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1
磁石电话机-麦提莎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准确读写:火焰 暖烘烘 填满 橱窗 闪烁 灵魂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烯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教学难点:
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
同学们, 在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里,安徒生的童话被称为举世公认的美丽奇葩
,上节课
我们品读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说女孩现实生活怎样。
2、
找到小女孩最终的命运,读找表情的句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冻死了嘴角还挂着微笑。
引出第二部分学习
。
二、总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女孩幻象的段落。
2.指名反馈:
方中哪能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小女孩的幻象?她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一共五
次)
三、研读第一次,指导学法。
1.教师导读:五次的幻象内容各不相同,小女孩第一次看到的
是什么美丽的东西呢?请同学
们轻声读课文第5自然段。
2.指名反馈: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
到了什么美丽的东西?(“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
大火炉前面……多么舒服啊!”)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小女孩的表情:想想此时的小女孩心情怎样?(高兴
激
动 幸福 满足)
4.指导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5.师:这是小女孩擦燃火柴后
想像到的,这对她来说是这样的美好,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该段以及前文反馈:冷,她
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好
几冻得哆哆嗦嗦的,蜷着腿缩成一团)
6.学生边反馈边画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出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
7.师:小女孩实在太
冷了,所以她渴望温暖,哪怕是一根火柴的火焰,她也觉得是那么温暖,
那么明亮。不过,擦燃这根火柴
对她来说却并不容易。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教师出示
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8.指导学生读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的艰难和矛盾。
9.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
,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她们在说什么?(她
自言自语地说:“好暖和呀!”“多好的火炉啊!”
)
10.现在你们想想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因为这个道火焰,使她仿佛看见一闪亮的火炉,而且自己正坐火炉旁边。)“奇异”就是不同一般的。
11.在幻想中是这样的温暖、舒
服,不过当火柴灭了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不要求回
答)你们想,表示还是和原来一样,能够用上
哪些词儿?(仍然、仍旧、依旧、依然、还是)
你能不能选其中一个说说,小女孩还是那样冷;最后能从
几个方面说,火柴灭了,“依然是......
耳边依然是.......她身上依然是.......
”
若更进一层后还能够怎样补充说明,“不,她觉得比先前更冷了。”
四、自学,迁移学法
1.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余下的幻象。
2.学生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3.集体反馈,完成表格。
教学建议学生在填表格
的过程中,教师反馈,抓住文中描述幻象的语句,指导感情朗读,
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看到幻象时的激动
,喜悦和幸福。
第几次擦燃火柴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幻象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现实
饿
没有欢乐
没有人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4、指名反馈,你们从这四次的幻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又
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所以她渴望
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不
过火柴一灭,暖和的火炉不见了,
喷香的烤鹅不见了,美丽的圣诞树不见了。当她擦燃了整把火柴的时候
,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出示句子,学生读)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
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5.
结合朗读指导,即使安徒生爷爷用没有......,没有......,也没有......来表达女孩临前的
美
好幻想,但她真的能和奶奶飞到那儿去吗?在十九世纪,这样的地方,世界上有吗?在人间,
穷人和穷有的孩子,活着就是生活中有寒冷、饥饿、痛苦;只有死了,才没有寒冷,没有饥
饿,没有痛苦
。所以小女孩飞向那里,实际上是向死亡走去。朗读时既要把小女孩对美好生
活的渴求表达出,又要读出
这只不过是美好的幻想,把这种凄凉和悲惨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