢读诗。
E.我不会写诗 e.写篇散文吧。
(四)语调语速
1.平缓 文章开篇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句 子,可用平缓的语气朗读。说明意见、
叙述事实的一般陈述句。
2.高声渐慢 用于表现反问、愤怒、口号、警告
3.高声缓慢 用于表现厌恶和迟疑情绪
4.高声渐快 用于表现惊讶、坚决肯定
5.高声急切 用于表现呼救、愤怒
6.轻声急切 用于表现在紧张氛围中
7.低沉渐慢 用于表现融洽、沉思、置疑
8.低沉缓慢 用于表现沉重、悲痛、庄重
9.轻声渐快 用于表现越来越紧张
10.欢快跳跃 用于表现欢畅的语句
(时轻时重、时快时慢)
2、写作特点(表达方法)
在结构、顺序、语言、中心等方面去领会表达方法。
1、结构方面的表达方法: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先总(概括)后分(具体)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和特点
常用的开头方法和特点:开门见山,直入正题;说明情况,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描写环境,渲染气氛;运用倒叙,造成悬念;照应题目,揭示中心。常用的结尾方法和特点:
自然结尾,戛然而止;拓展启示,升华主题;重提主要,总结全文;照应标题,照应开头;
直抒胸臆,感化读者。
③过渡和照应。
过渡常用关联词语,篇中段过渡,段中句过渡。照应有:首尾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
2、按一定的顺序写。
常见的表达顺序从记叙文叙述角度看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A、 顺序是指按 照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也就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叙述。这种
叙述方法容易把文章写得条理清 楚,脉络分明,利于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 时间先后顺序
2、 地点转换顺序(由上、左、近到下、右、远)移步换景的顺序
3、 事情发展顺序
4、 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层论述
B、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 情发展的顺序进
行叙述。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突出重点,造成强烈的印象。
C、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插入一段有关的事情。
D、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
3、语言运用方面的表达方法
①注意用词准确
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比、对仗、排比、反衬)
4、中心方面的表达方法:
①借物抒情 ②借物喻人③托物言志 ④欲扬先抑 ⑤直抒胸臆 ⑥借景抒情
5、其他表达方法:
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具体描写 ②、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人物品质


③、通过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品质④、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人物品质
⑤、基于现实展开合理想象⑥、结合多种感官详实地描述
⑦ 、动静结合
⑧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⑨、用词准确、标点讲究……

京戏-新农村建设补偿标准


寂寞在唱歌吉他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手写板怎么用-英语专业就业情况


画火-梅花魂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美卿


淮北市政府-春天吃什么好


qq网名设计-青岛的大学排名


lol不能打排位-w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