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一丘之貉什么意思-含羞草的作文450字
浅谈小学生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姜彩霞
对具有良好思想行为的人进行表扬,对犯了错误和存在不足
的人提出批
评,这是做人的工作中惯用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里尤为普遍。一方面因
为教育工作是
一项塑造人的工作,更需要这种张扬个性、雕琢灵魂的“灵
丹妙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
展特点,更需要这种普适
性强、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
但“灵丹妙药”也不会
“包治百病”,小学班主任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
如果不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带来的只能是副作
用。为此,本人对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1、互相独立,不可替代
有
一种班主任,认为只有表扬才能起到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不
管该不该表扬,各种“斗衔”、“高
帽子”满天飞,致使表扬贬值。学生或
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或仅为表扬而努力,没有表扬就没有动力;
或不
以为然,习以为常;或听不得一句批评的话,心理脆弱。
也有一种班主任,认
为值得表扬的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因此,对学生
要求过于严格,很少表扬学生,整天板着面孔,瞪大眼
睛,“捕捉”学生
的错误,一经发现,就脸呈不悦之色,口发雷霆之声,致使班级气氛、
师生关
系紧张。学生或心理压力过重,整日想着如何避开批评;或文过
饰非,想方设法搪塞自己
的错误;或信心下降,自卑感强烈;或面对批
评“脸不红,心不跳”,以站在班主任的对立面为荣。
表扬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好评和赞美,既标志着班主任认可的一种价值取
向,又指明了
学生今后言行所应遵循的尺度、标准。这是一种积极的“强
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
誉感,可以起到鼓励先进、
树立榜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批评作为对学生的一种否定性评
价,是一种消极的“强化”,能唤醒学生警觉、自责,可以起到帮助学生
修正错误、接受教训而免走弯
路的良好作用。
这两种方法互有侧重,互相独立,不可替代。
2、互相依存,不可割裂
表扬与批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互相依存,互为
条件。这种关
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们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扬就
谈不上批评
,没有批评也就谈不上表扬,两者不能孤立地存在。二是在
表扬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事实上往往也就隐含
着对另一部分学生的批
评;反之,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就往往体现着对另一部分
学
生的肯定。三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批评中有表扬,表扬中有
批评,即便是在一次教育的过程中,
对同一个学生,也可同时使用表扬
和批评的方法。
3、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
责骂而改过,
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
欢听恶言”。因此,在表扬和批评这对矛盾中,
我们提倡以表扬为主。
但表扬为主,并不等于只要表扬,必须要有批评的补充。表扬与批
评,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人之手足,必须协同作战,互相配合,才能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
富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都体会到,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表扬
的手段,
使之真正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的批评
才更具震慑力;同样,只有公正、有效地举
起批评的“魔杖”,使之确实
起到改正错误、矫正缺点的功效,在此基础上的表扬才更具“诱惑力”,<
br>更令学生神往和为之做出努力。
表扬与批评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又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原则
1、目的明确
表扬和批评哪
些学生,表扬和批评什么,表扬和批评要达到什么目的,
这是班主任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大而言之,通
过表扬,要让学生懂得
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如何提高思想修养,如何学习,如何对待
班
级工作,如何向预定的目标前进;而批评的目的无非是指出学生的缺
点和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和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给
他们指出改正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他们以及他周围的同学提高认识,获
得进步。小而言之,每一次表扬与批评都应有具体的目标指引。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有些班主任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运用表扬和
批评手段的目的所在。他们或仅抱着“我是为学生好”
的想法盲目从事;
或根据自己的好恶,喜欢的学生多表扬,不喜欢的学生只有挨批的份;
或兴之
所至,心情好时,就“到处莺歌燕舞”,把学生“捧杀”,滥加表扬。
心情恶劣时,则“
牢骚太盛”,“黑云压顶”,把学生“棒杀”,动辄就把批
评作“杀手锏”。这些都是目标意识不强的表
现。
2、客观公正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首先要了解情况,
要对内容(如优缺点、
事迹或事件、成绩或后果等)进行全面的核实、确认,不能偏听偏信,
或
是靠想当然,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实施
表扬和批评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
大其词,也不轻描淡写。要避免成
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感情。
其次,要做到准确
。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实表扬和批评的对象和内容。
有的班主任喜欢对那些循规蹈矩、百依百顺,成天
围着自己转的学生加
以表扬;而对一些自治、自理能力较强,有一定主见,不喜欢盲从的学
生,
则不以为然,甚至进行批评。这是欠妥的,带来的只能是副作用。
再次,要做到公
正。班主任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把自己的光
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只表扬那些优等生
,后进生却被臵于“遗
忘的角落”,而应随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同样,
不
要只是让批评“垂青”到后进生身上,优等生犯了错误,也应给予批评。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为班主任
是公平的,是一视同仁的,从而真正发
挥表扬和批评的作用。
3、因势而变
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对甲要表扬的东西,对乙就未必要表扬,甚至
还要批评。譬
如性格内向、整天不发一言的学生,如果有一天上课时主
动要求发言,这就是个好兆头。
尽管他提的问题质量可能不高,也应加
以鼓励和表扬。但另一个学生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说闲话,他也
要求
发言,也许发言的质量还挺高,则仍需对他进行要遵守课堂纪律的暗示
或批评。
表扬和批评要因时而异。同样良好的表现,在低年级时应大加表扬,到
高年级则不需多作肯定。
发生在同一个学生身上的错误,开学初可以在
公开场合统一提醒一下,学期中后期则要进行个别批评。有
的错误出现
以后,应马上进行批评;有的错误发生以后,则不必急于处理,让学生
经过一段反思
、自责的心理体验,再进行适当的批评。
表扬和批评要因地而异。在甲班要表扬的内容,在
乙班就未必要表扬。
批评的对象和内容,有时要在教室里讲,有时应在私下场合里谈。有的
褒贬
应在家长面前进行,有的评价则要避开家长。
4、心理相容
表扬和批
评时,要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围。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
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有和蔼、真诚
的态度和言行,要有主动与
学生沟通思想认识的愿望,要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相互依赖的合作关
系。只有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表扬和批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表扬和批评时,要研究学
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事先要对学生的认识、
情感基础进行研究,掌握学生的心态,诸如某学生喜欢什么
样的表扬方
式,哪些学生只能委婉地进行批评,哪些学生必须响鼓重锤,大力敲打。
实施过程中
,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方式方
法,力争使教育的甘霖点点滴滴都洒落在学生
的心田上。
表扬与批评时,要取得集体舆论的支持。班主任在作出重大的表
扬和批
评的举措时,要征求班干部和同学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缺乏集体
舆论支持的表扬与
批评,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表扬了一个,挫伤
了一批;表扬了甲,甲在同学中就受到孤立;批评了
乙,反而在乙周围
形成了一个支持圈。
(三)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对小学生表扬和批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可有
不同的类别和命名。这里
略举几种。
1、表扬的方法
命名荣誉法。对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
生,可采用授予荣誉的办法进
行表扬。如“小小文学家”、“小小数学家”、“体育小明星”、“小小劳
模”、
“优秀干部”、“文娱活动积极分子”等。在授予荣誉前,要发动学生进行
评选、评议,
取得集体舆论支持。授予荣誉时,要注意场景的布臵,气
氛活泼、热烈,令人振奋。班主任的态度和说话
要真诚、庄重,使接受
荣誉者感受到自豪和愉快,并受到更高层次的激励和鞭策;也会使广大
同
学受到教育和鼓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评价赞扬法。对自尊心、上进心较强,各方面表
现都较好,受表扬次数
较多或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内向学生,可采用把正反思想和行为进行比
较、
分析的方法,充分肯定这些学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成绩。激励
受表扬的学生发扬成绩,争取更大进步
;鼓励后进者迎头赶上,达到共
同进步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采取不点名的方式,但由于人情入理,分<
br>析透彻,因而常能得到集体舆论的支持,振奋广大同学的进取之心。
默许赞同法。所谓默许赞同法,就是调用种种暗示手段,如点头、微笑、
默认等,对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进
行表扬。由于表扬的语言既含而不露,
又可使受表扬者的确感到你在表扬他,易使班主任和被表扬者达成
心灵
的默契,消除隔阂,使受表扬的学生在无形的精神动力鼓励下,扬长避
短,不断进步;还可
以避免由于表扬失真、失当对周围同学带来的副使
用。此类表扬法较适合于机敏、同学关系较差、不爱被
老师直接表扬的
同学。
背后赞美法。一个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与班主任关系不够融
洽,对抗、
逆反心理较明显,或是性格孤僻、自负,班主任当面的表扬起不了多少
作用,有时甚
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对于这些学生,你可在他们不在
场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同伴议论、表扬他们的优
点。这样可使这些学生
感受到班主任的公平合理,增进他们对班主任的认同,逐渐对班主任产
生
依赖感和亲切感,并激发他们不断努力的热情。
契机鼓励法。这种方法较适用于曾经犯过错
误或是在迷茫和落后状态下
徘徊的学生。在他们处在转化的关键时刻,或是某个可喜的苗头开始萌
芽时,及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好好做做文章。这样既能使这些
学生感到温暖和有力的支持,
又能鼓起他们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
和信心。也许抓住了一个契机,就会使一个学生改头换面,焕然
一新。
图文表扬法。所谓图文表扬法就是利用文字、数表、图象进行表扬的方法。如利用墙报、黑板报、班级日志的记录,开展小红花评比活动,收
集各类成绩,运用各类书面评
语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表扬。它能使优秀学
生产生再创先进的愿望,使中等学生激发急起直
追的渴求,使后进学生
萌发改变现状的心理。这种方法虽然无声,却时刻在“说”着学生的成绩,
明明白白,一清二楚,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批评的方法
直截了当法。对于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喜欢爽快的孩子,直截了当的
批评可能更易
被他们所接受。班主任在批评他们的时候,可以以“自己
人”的身份,单刀直入,不绕弯子,直接传递批
评信息。对犯有严重错
误又不肯承认,或怀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措词可以严厉一些,使他们受
到
触动,幡然悔悟。
委婉说理法。对于自尊心强、性络内向、偶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宜用<
br>委婉说理的办法,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时可
让学生自己谈谈认识,或让
他们对照有关规定及好学生的标准,检讨自
己的言行。这种把班主任的批评信息隐含在分析、比较和师生
交流中的
方法,因其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往往更说服力。
表示
惋惜法。那些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悟性较高,一旦犯了
错误,自责、后悔心理强烈。对于这些
孩子,过多的说理往往显得多余,
班主任可以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
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
该多好啊”;“你本来
可以被评上三好生的,但现在……”这种方式既达到
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和
爱心,寥寥数言,
效果却明显。
含蓄“影射”法。那些天真幼稚、
年龄较小的孩子,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
容易到位,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存在。班主
任对
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
作、言语之中,促使
学生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
折树苗,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
好奇地问爷爷在
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
了它,
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要快快长大好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
羞愧得脸都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
织起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之言,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
果。
以“扬”代“弃”法。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
br>破摔的学生,批评可能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
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
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
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班主任
要作深入
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
扬时要恰如其分
,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戴“罪”立“功”法。小学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许多的
错误往往是自
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讲多少道理,
也往往是
徒费口舌,班主任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这种方法既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
,还可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
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
综上所述,
只有灵活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
效果。相信我们班主任一定能科学、合理地使
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培
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黄正平《小学班主任》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8月
[2]
陈宇光《小学班主任工作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9
月
[3]
常早清〈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学院 2000年第5期
[4]
常早清〈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学院 2003年第1期
[5]
李如齐〈小学班级管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