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科学整合
冰是睡着的水下载-请客笑话
.
科学“加减”,有效拓展,让“7+2”>9
——谈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
实验背景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在内空上大多停留于教一本教材,教师根据教参上
的课时要
求,踏踏实实地开展教学。但有时因教材内容的不合适,教学时间安排
得不科学,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无
味枯燥,教师也教得疲惫无趣,教学效果事倍
功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收效甚微。在大力提倡课程建设
的今天,如何探索一
条高效的语文课改之路,让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有效,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基于以上思考,根据大量的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我校一年级语文组开展
了“7+2
”课改实验。即将国家规定的一年级语文9节课的教学时间,分成两大
板块进行,7个课时教学国家教材
内容,2个课时进行课外拓展内容的学习与活
动。“7”强调的是:精减教材内容,改变学习方式,突显
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
学内容的可学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在减少学习时间的同时,提高<
br>教学效率。“2”突显的是:增加课外阅读,关注学法指导,注重积累诵读。
从
而让学生得意得法得趣,积极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
在“7+2”的课改实验中,“课内学
习”与“课外阅读”犹如火车轨道上的
两条铁轨,相互独立而又并列而行。“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让学生在语文
学习过程中,在课程上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
相
互交插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我们的实践思考来自于三个方面:
1、课程建设的思考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提
编辑版
.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温儒敏先生给“语文素养”做了一个简单的界定:语
文素
养就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
及在语文方
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
养。所以,语文学习不是系统的学科
知识的学习活动,而是一种实例性的个体运
用语言文字的习得和积累的过程。“7+2”语文教学改革就
是想将原有的基础性语
文课程建设得更丰富,更立体,更有内涵。将课内容的各种语文活动都整合到课<
br>程建设中,关注课内外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文方法的习得,以各种活动为载
体加以实践和运用
,实现语文能力的形成,促进语文习惯的培养。通过更多层次,
多形式,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有效构建大
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
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课标精神的研读 《语文
课程标准》中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到: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
量,提高阅读品位。”
同时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语文学习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
求知欲,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7+2”语文课改实验,其最大的
特点就是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教材
内容的学习重视自学、互学与交流;课外阅
读的积累,关注激趣、拓展和实践。通过家校合作,课内课外
结合,拓宽了语文
学习的范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品味。
3、学生现状的分析 现代
家长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由于家长意识的
提高,城市里新入学的孩子大多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学习能
力,很多孩子机灵聪
明,见识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让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更大,质量更高。
编辑版
.
有了课堂上方法的指导,兴趣的激发,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更自觉、积极地
开展
课外的阅读学习,语文实践活动,保证阅读的量。在指导学生的同时,通过家长
会,家长微
信群等多种途径,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语文学习的配合工作,保证了
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质。
二、实验内容: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
三、实践过程
(一)
在理念上厘清三大关系
1、
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来教,即用教材来发
展学生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
开发的过
程。所以,我们的观点是不是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都要教,也不是教材外的内容要
少讲。
2、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之一,不一定教材上的内
容学生都要懂。
学生的学习不完全是通过教材,也不完全是通过教师;而主要是
通过自已的科学探究、独立的思考、以及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的。我们
希望让学习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悄悄地进行,渐渐
地实施。
3、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差异是课堂设计的基础,差异为学生的交流与合
作提
供了可能。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是一笔财富。我们要尝试在一年级的课堂
上就充分运用这种差异,利用
差异让学生之间实现互学。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
是互学互帮的关系。
(二)
在内容上展开三项研究
1、研究教材,对教材学时做“减法”,腾出课时
目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已较多地关注对阅读
教学内容的研究,许多人已经形
成普遍的共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要把教学内容的
确定和
编辑版
.
优化作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主旋律。
细读一年级语文教材,应该说
大部分内容都是符合儿童身心特点,有很强的学习性。但我们认为有一小部
分课
文,依然可以精简教学,节约教学时间。例如,以下三种类型的课文内容我们认
为可做适合
的缩减:(考虑如合结合)
(1) 思想性强,距离远。
如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是
名人实例的文章,思想教育性较强。如《邓
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司马光》等
,文中的主人公都是
历史名人,他们的事迹离学生生活较远,且带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人物故事距离太遥远,课文内容有的难以理解。这类课文,
在课堂上就可精简着
上。课外读人物的其它故事,或阅读相关书籍,让学生对人
物背景有更清晰地认识。
(2)
语言平淡,缺美感。
有些课文的语言忽视儿童思维,用成人的口吻写儿童生活,语言缺少童趣,
更谈不上文字上的美感,因此,学习价值不大。如《胖乎乎的小手》的故事叙述
中,爸爸、妈妈、奶奶
三人的话都是一样的句式“这胖乎乎的小手……啊!”难
道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说话的吗?更让人难
理解的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说:
“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这样的语
言,分
明是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是一句成熟的大人的话。又如一上《比尾巴》一课,
动物尾巴
的什么样,学生到动物园一看,全知道了。教材还用了一篇课文,用重
复单调的语言介绍了动物各种尾巴
简单的外形上的区别。这样的语言,也没有积
累的必要。所以,这类课文,可以精简着上。
(3) 内容简单,易理解。
编辑版
.
一年级的孩子已
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与理解水平。教材中有的课文,内容
简单,学生自读就能理解,那也可以简单教学
。淡化内容理解环节,抓好语文能
力训练,腾出教学时间。
基于以上几个原则,针对课标,我
们对一下语文教材进行反复研读梳理,将
部分课文的教学时间进行了适当的压缩调整,最后一学期腾出了
34 个课时。(附
课时安排表)
课题
第一单元
识字1
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
3、邓小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识字2
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识字3
9、两只鸟蛋
10 松鼠和松果
11 美丽的小路
12 失物招领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识字4
13 古诗两首
14 荷叶圆圆
15 夏夜多美
16
要下雨了
原课时
15
2
2
3
3
2
4
16
2
2
2
3
3
4
15
2
2
3
2
2
4
18
2
2
2
2
3
改后课时
2
2
3
2
2
2
1
1
1
3
2
2
1
1
3
2
2
2
1
1
1
2
3
编辑版
节约下来课时
3
0
0
0
1
0
2
6
1
1
1
0
1
2
4
1
1
0
0
0
2
5
1
1
1
0
0
.
17 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识字5
18 四个太阳
19 乌鸦喝水
20 司马光
21 称象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识字6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23 王二小
24 画家乡
25 快乐的节日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识字7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27 两只小狮子
28 小伙伴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识字8
30 棉花姑娘
31 地球爷爷的手
32 兰兰过桥
33 火车的故事
34 小蝌蚪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一学期总计腾出34节课)
3
4
14
2
2
2
2
2
4
15
2
2
2
3
2
4
16
2
3
2
2
3
4
19
2
2
3
3
3
3
4
1
1
2
3
2
2
1
2
2
2
2
3
2
2
2
2
2
3
3
3
1
2
2
1
2
2
0
2
4
1
0
0
1
0
2
4
1
1
0
0
0
2
4
1
1
0
0
1
1
4
0
0
1
1
1
0
1
2、
研究课标,对课程内容做“加法”,提升能力 <
br>课标要求“大量阅读,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
文的思想感情”等。 我们在对课标经过深入研读之后,同
时,结合学校的“文雅”教育目标,希望通过
一年级语文“7+2”教改实验,充
编辑版
.
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会良好的阅读方法,积累经典,
丰富积累。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增加阅读
指导的时间,经典诵读的时间,语文
实践活动的时间。
通过缩短教材的教学时间,经过计算,
每周可多出两节语文课,一个月可以
有8节可由老师自主支配的语文课。对于这8课的内容,我们的做法
是:
2节课:绘本阅读与学习
2节课:儿童文学的阅读与学习
1节课:自由阅读
1节课:经典古文的阅读与积累
1节课:月初的阅读安排导读课
1节课:月末的阅读综合活动
全体语文组教师精心挑选了100本电子绘本,提供各班语文教
师进行选择阅
读。确定了本学期孩子的阅读书目,要求每月读两本整本书。结合本学期的季节
特
点,确定了20篇小古文及积累20首古诗。通过绘本及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渗透
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开拓阅读思维;通过经典古文的诵读积累,感受传统
文化;结合学校礼雅教育,汲取精神力量;通过讲
故事、阅读检测、“我最喜爱
的课外书”推荐等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将
课内
“精阅读”与“粗放读”相结合,自主读和指导读机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
从而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保证阅读质量,让学生在经历真切的语文学习,理解“自
我、他人和世界”做到语文教学的
持续性与影响力。
3、研究学情,对内容及学法上做改变,提高效率
“7+2”课改实验过程中,如何让“9”变成“7”却不影响教学的质量,反
编辑版
.
而能达到“7>9”的效果呢?这是我们进行课改实验的重中之重。在“7
”的课堂
里,我们的要求是:根据学情需求,科学确定内容,合理组织过程,实现能力培
养。我
们始终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尤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一切教学动作的设计,都
是在对学情做了充分地了解之后,才进行实施。
(1)课前预习要求提细,落实到点。
对于低
年级来说,语文预习的内容无非是课文、
生字、组词三部分。为此,我们设计出“预习作战图”,清楚明
白。先标段落,整体把握;
再圈生字,读准字音,并组词;三读课文,至少5遍。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评价
标准,让学生、
家长跟着表格,一步一步走。(如图)
在表格中,明确了具体的三个
预习内容:读熟课文,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每一栏都有
不同星级的评价和评价标准,评价由易到难,层
层梯度上升,既照顾到了班里后进生,也考
虑到了优等生的能力。
在读熟课文这栏,又设计了
不同的星级评价,让家长参照评价。如,一星:在文中标出
段落,圈出生字,读课文至少5次。(这是对
课文预习的最基本要求)两星:认真读完全文,
错3处以上。(这是具体到不能错多于3处,要想拿到两
星的可要注意啦!)三星:认真读全
文,错1-2处。(错的越少,星级越高。)到了四星级,就是没有
错了。但更高的还是五星级,
这是针对班级能力好、优秀的学生,也是在灌输一个理念:读书不光要做到
无错,还得要注
意流利,不唱读。学生在预习读课文时有了目标,知道自己暂时处在怎样的水平,还得往
哪
方面去努力。慢慢地,课文朗读自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
在认读生字这栏,教师设计了
一个温馨小提示,提示孩子有很多的认字方法,有平时常
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字谜
,画简笔画等方法。这些认字方法不一定只
能在课堂上出现,还应该在每天的预习中潜移默化着出现,甚
至学生能够运用到自主识字中。
分等级,分难易,细致有梯度。一张表格,省去了老师好多口水;一张
表格,解决了家
长好多迷惑;一张表格,监督了孩子,锻炼了能力,让课文预习变得有序、高效! (2)教学内容合理删减,减负增效。原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变成两课时,
或者两课时的内容变为一
课时,那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该进行删减呢?经过
实践研究,我们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时
间上的删减。
A.减少朗读训练。如果一篇课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朗读训练的材料,何
必非得
多读多练呢?以一下语文课文为例,一共有34篇课文,每篇课文后面要
编辑版
.
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只有9篇;有2篇是“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
欢的
部分背一背”;3篇是“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剩下的20篇都是朗读课文
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对于这个要求,大部分学生在预习课文中,只要课文预习
到位,在课堂上进行有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
这个目标也能基本达到。那么在课
堂上的一些不是适合诵读的内容,朗读训练可以有目的地减少。 B.减少内容理解。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阅读能力,经过
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理
解水平更是得到提高。所以,一些课文内容,经过预习,
孩子都已基本理解,因此,课堂中,讲解课文内
容的时间可大大减少,减少老师
讲解、灌输的时间,鼓励孩子进行阅读思考和质疑,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内
容进行
提问、质疑,让语文的课堂也尽可能多的呈现思维。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回答。
真正有
疑难的问题,全班一起探讨着学习。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既增
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培养了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
C.减少生字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
不是通过一课的学习就
能立刻掌握的。也许在一节课中不能达到很熟练的认识或掌握这些生字,但课后<
br>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让生字反复出现,以达到识字的效果。所以课堂上,不苛
求学生在一课里一
定要掌握某个生字。生字的认识,也是在阅读中,在反复呈现
过程中而掌握。
通过减少
以上三方面的教学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方法的习得上: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拼音
独立认读生字;运用笔画、部首、独体
字和间架结构知识,独立分析字形,推测字义;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实际理解词句
编辑版
.
的意思;培养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掌握理
解、分析、提取、概括、组合、运用
等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让课堂更扎实有效。
(3)尝
试新型学习模式,加强参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
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改变课堂教学内容
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
变,努力在一年级的课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真正参与学
习的每一个环节,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有效发生。
目前,我们的“精简型”课堂学习模式基本为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上首先小
组合作学习,并检查课文预习(课文、生字)
——交流抽查小组预习情况,相机检查朗读及进行重点生字
词的教学——对
课文进行质疑解疑,理解内容,学习知识与技能——指导写字,完成作业本。
当然,我们还在继续摸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形式与过程。同时,模式只是
给大家提供一个一个大致的教
学路径,老师们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教学的
需求,老师个人的理解等作适当的调节。
二、 通过反思,提“实效”
每周我们一年级语文组都会抽出时间进行各自教学的交流、探讨
与反思,发
现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我们会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交流
“课
前预习的有效性”,反思“质疑解疑环节”的教学效果等等。通过这样的研
讨,力图提高教学实效。真正
做到在“简”的过程中,取得“精”的教学效果。
编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