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生活诗 五首
wow毁灭术士-姜茶的做法
新民中心小学公开课教案纸
课题 寻觅诗中的童趣——儿童生活诗五首
授课班级 五年3班
科目 语文
授课
2017年 4 月24
日 上午第 3 节
时间
授课教师 张丽雅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设计
思想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本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2001课标版五年级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第一篇
课文,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古诗学习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
热爱中华传统文
化的感情。本课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是整个“童年”专
题的开篇,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五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已经掌握,故本课在设计上不是传统的理
解古诗认读古诗,主要重在引
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
乐趣,同时补充同类型古诗,对比阅读,拓展古诗阅读量,最
后激发学生
尝试初步古诗创作,由此切实提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本课的设计重在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去品味感受诗中
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孩子畅所欲言,从自己的
视角去感受古诗,面向全
体学生、注重个体理解的差异性,让大部分学生参与,教师充当引导者,
适时反馈和及时恰当评价,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其次熟练、合
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支持学
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
知识目标:熟读古诗,体会诗句中的童趣,感受儿童的快乐。
能力目标:积累古诗,学习表达方式,尝试记录生活中的快乐场景。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古诗阅读的热情。
重点:熟读古诗,体会诗句中的童趣,感受儿童的快乐。。
难点:尝试用诗人的方法记录生活中的快乐场景。
心育目标
增加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具准备
PPT课件、轻音乐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儿童是怎么生活的吗?他们的生活中有
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今天,张老师就带大家穿越时光的隧道,到遥远的
年代里去和他们一起玩耍!怎么样?(学生兴趣盎然)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五首儿童生活诗,每首诗就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请
你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二、初读古诗,感知童趣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指名认读。
预设生成:这几个读音需要矫正: 鼎(dǐng) 淮(huái) 荻(dí)花
2、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假如让你选择,你喜欢成为诗中哪一个儿童?为
什么?
①生大声读一读,喜欢的诗。(点名认读,熟读古诗)
②同桌交流,相互说喜欢的原因。(品读儿童生活的趣味、快乐)
[预设生成:喜欢《牧童》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喜欢《村居》春光明媚,
快乐自在;喜欢《宿新市徐公店》儿童天真烂漫,乐趣无
穷;喜欢《桑茶坑
道中》慵懒自在,无拘无束;喜欢《淮上渔者》活泼可爱,自在快乐的儿孙。]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选择古诗认读,初步体会古代儿童的生
活乐趣,感受自由自在的
快乐。]
3带着感受,读喜欢的古诗。(生生互评,师相机引导)
○
[预设生成:语速读得慢点,语调平缓些,感情欢快点。]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读古诗,学会朗诵技巧。]
小结:不同儿童的生活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但相同的是童真不变,童趣盎然。
3、假如你是诗人,你会向诗中的儿童投去什么样的目光?(品读情感)
[预设生成:学生会回答,羡慕的目光向往的目光渴望的目光期待的目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带着情感认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4、带着感情读一读诗。
生自读,师范读,男女配合读。
三、牛刀小试,仿写古诗
1、情境感受:现代诗人卞之琳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
看你
。”此时我们读着古代儿童的生活诗心里充满向往和期待。可谁又不向
往羡慕现在的你们!童年是一首诗
,一首只属于你的独家记忆。
2、拓展说话:这些古诗让你联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童年趣事呢?(同桌互说
——个别指名汇报)
[预设生成:学生会想到平时有趣的生活趣事,例如打雪仗,过年放烟火,
野外游玩,春游采光
等等。]
[设计意图:旨在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孩子乐于交流分享生活趣事,为下
文古诗创
作做铺垫。]
3、有一群小朋友就很会把握当下,学完儿童生活诗后,他们模仿古诗,把
生活
中珍贵的片段记录下来。你们看——生阅读仿写诗作,讨论发现写诗的
方法(写景叙事)
4、学生就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古诗创作。
5、作品展示,学生点评,教师辅助评讲。
6、提出斟词酌句的要求,小组内互相修改古诗。再评。
总结:稚态稚趣稚子情,童真童趣童
子心。童年是一首诗,一首快乐幸福的
诗!愿你学会用古诗的新形式来抒写童年的快乐。
四、总结学习,启发新知
同学们,以儿童生活为写作内容的诗篇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清新亮丽
的一
隅。今天我们只是“管中窥豹”,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阅读相关的儿童生活
诗。老师特别介
绍杨万里的田园诗,非常善于在诗句中利用儿童稚态,点化
诗境的效果,望大家多去阅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量,整体板块认读儿童生活诗。]
板书设计:
儿童生活诗五首
写景
<推敲用词>
叙事
阅读单《诗五首》:
(一)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二)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五)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