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古诗三首》导学案
run的过去式-填空
主备人:闫育红
使用人:
一、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
“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童
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
《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
分别写了骆驼
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
代中国儿童
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
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
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
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
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
文激发对童
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
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
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
把体会感情
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
教学的最优化
5、古诗三首
学习内容 5、古诗三首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
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
“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的相似
之处。抓住理解诗句词
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
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古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课前准备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以读解意,
以画悟情。
1.教师准备: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准备:初读三首古诗词,收集诸如作者等方面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导学环节
一、预习检测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 教师引导及评价
个性修改
1、吕岩的资料
针对学生汇报资料,
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
及时进行补充。
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
中学道,不知所终。
2、自己读,同桌互评,小组间
赛读,评议,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整
体感知 (小组合作学习,时间5
分钟)
问题一: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
二、设问导学
利。
正音。
注意“铺、蓑”的读
问题二: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音。
3.再自由读诗,划出全诗节奏。
全诗节奏可以这样
(二)、再读古诗,合作学习(10划分: “草铺横野
分钟)
幻灯片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六七里,笛弄晚风
三四声。归来饱饭
1.读古诗
,利用工具书和学习黄昏后,不脱蓑衣
资料,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卧月明”。
释,理解古诗大意。 问题三: 古诗大意
2. 再读古诗交流从诗中你听青草像被谁铺开在
到了那些动听的声音,想到那些
地上一样,方圆六七
有趣的事情,悟到了那些美好的<
br>里都是草地。
情感?
3、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
言形象流畅的描述出来。
四声牧童悠扬的笛
(三)交流汇报,品悟诗情
声。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
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孩子是那么的悠闲
饱晚饭后的黄昏时
自得,依然而乐,感受到了一种分。
野趣。)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
愉快地躺在草
地上
衣卧月明”。读了这句话你有怎
看天空中的明月。
样的感悟?围绕“卧”,品味
问题四:围绕“卧”,
“卧”。
品味“卧”。
(可以感悟到孩子的心情是那
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多么惬意
①卧在一个怎样的
呀!
地方?
3、这是()的小牧童。
②卧在一个怎样的
4、如果你是那个小牧童,你会
时候?
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
③品味“卧”的美妙
表达什么呢?
(四)、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
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顿挫)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
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三、达标检测
1、根据课文填空。
(1)《牧童》的作者是 ,字
(2)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 ,诗中有
情—这情是
。
诗中有人—这人是 ,诗中有
声—这声是 。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3.将这首古诗默写下来。
1、诗人吕岩渴望过上一种什么
样的生活?
(休闲自在的生活。)
2、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
岩一人呢?你还知道哪些写牧
童的诗?
四、总结提升
五、拓展延伸 1.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
的笛声使人心动,
美丽的月夜让
人陶醉。无论白天还是傍晚,无
论放牧还是休憩,牧童的生活都
是如此惬
意。此时,你有什么问
题要问小牧童吗?你此时最想说
什么?
2、将《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
文。
铺
(与其去
追名逐利、
巧用心机,倒不如像
他这样,在劳动中享
受快乐,在快乐中享
受悠
闲与自在。)
板书设计
弄 安然自乐
牧童 饱
卧
无忧无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
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 教师引导及评价
1、给下面字注音 同桌互查,检测预习
收篙停棹 安仁遮头 情况。
2、我会读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
诗。
导学环节
一、温故互查
个性修改
二、设问导学
一、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
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
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
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
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
代表交
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二、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
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
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
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
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5.汇报展示:用实物投影仪展
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
以解说。
【预设一】关注“篙
(gāo)、棹(zhào)”
两个字的读音。
【预设二】
诗中的“遮头”、
“使风”是什么意
思?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
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
量。
预设想象一:
一叶小舟上,坐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
身旁放着撑船的竹
还放着一把撑开的
小伞。学生伴着音乐静心细想画面。体会
小童“天真童稚、聪
明淘气”的形象,感
受童真童趣
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篙、船桨,俩人中间
三、品读精妙,享童趣:
预设想象二:
1、诗中的一幕令诗人哑然失收篙、停棹、坐船、
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
他
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
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再次
齐读,回味这充满童趣的
一幕
吧!(齐读全诗)
张伞使风” 感悟小
童“天真童稚、聪明
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淘气”,
2、介绍诗人,充分感受:
3、师:再读读诗,找出诗中(课件出示诗人资
“点化诗境”用得精妙的词? 料
三、达标检测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问题反馈纠错
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背古诗
四、总结提升 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然而儿童世界
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
园。在诗中,我们看到了充满
童
心的少年。在最纯真的童年岁月
里,一点一滴都是一种乐趣。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
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
为什么?
2、背诵古诗。
舟过安仁
篙gāo 棹zhào
所见
孩子聪明伶俐
所悟 喜欢小孩子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读懂这首词,体会农家乐,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
2.能体会这首词的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
3.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导学环节
一、温故互查
学生学习过程及方法 教师引导及评价 个性修改
一、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同桌互读
清平乐
.
茅檐
.
剥
.
莲蓬
亡赖 相媚好 翁媪
...
课件出示资料
二、学生交流收集作者的资料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
三、读题解题
二、设问导学 一、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居”是题目。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
“媪”读“ǎ0”
茅、檐、相、媚、翁、媪、亡
“剥”读“bāo”
.莲蓬(lián péng
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
课件出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桌互读。
草。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
卧剥莲蓬。
二、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
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
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
疏通句子意思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三、精读悟情
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
面。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
画面。
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村
居的“景”是美的,在五个人
中,你是喜欢哪一个人?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
感情。
四、回顾全文、熟读
成诵
1、理解“醉”的含义。
2、
配乐齐读
。
3、
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
重点理解词语: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
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亡赖:音同“无赖”,
这里指顽皮、可爱。
预设一: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
“卧”。感受小儿(无
拘无束、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试着朗读
出童趣。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
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是那么勤劳、
二儿子那么懂事、心
灵手巧。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
媚好,白发谁家翁
媪?
老爷爷、老奶奶是满
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年纪都这么大了,还
这么恩恩爱爱,亲密
无间。真是人老心不
老哦。
读表现出来。
4.熟读成诵。
三、达标检测 1、我会读
翁媪 锄头 莲蓬 相媚好 卧剥
.......
2、我会填
本文体裁是 其中“清平乐”
是
“村居”是 意思是 。
作者朝
。课文既描写了农
村环境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
也描写了农家生活的
,抒发
了作者向往喜爱之情。我喜欢翁
媪的 ,也喜欢大儿二儿的,
还喜欢小儿的
。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
动的语句
,通过写景与叙事,创
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
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
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
向往、羡慕。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根据“相媚好”的意
思,想象两
位老人聊些什么?想
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句子中,“卧剥莲蓬”是
怎样的情景,用心想象一下,描
绘出来。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词)
(宋)辛弃疾
青青草 溪上
景美
醉 相媚好 溪东 美 情更美
无 赖 溪头 人美
教学反思
四、总结提升
五、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