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怕老师的归因分析

巡山小妖精
643次浏览
2020年12月15日 14: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低碳贝贝伴奏-烟台大学怎么样

2020年12月15日发(作者:钟允若)



关于小学生怕老师的归因分析
黄平县旧州中心小学 苏小林

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师道尊严”等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为
维护自身“权威”,教 育缺乏科学性,唯我独尊,不容学生有丝毫的冒犯,对待
学生不是大声斥责,百般讥讽羞辱,就是无情的 威逼惩罚,致使学生产生惧怕
老师的心理,长期这样,导致学生性格变异,产生说谎、胆小、孤僻、暴躁 甚
至逃学等不良心理行为,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
力提倡师生平等 ,相互尊重,建立良好、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的今天,学
生是否还惧怕老师,惧怕老师的深层原因究 竟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改善师生关
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进一
步探究科学的教育方法,搞好教书育人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笔者就上述 问题采取了问卷调查,随机调查,召开学生、家长等座谈会等
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中共设计制作和发放调 查问卷400份,收回385份,随机
调查学生40人;召开四、五、六年级学生、家长座谈会各一次, 针对学生怕老
师及其深层次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教师的教育,学校的管理等作了深入
的探 讨。最后,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归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问卷调查的385名学生中, 有253人怕老师或很怕老师,
占调查人数的65.7%;在随机抽查的40名学生中,也有32人怕老 师或很怕老
师,占抽查学生的80%。如此之多的学生怕老师,实在令人震惊和忧虑。
学生怕 老师,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生自身的胆小、害羞、自尊心强 等主观心理原因的影响;二是来自于教
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性格、作风等客观 因素的影响。
就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怕老师主要还是来自于教师客观因素的影响。根
据调查 结果分析,学生怕老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令学生害怕。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教师在教 育教学工作中常采取惩罚、请家长、当众批
评、留校、向家长告状等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 ,使学生产生怕
老师的心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5%,有181人之多。其中怕老师罚抄作业、罚站、罚坐、罚劳动的竟占怕老师的人数的45.5%,有130人,是怕老师严格
要求的六倍;另 外,有怕被老师当众批评、留校、请家长的学生有21人,占怕
1



老师总人数的7.5%。
由此可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极为普遍。一些 教师
为维护自己的“威信”不惜采取以“罚”代“教”的不科学的简单粗暴的教育
方式、方法教 育学生。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方法虽然能收到一时之效,
但是学生表现的只是暂时的“口服”,其 实心里不服,教育的时效不长。这样的
教育其后果也往往是极为严重的,它不仅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惧怕 的心理,在
无赖之下“服从管制”,但天长日久学生会因为长期的压抑而失去个性特点,丧
失自 我,性格产生扭曲变异,从“怕”老师变为“恨”老师,要么性格孤僻,
要么性情暴躁,要么逆反性强, 破罐破摔,玩世不恭,死猪不怕滚水烫等。
(二)教师的自身的性格令学生害怕。
教师应如慈母和严父,既要和蔼可亲,又要严中有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
敬和爱戴、信服。 < br>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选择了和蔼可亲的老师,有77.3%的
学生在不怕老师的 原因中选择了“老师关心和爱护学生,说话态度和蔼。”可见,
学生呼唤的是关爱学生、和蔼可亲的老师 。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老师的个性与修养却与学生的希望相差甚远,
他们对待学生缺 乏爱心和耐心,态度生硬,性情暴躁,遇事不够冷静,稍有不
顺就大发雷霆,以粗暴的态度责骂学生,以 尖刻的语言批评、讥讽学生。调查
中,有12%的学生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粗暴,脾气的古怪,不尊重他人 而怕老师。
由此可见,老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非同一般。
(三)学生的自尊心强,怕丢面子。
凡是学生都希望自己品学兼优,只是由于先天遗传的影响 和后天勤奋努力
的程度、个人的兴趣爱好、掌握学习方法的差异等原因的影响,使得自己与他
人 存有差异,不能全面地发展作为老师,一般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总是希
望自己的学生都能遵守纪律、 刻苦勤奋、认真好学、全面发展,成为品学兼优
的好学生。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以统一划一的标准 要求学生,而忽视了
学生的个性特点。这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成绩较差,毅力不强但自尊心较
强的学生来说,就会因学习上的差异怕老师采取一些如当众批评、指责、羞辱,
让写检讨、保证等,使 其丢失脸面,有损自尊的办法来教育他们。正是由于这
些学生好胜好强,他们不愿意自己受到批评而成为 老师眼中的后进生;也正是
由于他们的强烈自尊,怕丢面子,当他们在许多方面不如人,对失败的体验太
2



多,因而背上处处不如人的沉重心理负担,由此产生怕老师的心 理。调查中发
现,这部分学生占22.5%。
学生呼唤师生平等,呼唤关爱自己,和蔼可亲的 老师。调查表明,学生最
喜欢的是有同情心,待人和蔼可亲的老师。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95人希望
老师说话和气,态度亲切,批评教育学生不要很凶,要注意场合方式和方法,
考虑他们的面子。
学生怕老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因为怕老师而躲
着老师,上课或其它活 动会感到紧张,不敢参加活动,不敢发言,有的甚至不
想上学等。这种学生占怕老师人数的21.8%。 由于怕老师,学生间不能相互沟
通;对老师也敬而远之,师生间情感破裂,积怨日益加深。这不利于构建 宽松
和谐、民主平等、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不利于
学生创新精神 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几点建议
学生怕老师的主要责 任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
有责任也有义务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采取积极的有 效措施,树立正确的教师
观和学生观、教育思想观、教育质量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
学生的一切”,积极改变自己的形象,切实改善师生关系,做一个值得学生敬爱、
拥护、信任的 好老师。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放下架子,笑对学生。
由于受到千百年封建等级观 念的影响,教师一方面谦恭而又自卑,服从而
又驯服;另一方面有把封建宗法等级思想观念授予学生,在 学生面前惟我独尊,
要求学生服从于自己,驯服于自己。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使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观念更
加泛滥和发展。“师道 尊严”这一旧观念,虽经长期的批判,人们及社会也一再
疾呼大力提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各种 深层的原因,这一历史性问题
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和创造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
师必须放下架子,改变师生间传统的从属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将学生
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师
生人格的 平等性,充分尊重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主体权;解决问题时,师生应
处于平等地位上,寻求共同语言,共 同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形成平等相处、互
3



相尊重、共同协作、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应以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以情 感为桥梁,加强联系,以情感
人,以情育人。教师应带着自己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给予学生以真诚的 关
爱和期望,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和满足的过
程中获得美的享 受与熏陶。教师应懂得微笑与密切师生关系的内在联系。微笑
是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的良方,它不仅可以 改善和密切师生关系,还可以架起
教与学的和谐之桥,使之实现完美的结合,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工作中 ,以微
笑面对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微笑中得到赞赏和鼓励,得到理解和抚慰,得到
快乐和丰富 的人生情感体验,可以增强教师的吸引力和感化力,使学生对教师
从“敬”到“爱”,从“爱”到“亲” 。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意
接受老师的教导,乐意同老师交流,并在老师的教育、期待中 不断地改造、完
善自我,积极进步。
(二)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解除学 生怕老师的心理压力,其关键是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
老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素质的老 师,他只会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
德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决不会采取“用心良苦,本意善 良,恨铁不
成钢”的“罚教”方式教育学生。教师要使学生敬爱、亲近、信赖自己,应该
做到:
(1)有一个好样子。
伟大的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 就会
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个教师都必须好好审视自
己,他应该感 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
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职业的 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具
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必须作到为人师表,教人 先正己。凡
是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都要身体力行,首先作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
师必须 坚决不做。只有从严要求,以身立教,身正为范,教育学生才有力有效。
(2)有一点真本领。 教师作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要上好课,受到学生的欢迎,不仅要具有
扎实的、过硬的业务功底以 外,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要与时俱进,随时
了解并掌握科技发展的状况。如果孤陋寡闻,一知半解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
能加以解答和引导,反而采取灌注和压制的方式教育学生,这不仅有损教师的4



形象,压抑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老师失去“敬爱”和“信赖”。业 务精通的老
师不会像体弱者走平衡木那样失去平衡掉到地上,而是像技艺精湛的体育健将
那样敏 捷自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是和蔼待人,赢得学生
敬爱和尊敬、信赖的前提条件。
(3)有一套巧方法。
教育是一项高尚的艺术。教师光有“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是远远不 够
的,还得有一套“炼钢术”,并善于把“铁”炼成“好钢”。教学中,要善于根
据学生的不同 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作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对学生要多一些表扬、多一些鼓励,少 一些批评、少一些指责,让学生在不断
的表扬和鼓励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学习创新。
(4)有一颗平常心。
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这是确保工作稳定 有
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工作中,当遇到压力、不安和烦恼时,要注意调节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不 可将学生作为自己泄愤的对象。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把
学生当“人”而不是当“机器”、“出气筒 ”。注意把握好自己工作中的心理情绪,
学会“应付机制”,作到温文尔雅,不卑不亢,善于调整,适应 学生。教育学生,
要宽严有度,严而不死;既要充满热情,又要富于理智;走上讲坛,面对学生,
就应忘记烦恼,心有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
(三)依法治教,依法执教。
学生怕老师的主要因素在“体罚”,即在于教师的体罚或变相得体罚。“体
罚”这一教育中的“毒瘤”, 已严重影响了教师和教育的崇高形象,已严重影响
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要彻底根除这一“毒瘤”,教 师要在不断提高自身职业
道德素质修养的同时,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意识。懂得“体< br>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是违法行为。学校应该加强师德管理,树立正确的教
育思想,转变教育观 念,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教师要遵纪守法,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关爱学生,依法执教,教书与人, 为人师表。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人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怕 老师是其自信心不足、
心理自卑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是消除学生怕老师这一心理障碍的关键。作为教师,一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通过有原则有
艺术的表扬和善意的批 评教育,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
5



树立自信 ,排除学生的自卑感;用理解和宽容、微笑与鼓励、关心和爱护、支
持和帮助对待学生,让其感到“我能 行”。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
把握微笑,自我提醒,积极主动,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迎 难而上,使自信由
被动变为主动,由心理的自信变为行动的自信,真正实现超越自我。
总而言 之,教师要有扎实的政治业务能力和素质,知法、懂法、守法;要
有自行打破“师道尊严”的胆识和勇气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育人本
领,建立和谐、积极、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善于消除学生的不 良心理,作
到科学育人,全面育人,才能让学生亲师、信道、乐道。
6

文科女生学什么专业-绊脚石的反义词


斐讯-一年级语文


lol娜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行当是什么意思-鼻子变长


雾霾的治理措施-葡萄酒的酿制方法


小学生现代诗歌大全-lol龙血武姬出装


何氏凤仙-再别康桥朗诵技巧


毕业证证书编号-it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