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存在主义文学-红楼之雪芹重生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 要: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
br>少;得之于自己课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而要激
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其次,要
激起小学生阅读的需
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
活动,才能事半功倍;最后,要让
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个性。
关键词:阅读兴趣 方法 教师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阅读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程,必须在课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单单靠
课堂上的45分钟还是不行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400万字(注: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
秀诗文160篇。” [
1
]
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
br>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
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因此,要加强语文
小学阅读能里的培养,就必须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树立阅读观
而在小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之前,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所谓以
学生
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自身
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
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也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在指导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的喜
好为主,老师认为某一本书
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而且采用统一的方
式 (如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进行检
查,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
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孩子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
素养的提高。
二、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
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的注
意,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小
学生对课外
阅读实践活动或课外阅读对象和一种力求兴趣或认识的倾向,它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中最<
br>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
究、操
作、掌握、运用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
家皮亚杰曾
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都说明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
作
用。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的
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小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
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
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
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
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
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
,更需要学生依靠
课外阅读去采集。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得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而且
将会
使他们终身受益匪浅。
[3]
三、激发兴趣
(一)激起学生的需要,形成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有学生获得了学校
(或更高
级别)的读书征文比赛的奖励,相关部门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就会使其他学生由
好奇、向往而产生课
外阅读兴趣和需要。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
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
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兴趣。”
(二)教师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校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手<
br>抄报、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写好读书心得,就要去进行大量的课
外阅读
,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处理信息。学校应为学生订阅了《教育周刊》《小学生月刊》《小
学生生活》等“报
刊、杂志”,学校的报架也定期更换报纸,充分发挥了报刊、杂志的最大效
益。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
也开辟了佳作赏析节目,并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图书……这样,
使学校有“书香”“墨味”,营造了一个
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环境,激发了小学生课外阅
读兴趣。
(三)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1.课本导趣
“得法于课内,得益
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
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
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学生阅
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
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
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
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
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另外,学完一个作家
所写的某篇文
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诱导学生的
阅读兴趣的目的。如教学老舍先生的《林海》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养花》等。
2.故事引趣
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反而能从讲者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
认
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
故
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
书,教师可以推
荐书目,然后开故事会,可由教师讲故事,也可由学生来讲。教师利用学生
愿意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活动转移到读书上,从而达到使学生对
阅读间接生趣的目的。
3.竞赛保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
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
无济于事的。”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
功的
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如:开展
分类收集成语的竞
赛,收集春联的比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
文比赛等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
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
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
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由于学以致用或读
写结合,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4.表演成趣
有许多课内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具有可以作为小学生表演的故事情
节。这些
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学生也愿意去演。如教完《狐假虎威》后,我先教学生进行表演。<
br>
学生看后,兴趣盎然。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我们班要搞一个表演比
赛,以寓言故事为表演
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寓言故事,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表演取
得了成功。
这样,通过表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不
止以上这些,还有许多。如知识竞赛、办班级小报、信息交流会
等也是很好的活动。当然,不管什么样的
好方法,都只有付诸实施后才能生效。如果不给小
学生阅读时间,没有适合小学生读的课外书。更主要的
是如果老师、家长的观念不改变,基
础教育的改革不落到实处,对小学生兴趣的引导不得力,没有用宽容
的标准指导小学生选择
有意义的书来读,那么课外阅读就只可能是形式罢了。需要、环境、时间、方法、
内容缺一
不可啊!
四、培养个性化阅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尊重与发展个性
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
质回归。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
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孔子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
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个性。个性化阅读主要有三个特
点:
1.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2.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3.是一种差异性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走个性化课外阅读教学之路:需
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知识
经验的积累
意识,在阅读中便捷地激活学生的相似模块;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
交流的心理场。惟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
让阅读的原野上绽满学生个性的花蕾
。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要想让学生在
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
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
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
“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
嘴巴、时间、空间。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在我们
的阅读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
“出格”的,教
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
去取代
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注学生的
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
火花的迸发
,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
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在教学中,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
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作交流,没有师
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
威。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
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
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师生间就
会有认识上
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
br>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
创造潜
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二)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个性化阅读的核心
我们说一个读者懂了一篇文章,说明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性的信息
模块,并且这个相似
模块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如果
读者大脑里不具备某种相似模块,
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进行沟通,文章对于读者
来说就是不连贯的,并且是不能理解的。读者大
脑贮存的相似模块是各不相同的,它受民族、
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读者的生活积累、阅读经验等紧
密联系。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
学中,加强学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
、“标准答案”去取代
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若是仅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不关
注学生的
独特体验,不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就会熄灭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扼杀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
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五、方法指导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
用,阅读的
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我<
br>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当中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A.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
地理解文章的语
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
和
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
学
生常用的是略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
析,最后评议摘
录。
B.整体感悟。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子,如果能猜出意思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跳过去。如果可以做到基本读懂的,尽可能不放慢速度读或
回读。而
应该在读完整本书后再第二遍第三遍读这本书,这样定能有新的收获,不懂的内容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
读懂。也就是让学生依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不拔高要求。这样,就
能防止因为要查字典或拘泥于句段而
耽误读书的效果,让学生能真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始
终能在整体中感悟。
C.快速阅读。这
儿的快速阅读并不是平时说的浏览。所谓快速,固然包含阅读本身的快速,
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理解
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记忆的快速。这绝不是浏览所能达到的。
这需要通过平时的阅读使学生逐步扩大眼
睛瞬间的“识别间距”。如果阅读以字词为单位,那
眼睛瞬间的“识别间距”就较小,阅读速度必然就很
慢。如果能在瞬间把握住较大的意义单位,
感知较多的文字量,这才是真正的快速阅读。而在不影响阅读
效果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条件的。这需要让学生平时读书时眼
睛瞬间尽可能去
感知更多的文字量,从而能通过平时的阅读使阅读速度真正的快起来。要注意纠正学生平
时
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阅读习惯。
a.用手指指着读
b.眼睛离书本距离过近
c.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左右摇摆
d.出声阅读。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
书”的良好习惯。作好读书
笔记有利于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积累材料,以丰富自己
的写作内容,
提高写作能力。
(3)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A.家校互动: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
子女的阅读。为此,我专门
设置了一张表格,请家长填写。
课外阅读记录卡
学生姓名:
班级:
阅读时间:
读物名称:
字数:
记录时间:
读物类别:
□童话寓言 □世界名著 □历史地理 □科幻小说□卡通故事 □自然科学 □学习辅导材料
□
其他
B.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5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
学评
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
生的视野。
C.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定期检查展评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
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
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
读”。要让学生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是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
去开启小学生的心扉,引导
小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从而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最终
达到新的语文
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厚积薄发”,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而后兴风雨,
生
蛟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