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巡山小妖精
753次浏览
2020年12月15日 14: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们是兄弟-increased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葛志成)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梅堰实验小学 高佩玲
内容提要:面 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
日益显示着它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
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书。”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小学生课
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
要作好恰当的指导,本 文从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综合运
用课外阅读三方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以期达到改变当前小学生课外阅
读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方法
新一 轮的课程改革使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我们也应
该看到,再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工 作上,仍存在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恰当
的指导。有的教师仅仅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给学生 进行正确的指导。到
底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学生一片茫然,有的老师虽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但多流于形式。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
许多家长对于学生 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时间,对
学生课外阅读不支持。课堂上,大量的辅助 教材、练习题,排山倒海般,压得学
生喘不过气来,此时的读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应付差事 ,更别说什
么方法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素养、
塑造 健康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趣。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对
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人文 教育的目标,有着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
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是适应新课程改革 的必然。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现状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课 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
段,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其现状令人担忧,调查表明:学 生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到底应该读些什
么,怎样读, 通过阅读会有什么收获,学生一无所知。阅读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
甚至不健康的书籍也走进了学生的生 活。一方面,学生能如数家珍地道出一大串
电影明星的名字,清楚地知道有关这些明星的奇闻轶事,可对 莎士比亚,雨果却
一无所知,另一方面,课堂上的大量辅助教材使学生把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
的佳篇看成是一种机械式的作业,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
二、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
因此,应加强对小 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
这样,才能有所获得。我认为,应该从以 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 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
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 孩子选择合适
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
应 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 历的一段


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
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
神采飞扬时,我 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滋养已如雨后
春笋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 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净化
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又人道的感情世界,来塑造他们健康的 人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孩子这种阅读心理是有个性差异的。有些孩子的情感
比较细腻, 稍大一些的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的推荐他们读一
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 不可。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猫狗之恋》
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孩子早恋。恰恰相反,他的积 极性在于帮助孩子树立
正确的爱情观。
阅读高雅精深的名著,是一种须有良师指定才能掌握的 艺术,而这种艺术是
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掌握的,一般地说,孩子们往往容易低估自己阅读名著的能力。< br>批评家克鲁琪认为,有些人以为只有浅薄,低趣味或虚伪的读物才能吸引读者,
这是一个目光短浅 的错误。他说:“平庸的东西绝对不会有兴趣,浅薄的书拿在
手里会比什么都难以忍受,没有价值的读物 终究会失去读者的。”一旦养成看经
典的习惯,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阅读经典名著是多么令人陶醉。
2、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 强、好表
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
解这一 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
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 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
球,风靡校园了。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男孩成了 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
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而想方设法的努力 着,
每人都为能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而陷入暇想。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
为课外阅读 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
忽略,甚至粗粗暴地扼杀。的确,时 尚读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
质量导致学生心理的扭曲,也有可能的会为孩子撑开一方想象 的天空。更多的时
尚读物存在充分的流行因素,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愿望,
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
亲身体验这种时尚,积 极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 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
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
什么是恰当的方法呢?答案是一条似乎自相矛盾的阅读原则:你先要不求甚
解地、粗略地读完一本书,然 后才能试图精通它。
1、实际情况,较具体方法。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很少有
人会作些标记和批注。他们不知道读几行必须停下来思考一番,以理解其中的含
义,作些批注。
为什么在读书时作批注是必不可少的呢?第一、这可以使你思想高度集中;
第二、如果不是死读 书的话,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并可用文字适当地表
达;第三、在你整理自己的思想体会是,把它 确切地书写出来的过程中,也就把
书的内容带入心灵深处,并能更条理分明地保存在记忆中。
即使孩子们把读书心得写在一张纸片上,又随手仍掉了,毫无疑问他也从中
得到了一些收获。 可是书页的空百处、封里、甚至两行间的间隙都可以供学生批


注,也就不必找纸片了。而 好处在于这些批注和提要成为学生读过的这部书的一
部分,当他们来年展卷重读时,重温以前的见解和疑 问,在疏忽之处加上新的批
注,就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再次的探讨。
作摘要和标圈点可能使 阅读速度放慢,而花这些工夫就是为了让小学生不要
读得太快。大多数小学生认为阅读速度可以衡量一个 人的阅读能力,但这不够全
面,有些书可以快读,而有些书非慢读不可,真正的阅读能力不在于能多少, 而
在于你能领会多少。
在学校里,当小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老师就叫他们查字典。老师总会吩 咐他
们在阅读时不断查考百科全书,希望我们从中得到帮助。但读一本精深著作所遵
行的规则完 全与之相反。首先要找出你能理解的内容,尽管读下去,不要停留在
费解的地方,比如那些难以看懂的议 论和注释。书里有足够多的部分你能立即理
解,这些部分很快形成一个坚固的立足点,站在这个立足点就 可以继续向上攀登。
在迅速阅读中你能理解的部分即使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也能使其余的本来晦涩的文章变得明朗。
略读。对书本的迅速略读,就好像对庄稼另作一次性的扬谷,使你能够得到大部分饱满的谷粒。你会发现略读所得,就是使你能够得到的最值得读的地方。
无论不求甚解的通读 或略读,把一本书大致看一遍之前,下述步骤是很好的方法:
(1) 看标题、内容和序言,特别注意标题、全书主题与宗旨,或作者的特
别观点。
(2) 研究书的目录,以弄清该书的大致结构,像旅游者利用导游那样利用
它。
(3) 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的有关书籍。在索引中见到你所需要的名词
时,可以翻开有关段落,找到答案。
这样,你就可以决定该书应该详读还是略读,如果打算略读,就可以在上述步骤
的指引下找出重 要的章节,重点阅读。
2、按个体差异,成独特方法。当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小学生的。
阅读水平高低有差异,是无须争辩的事实。有些小朋友,在阅读时划线作标记,
是十分适当的方 法,可有些小朋友却未必适合。当他们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划线的
地方会使他们想起第一次阅读时的感想, 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与启示,倒不是像其
他人那样会令他们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印象。这样他们则可以在阅读 时作索引,先
记下页码,再简略的写出自己的提要与见解,在第二次、第三次重读时,再会把
索 引的内容扩充几遍。
其实,小学生阅读多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
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在读深奥的非小说类课外读物时,总是先读它的结论,然后再
查阅文中具体的内容。 有人这样劝我们:“不要打算一下子完全读懂一本书,当
觉得不能理解时,可以暂时抛开它,过一段时间 再来读,总会被你读懂。”无论
孩子们选择何种方法,只要适合他们的,有一定收获的课外阅读方法,就 是好方
法。
(三)综合阅读成果,提高素养
小学生愿读书、会读书、善于读书了, 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
综合运用课外阅读的成果。
首先,是借鉴仿写。借鉴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
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人物心理 活动的刻画、环境描
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引导点拨仿写。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的仿写,
在 “仿”中求“新”,提高了习作的能力。
其次,提高了小学生明辨是非、好坏、美丑的能力。比如说当 他们读了雨果
的《悲惨世界》,这部名著虽然景深,却可以让小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表面上
冉 阿让是个罪人、坏人,可是他有着无比崇高的人格。它教会小学生批判人和事
时不能单从表面,应该深入 其内心本质。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一旦
养成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
能达到的。所以说,课外阅读 教学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语文教育观。





参考文献《读书的艺术》

旧轮胎-网站规划书


人际关系测试题-decentralize


hf-二年级数学计算题


hkc显示器怎么样-哑铃锻炼方法图解


不锈钢保温饭盒-中国人物


非洲虎鱼-qq域名邮箱


美容健康-撒帐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