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最新全册教案(原创)

绝世美人儿
691次浏览
2020年12月16日 09: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自然丰胸的最快方法-户外徒步装备

2020年12月16日发(作者:惠钟锡)



2019年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 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
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 大自
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
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
情。通过 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
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
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 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
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 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1 观潮
教学要点
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
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
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课时
2
教学建议
1.通过初读—研读—
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
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景
观之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
情境。
2 走月亮
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
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
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
美丽的 景象,体会“我”与
阿妈浓浓的亲情。
3 现代诗二首

2
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
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
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
象。
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
1 386
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



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过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
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
*
繁星 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
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
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
景。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
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
赏景 物时的感受。学习并运
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口语交际:我们与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
环境 “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
行讨论。 重点是指导学生在
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
性、应对性和合作性。懂得
环境对人类的重 要作用,确
立环境保护意识。
习作:推荐一个好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
地方 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
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
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推荐
理由。
2
1
1
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
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
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
体会作者观赏景物时
的感受。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去观察发现自己身边
的环境问题。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
制订解决环境问题的
办法。
1.指导学生联系实际
选择身边的美景。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
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
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是根据语言 描写调动听觉、
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
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
用一定的词语描 写事物;书
2 386
2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
感官,激发联想和想
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
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
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
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
导学生积累古诗。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
解诗意。 < br>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 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
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 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
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 意。告诉我
们: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
讲 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
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 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
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 学的兴趣。《蝴蝶的家》这
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 藏
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教学时,
要培养学生 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
创新的科学精神。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 的语文
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一个豆荚里
的五粒豆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
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
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比如我们可能会提
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
一文教学中鼓励学 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
3 386



等主要特点来写作。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 抓住人物与动
物最突出的特点,找相似,要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或爱好等特征。比喻一定要
恰 当,注意用词要生动形象。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5 一个豆荚里的本课描写了豆荚的经历。重
五粒豆 点是说明生活中不能没有
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
幸福的。
2 1.通过分角色度读的
程序引导学生体会豆
荚的愿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
情境。
6 蝙蝠与雷达 本课 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
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
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
启发,重点 激发学生爱科
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1. 搜集并能与同学交
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
情境。
7 呼风唤雨的世本文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
纪 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重点是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
学的兴趣。

8* 蝴蝶的家 本课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
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
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
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
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重
点 是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习作:小小动物园 本次习作的内容介绍人物。
重点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4 386

1 通过搜集资料,促进对
课文的理解。
1 1.通过启发、点拨的方
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
体会作者的对小动物
的关爱。
1 1. 学会在观察,抓住
特点介绍。



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件
事。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
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
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
学习阅读的方法,养成 提问
的习惯;对比形近字的用
法,学习设问句;积累文言
文。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阅< br>读的方法,养成提问的习
惯,引导学生会运用成语典
故,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言
文。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
阅读方法。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理解诗意。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 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
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 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
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
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 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通过
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
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的精神,表达了
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 然的美丽。
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5 386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9 古诗三首
教学要点
本课描述了深秋时候,黄昏
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
的面貌和雪 梅的特点。重点
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
感情。
10 爬山虎的脚 本课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
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
和表达方法, 培养留心观察
周围事物的能力。

课时 教学建议
2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与
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
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
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
能力和想 象能力。

感受爬山
2
1. 通过朗读,
虎脚的美。
2.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
是从位置、数量、形状、
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
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
动、形象。
11 蟋蟀的住宅 本课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
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 br>的等知识,重点是引导学生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
遇而安的特点的奇妙,注意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2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
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
靠它长年累月不断修
整,认真、辛勤的劳动
换来的。


1 1.通过游戏,看短片的
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
制订解决近视问题的
办法。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 的内容是以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
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
导学生做到预防近视 ,并掌
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习作:写观察日记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观察日
记。重点是 把自己平时观察
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
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
6 386

1
1.让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地学习,把握观察
的方法。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



来。 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
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是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
的乐趣;相同事物的不 同说
法;词语运用会使句子意思
更加准确;积累表示气象的
谚语。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
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能
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
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
气象谚语。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
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
乐趣。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
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 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
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 》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
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 盘古雄伟、
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
女 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
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 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
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要点
本课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
7 386
课时 教学建议
2
1.通过排比句式的学



人开 天辟地的故事。重点引
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
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
事的兴趣, 培养想象力。
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
点,拓展想象说话。
2.让学生找到文章的< br>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
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
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
初步体会巨人 盘古的
献身精神。
2
1.解释重点词语,从而
让学生理解意思。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
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
象。
2
1.引导学生品读、体会
不同神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13 精卫填海 < br>本课描写了精卫日日夜夜
填海的事。重点是使学生初
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
卫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
精神。
14 普罗米修斯 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
取火 种的故事。重点是体会
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
类献身的精神。
15

女娲补天 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
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
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重点
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
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1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边读课文边
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
好读书习惯。
1 1.指导学生通过丰富
的想象、幻想、运用夸
张和拟人的手法编出
的。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
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
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习作:我和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
过一天 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
的活动。重点是讲解习作方
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
思。
8 386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br>是塑造人物形象;给词语归
类;能用一定的词语来形容
人物;读句子,感受想象的
神奇;积累古诗《嫦娥》。
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词
语, 描写人物,同时引导学
生积累古诗。
1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
感官,激发联想和想
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
解诗意。
1 1.通过提问、 小组合作
交流、通过重点词语把
过程记录了下来、全班
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
他们的倾听能力。
快乐读书吧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
读神 话故事书。重点是讲解
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
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风筝》
《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
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放风筝给孩子们带 来的乐趣,
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
优美 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 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
的具 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9 386
课时 教学建议



16 风筝 本课描写了 “我”童年时
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
情景。重点是体 会秋天里放
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17 麻雀
本课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
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
受伤害的动人故事。重点是
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
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
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
读,在读中有所感,在
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2
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
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
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
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
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
受到情感的熏陶。
1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
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习作:生活万花筒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
印象深刻的事。重点是指导
学生按一定的 顺序把事情
的经过写清楚。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 《牛
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
快乐,以 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 会故事蕴涵的道理。语言生动、童趣十
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 略带忧伤情绪
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教学时注
意 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 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通过学习对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 格特点。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10 386

课时 教学建议



18 牛和鹅 本课描写了“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重
点是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
的描写。
2
1. 通过多种形式的
读,感悟在“我”被鹅
追赶的经历中“我”
对鹅、鹅对“我”的态
度。
2.运用讲故事拓展知
识内容。
19 一只窝囊的
大老虎
本课讲述了在一次班级演
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
重点 是。在讲述怎样演老虎
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
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
本课描 述了主要叙述了自
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
战胜大陀螺的事情,并从中
悟到了一个深刻 的道理,重
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
体会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从
而表达了对陀螺的喜爱 之
情。
2
通过朗读和联系生活
经历体验的方式来实
现教学目的和突破教
学重点
2
1.通过品读重点语句,
既释放了情感,又让学
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体会情感的突破。
2. 学生自由朗读,讨
论,合作学习理解句
子。

1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
安慰。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
安慰的方法。
1 1.指导学生联系实际
选择生活中的游戏。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
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
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20 陀螺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
“安慰”这个话题进行讨
论 。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不
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
行安慰。
习作:记一次游戏 本次 习作的内容写一次游
戏。重点是指导学生游戏前
—游戏中—游戏后的过程
以及自己的感 受。
11 386



语文园地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 要内容
是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
的读书方法;认识几种蔬菜
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
意思,学习描写动作;积累
八个字的成语。
1 1. 引导学生在回顾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本
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
的认识。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
行讨论交流。
3.

通过朗读句子,抓住
重点,学会长话短说。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
名人成长的故事。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 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
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 本组
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 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
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难点
是深入体 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 br>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
我只有凭自己对 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 体没有显现,大多
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在学生知
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枣园、南
泥湾、杨家岭”的含义 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但效果不好。学得
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 《英才》让学生来理解。花了两
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 学生在
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12 386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 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远大抱
负。《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诗中以生活的 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
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 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
“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一、二句“言理 ”,从生
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
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 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
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 压倒须眉了。《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
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要为振 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梅
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在 日本强盗面
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延安,我把你
追寻 》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
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 很大的难度。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
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
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 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
用写作手法,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学生带入古诗的故事
情境中,理解感受诗人的
2 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
诵,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
的思想感情。
13 386

本课是古诗三首,教学生朗诵古
诗的节奏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
的,也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培养良好的

21古诗三语感,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诵古诗。



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

2
1.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
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的重要途径。 2.分角色
朗读,把握情境,体会不
同人物的语气、语调。3.
表演要以熟读课文为基
础,注意层 次性。
22为中华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
之崛起而
读书
租界 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
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 兴中华
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
襟和远大志向。重点是让感受少年周
恩来的 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
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
远大理想。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 繁荣
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3


兰芳蓄须

本课讲的是梅兰芳先生为了表示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 给侵
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在日
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
自己的事 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
1 重点是读懂故事的
内容,鼓励学生反复诵
读,认识梅 兰芳高尚的爱
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
节。
24


安,我把
你追寻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
上口,但 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
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
大的难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读出
诗的节奏和韵律。
1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
分配充 裕的时间进行多
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句
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
安精神的重要。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写信,给远方的
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重点是学会写
书信的格式,内容写清楚。


1


2
注意书信的格式,小
组内讨论信封的格式,先
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指导学生抓住事情
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园地 本 次园地主要内容是按照事情
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重点注意课文中的有讲的 不是
一件事,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
修的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
了;训练 学生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14 386



以及“日积月累”中的古诗积累。增
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知识素
养。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的。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编排
意图是引导学 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
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典故事,体会人物
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
观察,动脑思考 ;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
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 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
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 时注意引导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 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
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教学 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 音和光影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
尝试运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利用声像资源把学生
带入故事情境中,理解感
2 受人物的形象。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
诵,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
道理。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

1. 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
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本课一篇纯粹的古文,教学生朗
25王戎不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
取道旁李 的,也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
语感,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诵文章。
26西门豹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
15 386



治邺 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
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 巧妙破除
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
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重点 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
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
哪里。
2 的重要途径。
2. 分角色朗读,把握情
境,体会不同人物的语
气、语调。
3.表演要以熟读课文为
基础,注意层次性。
27


故事二则
本课两首寓言故事,其中扁鹊、蔡桓
公、纪昌、飞卫这四个人物的性格特< br>点,从故事中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1 重点是读懂故事的
内容,鼓励学生反复诵
读,揣摩感悟,理解其中
的寓意。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
跳”,选一件让你心跳的事来写。重
点是把当时 的过程写清楚,还有自己
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写出来。


1
运用 小组讨论法引
导学生讨论:你经历的是
怎样的一件事,让你心跳
的以及你当时的感受, 先
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口语交际
1.讲历史故事时的要点。
2.卡片提示中应该呈现的内容。

3.如何呈现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
语文园地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课文,重
点注意课文中提示顺序的词语的运
用。
2.掌握形近字。
3.注意易写错字,一会把句子写具体
的好处。
4.学习正确书写。
5.积累形容长相的词语。

通过讨论和表演等
方式呈现。


2
指导学生进行识字
练习掌握识字方法,抓住
时间提示语,学会按照事
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
课文主要内容 。






16 386







1 观 潮

课题

1、观潮

课型

授课
时间

讲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
鼎沸、水天相接、横 贯”等词语。
教学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目标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
难点
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

横贯”等词语。
目标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与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 、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
大海对比让学生知道
什么样?( 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
导入

( )分
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
们称颂,同时,为学生


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
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
么这里的大潮 如此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观
学习语文的氛围,。】
潮 》(板书课题)

17 386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
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卡片。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

同点。(偏旁相同, 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

荡荡、沸腾、涨潮…… < br>【设计意图:在学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
生交流的基础上 去开
根据、踮脚、恢复……
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
(3)出示“罩、薄、崩、霎”, 说说特点:上下结构
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
的形声字。组词:笼罩 、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
(4)出示 “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
生对字词的掌握。】
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


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新课


教学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 )分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

的?(板书)
课文按 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
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
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





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
课文分段,并概括大
意,可 以使学生了解作
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
文的整体脉络。同时,
“潮来之前”“潮来之时 ”“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
化理解。】
下奇观”。
18 386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
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
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
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
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
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笼罩(lónɡ lǒnɡ) 霎时(shà sà) 屹立(qǐ yì) 人声鼎沸(dǐnɡ tǐn
...
ɡ)
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lǒnɡ zhào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 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平静 宁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4.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浩浩( )( ) 山崩( )( ) 人声( )( ) 若隐( )( )
19 386



【答案】
一、lǒnɡ shà yì dǐnɡ
二、潮头 逐渐 顿时 笼罩
三、1.宽阔 2.辽阔 3.平静 4.宁静
四、荡荡 地裂 鼎沸 若现

第二课时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体会感受钱塘
教学

目标

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
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 《观

【设计意图:课件
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设计意图

导入

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
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
( )分钟

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 br>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
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
生的阅读期待 。】
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

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



新课


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教学

( )分钟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0 386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

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

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
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
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
宏 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
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
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br>(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
【设计意图:通过
引导学生发挥想 象来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
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
感染 和熏陶,自然而然
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
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
深层次的对话。】

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 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
【设计意图:通过
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 br>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
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
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 壮观?
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深层次的 体验,并且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
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
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
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
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 以看出潮来之猛,气
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
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
21 386

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
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
落到实处。】



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7.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引导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
学生阅读其他作家 对
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
潮来临时的文字,不仅
可是, 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
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
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
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
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学生
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 诉我们,潮来了!
【设计意图:播放
我们惦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
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
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
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
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
壮观,

让每一位学生< br>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
只见白浪翻 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
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
(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 马齐头并进,浩浩
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
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 br>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
被震得颤动起来。
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
②教师读句子 (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
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
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
化】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设计意图:把第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 推移和潮水位
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进行简略处理, 可以使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
学生能找准课文重点,
面的句子 )。
防止学生学习内容过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
多,抓不住 要点。】
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

3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如果不会背,可以

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22 386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

【设计意图:运用
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填空形式降低学生背
塘 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诵难度,再结合视频让
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 的人。(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
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 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
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
绍,也可以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
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
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 钱塘
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再一
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
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
四、总结
课堂小结


( )分钟

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学生去背诵,大大激发
了学生背诵的兴趣。】


际上是让学生学 以致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
深深地被它 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
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
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
对 学生是一个挑战,同
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
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
愉悦、欢快之中得到 了
能力上的提高。】

23 386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板书

内容

顺序:远近
观潮 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天下奇观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提( ) 潮( ) 锯( ) 盼( )
堤( ) 朝( ) 据( ) 粉( )
二、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风号浪吼(含有“风”)
三、句子训练。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用加点的词造句)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 比喻成了 。你来仿写一个和“潮水”有关的比喻句吧!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
下奇观的。
2.“浪潮越来越近,犹 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 大地都被震(zhèn)得颤动起来。”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提水 堤岸 大潮 朝阳 锯子 根据 盼望 花粉
二、示例: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风和日丽 谈笑风生
24 386



三、1.示例:阳光洒在河面上,河面亮闪闪的,犹如长长的锦缎。
2.白浪 水墙 示例:潮水好像暴怒的狂狮,汹涌地冲向岸边的礁石。
四、1. 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过之后
2.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 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
时奔腾的形态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 写出大潮到
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教学反思
《观潮》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 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
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赞美了这一“天下奇 观”,表达
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 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
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我们班 上读得好的学生
很少,多数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唱读现象严重,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我觉得在语
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
养阅读 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
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 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 发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
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 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谈感受,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 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
的惊奇。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 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形
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充分感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 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
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因 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
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 钱塘江大潮的感
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画面。然
后让学生复述情景,尽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加 强指导。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普
通话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 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 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5 386



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 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
通过本节课的朗读训练,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情感 ,而且朗诵水平得到了
一定的提高 。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朗诵水平、语文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
来之时”“潮退之后 ”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
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
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 词句,可丰
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合运用以
前学 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钱塘潮:
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
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
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 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
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 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钱塘潮为什么 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
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 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
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 以每月初
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
所以每 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 湾的地形特殊。钱
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
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
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 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
26 386



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 州
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
水向钱塘江口 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
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像千军万马。这就是
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 ) ( ) ( ) ( )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 钱塘江 天下奇观 被 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点词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27 386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 和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
了用课文中的词语“ ”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 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
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 么
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 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
浪翻滚,形成 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
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 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
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
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
所想呢?


参考答案:
28 386



一、依据 宽阔 潮水 滚动
二、1.嘲 朝 潮 2.拢 笼 珑
三、1.人山人海 2.若隐若现 3.风平浪静 4.人声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4 2 1 5 3
六、潮来时 潮退后 天下奇观
七、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八、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2 走月亮

课题

走月亮

课型

授课
时间

讲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目标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 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
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
重点

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

难点
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 文章的意境美,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
教学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目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29 386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
设计意图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 【设计意图:用问
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导入

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
( )分


< br>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
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 亮”。


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
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同学,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
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文内容有了初步了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解。】
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
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新课

教学

( )分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
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
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字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
葡、萄、稻、熟” 的兴趣。】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
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
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
30 386





淘洗:用水洗 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
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
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
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
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
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
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
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 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
多奇妙的想法。







课堂小结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激发
及拓展延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了他们主动搜集 资料
伸( )分


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风俗(sú gǔ) 稻穗(huì suì)
二、看拼音写汉字。
pú tɑo tiào yuè zhuāng jiɑ qiān shǒu
( ) ( ) ( ) ( )
三、仿写词语。
闪烁——闪闪烁烁
( )——( ) ( )——( )
31 386




【答案】
一、sú suì
二、葡萄 跳跃 庄稼 牵手
三、香甜——香香甜甜 高大——高高大大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

目标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
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 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
身体会。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

【设计意图:从学
设计意图

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吧!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
(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怎么样,好听吗?
导入

( )分钟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乐趣,这样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

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
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32 386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 找出最喜欢【设计意图:请学生描
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
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
1 .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读体会看到这美丽的
来的吗?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景色时的心情。】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
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
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
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教
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
新课

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
教学


( )分钟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
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
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
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
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


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
找。
33 386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设计 意图:(引导学
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
欣赏月 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 一起漫步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
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
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
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
板书: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
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
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
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
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
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
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
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
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
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
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
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34 386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
现:其实 亲情就在我们
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
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




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
的温暖,那样的幸福、
快乐。】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
课堂小 结
《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及拓展延
做客了》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

( )分钟

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
间的深情。

2 走 月 亮

板书

内容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我”和阿妈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美好景色
闻到:阿妈的气息 浓浓亲情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牵( ) 填( ) 饿( )
奇( ) 镇( ) 鹅( )
二、写出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 月盘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 )
2.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
三、我会填。
秋虫( )着,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四、 填一填。
35 386



啊,在我 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shuò)
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 走着,走着……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幸福和温馨。

【答案】
一、牵手 好奇 填写 城镇 饥饿 白鹅
二、1.黑暗 僵硬 2.平平整整
三、唱 拍打 跃出
四、拟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导课部分一曲《月亮船》,激起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
识。
不足之处:
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 这
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
直观 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
晚上,到户外月光下 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
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 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
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 、如梦、如
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
走过 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
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 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
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
36 386



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吴然,1945 年生,云南宣武人。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 《天
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
童文学奖, 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
多项。代表作品有《珍珠雨》《和花 朵说悄悄话》《雪人胖胖》《太阳鸟》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 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
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 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
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 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
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吴地:指江苏、浙江、安徽省的某些区域。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é luǎn shí pú t
ɑ
o fēng sú
( ) ( ) ( )
二、精挑细选。
明亮 柔和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运载 搬运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
的花瓣。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
2.形容光忽隐忽现。(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你觉得描写生动的两个句子。
37 386



1.
2.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先走过( ),看到每个小水塘里都
抱着一个月亮。又走在( )听到( ),看到了( ),
闻到了( )。
六、重点段落品析。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
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
河床。哟,卵石间有多 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 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 过鲜花的
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小水塘 ( )的鹅卵石 ( )的花瓣
2. 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 想象一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画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写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2.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鹅卵石 葡萄 风俗
二、1.明亮 柔和
2.洒满
3.运载
38 386



三、1.坑坑洼洼
2.闪闪烁烁
四、1.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五、小溪 村道 秋虫唱歌 夜鸟、鱼儿 果香
六、1.可爱 灰白色 新鲜
2.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3.每个小水塘里都倒映着一个月亮,就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七、1.疑是地上霜 2.呼作白玉盘




3 现代诗二首

课题

现代诗二首

课型

授课
时间

略读课文


1课时


教学

目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 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
好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

难点
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的字词。
教学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
目标

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39 386



一、 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 【设计意图:激趣
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诗的兴趣,同时概括了
导入

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解了古诗内容。】
( )分


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
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
牛歌)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自学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
2.分小节读诗文。
三、 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出示诗文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生字,通读全诗,为学
诗做准备。】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新课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
教学

( )分
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


上》。
(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
【设计意图:多媒
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体充分调动视觉器官,< br>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充分感受诗句的意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境。】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 斜
阳 白色的芦苇 美景)
3.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
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40 386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
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
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在音3.齐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4.生谈自己的发现。

乐中感受诗的意境,想
象诗的意境。】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 》描【设计意图:检验
及拓展延
伸( )分
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


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板书

内容

归巢的鸟
斜阳 美景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白色的芦苇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渡( ) 倦( ) 坐( )
度( ) 卷( ) 座( )
二、读一读,想一想。
41 386



1.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 《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三、我会填。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
2.花牛在草地里坐, 。

【答案】
一、渡河 温度 疲倦 试卷 坐下 座位
二、1.鸟、斜阳、江面、芦苇。 2.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三、1.还驮着斜阳回去 2.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诗歌教学的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
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 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
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 们还有些含蓄。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
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 要的信息了。我想,此时
孩子们心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 细节(关
注诗的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一节课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悄悄地的过去了,通过诵
读,感悟讲解,分析,孩子们对儿童诗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
了升华,孩子 们的情感通过读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
但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 歌有个比较系统地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
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看来,还是要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严格 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
的创新课。


【教材分析】
《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
42 386



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 版《邮吻》诗集中。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 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
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作者介绍】
刘大白(1880—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辛亥革 命后
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
日本避难, 加入同盟会。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次年回国编《杭州报》,
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 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
任浙江教育总干事。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 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
江四杰”。他写的《卖布谣》,是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有名诗篇。早期作 品结集为
第一本诗集《旧梦》。付印时自己曾评论说这些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
而 且“传统气味太重”。后来,作者又加以增补修订分编为《丁宁》《再造》《秋
之泪》《卖布谣》4本诗 集。1926年末续出诗集《邮吻》,感情真挚,诗意更为圆
熟。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 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 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
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 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
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
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他 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
《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 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诗
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 文集有:
《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
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词语,写拼音。
芦苇( ) 霸占( )
二、精挑细选。
43 386



1.装 妆: ( )扮 假( )
2.峰 锋: 山( ) ( )利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眨眼,比喻很短的时间。( )
2.鸟或蜂、蚁等的窝。(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1.《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一幅倦鸟 、斜阳 的画面。
2.《花牛歌》中描写了 、 、 等景物。
五、重点段落品析。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 。(季节)
2.从“斜阳”表达出是 。(时间)
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红颜”指的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想一想,说一说。
《花牛歌》中你还能想象出一幅花牛在草地上怎样的的画面呢?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
一、lú wěi bà zhàn
二、1.妆 装 2.峰 锋
三、一瞬 巢
四、1.归巢 倒映江面
2.草地 白云 太阳 山峰
五、1.秋天 2.傍晚 3.不是。斜阳倒映在江面。 4.芦苇被晚霞映成红色。
六、略
4 繁星

44 386



课题

繁星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 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
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目标

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 ,以及对大自然
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

重点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教学

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难点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
教学

2.感受作者前面几次观看星空的不同心情,理解其原因。
目标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修辞手法。
4.从文中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家乡的眷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设计意图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用 问
(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
的光芒。同学 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
导入

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极思考。】
( )分
(板书:4 繁


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星)
(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 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
《雨》《电》) 《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
45 386



《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
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新课

教学

( )分



2.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设计意图:图表
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
然了解课文。】



密密麻麻仿佛回到母亲
第一次
从前

家乡


的星星 的怀里


星群密布仿佛和朋友对
第二次
三年前

南京


的蓝天 话


半明半昧仿佛睡在母亲

第三次
如今

海上

的星 的怀里


(板书: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
怀里)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
46 386









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
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
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 br>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 感受,以及与
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
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 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
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
悟、交流。)
(出示关键句)
比喻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
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
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十分生动
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
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作者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 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
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
47 386

























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句:
我们的生活是 的,是 的,是
的。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总结:
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 了表达
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板书: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
2.仿写:
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
无 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
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 写法就
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
课堂小结
的话。 【 设计意图:将写
及拓展延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 ,我仿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
伸( )分


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的写作能力。】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3.拓展。
(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
们还从作家那儿学 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
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
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
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 动,“看大
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48 386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4 繁星
板书

内容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热爱大自然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向往美好生活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上“√”。
半明半昧(mèi wèi) 坠落(duì zhuì)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
2.抬头看。( )
三、仿写句子。
1.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虽然……然而……: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是 , , 。
四、读“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 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
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想画面。
想画面:

【答案】
一、mèi√ zhuì√
二、1.密密麻麻 2.仰望
三、1.春风虽然有些凉意,然而没有了冬天寒风的刺骨。
2.冬日的阳光是明亮的,是温暖的,是亲切的。
四、略

49 38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在 于它语言的美、意境的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
的。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通过 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课堂上我
的范读比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 一下子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不足之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
自主交流、表现 的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作者写景写感想的写作手法引导的也不太到位,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 改进。


【教材分析】
《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 文,是巴金1927年去欧洲
途中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 在不
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
联想和享受 。
【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 川成都。建国
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
文 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
和平的人们》,《友谊集》, 《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
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 三哥毅然冲破封
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
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
发展。1927年1月1 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
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 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
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 的发源地,
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
50 386



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 《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
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词语,写拼音。
怀抱( ) 纳凉(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 微小——( ) 模糊——(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极不稳固,就要倒下或坠落。( )
2.形容非常安静。(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文中通过写自己三年前在 看星光,又写如今在
看星星,表达了对繁星的 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 夜
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
我眨眼,我仿 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
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 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辨字组词。
萤 ( ) 眨( )
荧 ( ) 泛( )
2.辨析下面词语分别属于哪种感觉描写海上的夜的。
柔和——( ) 静寂——( ) 梦幻——( )
3.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下
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想一想,说一说。
根据文中的描述,你也想象一下繁星满天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51 386





参考答案
一、huái bào nà liáng
二、热闹 巨大 清晰
三、1.摇摇欲坠 2.静寂
四、南京自家后院 海上 赞美喜爱
五、1.萤火虫 荧光 眨眼 广泛
2.触觉 听觉 幻觉
3.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六、略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课题


我们与环境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
教学

目标

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 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
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教学

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语交际中,能够围绕话题发表自
难点
己的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
导入

( )分
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


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
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52 386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
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
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
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
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他同时谈及 【设计意图:通过
一株生长了2 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新闻讲述激发学生的
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 米九,但耗费了十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
万双筷子。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
节蓄势。】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
的想法?
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

二、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
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设计意图:教师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资
b.情境二:学校 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料,既是降低本情境的
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谁来说一说。
难度,也是为了提醒学
生劝说前的准备是必
生:有些木筷 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不可少的。】
新课

教学

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
( )分
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


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
用滑石粉抛光。
生: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
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厂里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
53 386







生: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
生: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
生:人们的生活垃圾。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
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生: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
做到不开“无人灯”。
师:同学们的做法很好。
三、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引入:爱护环境不仅要 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





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呢?

2.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预设: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0、11)

(1)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丢在垃圾桶内,不乱扔垃圾。

(2)要珍惜水资源。可以将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

水用来浇灌树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龙头拧紧。

(3)如果教室里没有人在或只有几个人的话,要把电

灯关上。

(4)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不烧散煤,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随身携带环保袋,多使用筷子。因为一个塑料袋

要200年来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学校的路边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

垃圾桶,最好是分类垃圾桶。因为我发现垃圾桶可分为“回

收”和“不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

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的观念,只有

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整洁。

(7)要多植树造林,不砍伐树木。不践踏草坪。

54 386



(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
(9)少开车,多骑车。


(10)爱护环境。家中的死鸡死鸭可以密封,然后拿到
垃圾场,让清洁工人处理掉。千万不能丢到河中,因为这
样会污染河水。
四、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这一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 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
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环节的指导思想就是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个
用。

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
同时又增加挑战意识,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
情。】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
课堂小 结
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

及拓展延
伸( )分
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




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
人,共同捍卫我 们的家园。(教师板书: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

板书设计

我们与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口语交际进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交流之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客观公正
的评价,并能围绕环 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少数学生当 众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态度还不够自
然大方,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


55 386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课题

推荐一个好地方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1.选取自己喜欢的地点分享给大家,列出推荐理由。
教学

目标

2.强调分享的原因,引发听众共情,激发向往之情。
3.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倾听。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能够清楚明白地把这个地方的特点介绍给他人,体现其吸引人之处,注意语
教学

重点

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相信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流连


【设计意图:创设
设计意图

导入

忘返?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
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
( )分
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使我们
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


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
搜集写作材料。】
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板书:推荐一个

好地方)


二、明确目标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么怎样把你
喜欢 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也让人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
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
新课

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
教学

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大家一定能找到
写作重点。】
( )分
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推荐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出

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3.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56 386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
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地点及具体要求,同
时,通过口述,锻炼学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生的口语表达。】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分析示例,打开思路。

1.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的例子吧!


推荐一个古镇:

 这个古镇很美……

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并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


写;抒发内心情感。

(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

【设计意图:设计“动
抒发内心情感)
笔练习”这个环节,能
四、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
1.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把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
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
能力。】
家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喜欢的
a.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地方有条理的抓住特点,突出特点重点介绍给大家呢?
2.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3.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
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由心而发
的感受。
预设:
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
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
57 386



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布局谋篇,读写结合。
1.写作文前先有个思路,应该怎么写呢?(板书:开
头 中间 结尾)
拿我们要写的这篇习作来说,应该怎么来列提纲呢?
推荐一个好的地方(提纲)

开头: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
征。(总写)
中间:(分写)
第一种: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第二种:可以选几处(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
描写。
第三种: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第四种:展开合理想象。
结尾: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总写)
2.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个提纲。
3.交流提纲。
六、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景物写具
体。
1.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2.分享草稿。
(1)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能保证自己一气呵成的文章
不会有错别字,不会有不通顺的地方?
(2)写完作文要检查。检查的最好办法就是朗读,那
么现在拿起你的大作大声给我们朗读一下 吧。如果在朗读
过程当中发现什么有问题的地方,那就改吧,直到你读起
来觉得很顺畅,听起来 很舒服为止。还可以请同伴提提意
58 386



见,然后再进行修改。

课堂小结
七、分析小结

及拓展延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景物地点的文章,要
伸( )分




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写出真实感受。



按一定顺序写;抓住特点;重点部分详写;抒发内心情感
板书设计

推荐一个好地方
开头 中间 结尾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在这节课的教学 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
到有的放矢。 < br>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阶层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练
笔”这些 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
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语文园地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授课
时间

语文园地


1课时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

2.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
目标

3.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4.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学

重点

词语的运用;积累古诗。

教学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难点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59 386



3.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第一课时
1.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

2.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
目标

3.注意在横格中写字的要求。
4.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设计意图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些课文是 【设计意图:用问
导入

自然景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呢?今天我们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
( )分


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语文园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
地)

极思考。】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山秀水,
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
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板书:
写想象画面)
新课

2.课文《观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
教学

( )分
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


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
插描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看到)
3.课文《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
的鸣叫声……
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听到)
4.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板书:闻到)
60 386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大胆合理,感情真实。
【设计意图:通过
小组交流的方式,增强
c.介绍时,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 对想象画面的理解,加
想。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出示词语。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深印象。】






(1)读一读,理解词语含义:自己自由读一读,做到
理解含义。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
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
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
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
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
知道。
(2)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
的情景。

61 386

(3)说一说:先小组内各交流,再选小组代表说一说。
出示词语。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 一会儿工夫
.........
(4)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
说一 说的方式,理解时
间词语的意思,感受时
间词语运用的准确恰
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 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当。】
(5)拓展运用

①请按照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说出

你的想法。
冲过去 跑过来 奔过来 走过来
②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
活。
一阵风吹过,天空顿时尘土飞扬。
..
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肉吃完了。
.....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
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画面。
(板书:根据意思 写画面)
板块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
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
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板书:书写提示:保持平衡 保持距离)
2.写一写
(1)先照着字帖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
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学习《鹿柴》这首诗。(板书:鹿柴)
62 386











【设计意图:说和写的
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
挖掘学生潜能。】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
生注 意汉字在横格中
的书写特点;养成写前
先观察、后书写的好习
惯。】




鹿 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 br>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 相思》《山居秋暝》等。
3.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
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
苔上。
4.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
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怎样描写想象画面,学会了运用表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将写
及拓展延
示时间的词语,学会了怎样在横格中书写规范规则,同学
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伸( )分
们都表现得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还学习了一首古


的写作能力。】
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
题。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
看到
写想象画面 听到 书写提示:保持平衡 保持距离
63 386



闻到
根据意思 写画面
鹿柴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本练习的“词句段运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 所以我加大了
词句、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 br>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
再展评激 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不足之处: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生的负
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4 38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型

授课
时间

讲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荚、豌、按”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等12个字。抓住重点词
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

目标

3.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 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
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教学

重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教学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
难点
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第一课时
教学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目标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65 386




一、师生谈话导入
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
( )分


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教师板书: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设计意图:用问
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
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
极思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

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

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

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

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新课

教学

( )分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设计意图:要充
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
方法来识 字,重视对学
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
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
字的兴趣。
愉、绕、曾”

指导书写:“豌、按、枪、玻、璃、探、愉、绕”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


右上角没有一点。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6 386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理一
理、写一写使学生对课
文内容的的记忆跟家
深刻。】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豆荚(jiá jiā) 僵硬(qiāng jiāng) 囚犯(yīn qiú)
...
二、看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 àn zhào shū shì yú kuài
( ) ( ) ( ) ( )
三、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我能照样子写句子。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做下去吗?(反问句)
..
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答案】
一、jiá√ jiāng√ qíu√
二、豌豆 按照 舒适 愉快
三、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教学

目标

2.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从而使孩子们懂
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67 386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字词。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玩具枪 耐心
导入

( )分钟

玻璃 探出 愉快 盘绕 曾经

教师集体订正。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 绕着什么写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设计意图:这个
环节的设计,巩固了字
词。】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
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
去的理由?
“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想出去。

【设计意图:分角
3.五粒豌 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色朗读课文,即检验学
同?
新课

教学

( )分钟

(1)小组展开讨论。
(2)汇报交流。
指名读、分角色读。
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板书:第一粒:飞向世界
第二粒:飞进太阳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4.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
(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
(板书:满足现状)
68 386

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
情况,也培养了学生的
阅读能力。】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板书:随遇而安)


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
它长得很好,为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
园”呢?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
7.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
子把植物支起来。为什么母亲不相信,还是……?
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的体现。
8.

你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
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
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
指名朗读。
(板书:吃掉了
落到脏水沟里)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当小豌豆开出 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
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但却不
是什么了不 起的归属。水沟两次表态是幽默地讽刺也
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小练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
笔,训练学生 的写作能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
力;读佳作,加深对精


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神食粮重要性的感
( )分钟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
受。】
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69 386



(写在小本子上)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飞向世界 吃掉了
板书

内容

豌豆 第二粒:飞进太阳 落到脏水沟里
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射得最远 吃掉了 满足现状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株植物 随遇而安 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抢( ) 曾( ) 玻( ) 愉( )
枪( ) 增( ) 波 ( ) 输 ( )
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顶楼 ( )的女人 ( )的太阳
三、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写下来。
1. 穷苦的 小小的 一个 在这个 顶楼 住着 女人

2. 五粒豌豆 一粒 最了不起的 我是 中

四、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 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
了希望。所以说“ 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 直像一
个节日”。

70 386



【答案】
一、抢劫 手枪 曾经 增加 玻璃 波浪 愉快 输赢
二、小小 穷苦 温暖
三、1. 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2. 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四、C

教学反思
1.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 习
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 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 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这
个故事主要写了成熟了的豆荚裂 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
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 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
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 br>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
好在描写了五粒豆 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
【作者介绍】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 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世界文学
童话创始人。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为了争取 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
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 版一本
这样的童话集。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
女孩》 《白雪皇后》《夜莺》《皇帝的新装》《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拇指
姑娘》《海的女儿》《野 天鹅》《丑小鸭》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豌豆,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
71 386



叶具小叶4-6片,托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 形;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
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
白色和紫色。子房无毛,花柱扁。荚果肿胀,长椭圆形;种子圆形,青绿色,干
后变为黄色。花 期6—7月,果期7—9月。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是世界
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子及嫩荚、嫩 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
用,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 料或燃料。

课 后 作 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kǒng pà nài xīn tàn chū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舒适 适合
1.大多数鱼类都不( )在陆地上生活。
2.我们坐在新教师里,感觉既暖和,又(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充分流露。 ( )
2.欢欣快乐。 ( )
3.使人心里觉得暖和。 ( )
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加点词语造句。
(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
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 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
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 飞进窗子“一个长满 了青苔和霉菌的裂
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
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六、重点段落分析。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片段
72 386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 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
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 地位,
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
白天明亮, 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
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 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
我恐怕要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 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
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啦!”
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
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
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
地捏着它们,说可 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
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于
是它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
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 br>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
来。但这两粒豆最终 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
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
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 缝里。青苔把它裹起
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反义词。
寒冷—— 柔软—— 黑暗——
73 386



2.读一读,说说这几粒豌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
第二粒豌豆
第三、四粒豌豆
第五粒豌豆
3.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一粒豌豆?为
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呢?写一些吧!


参考答案:
一、玻璃 恐怕 耐心 探出
二、1.适合 2.舒适
三、1.洋溢2.愉快3.温暖
四、虽然 但 因为
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柔、恬静。
五、五个豆粒 第五粒豆粒
六、1.温暖 僵硬 明亮
2.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到了哪儿, 就在哪儿住下
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3.略
七、略




6 蝙蝠和雷达

课题

蝙蝠和雷达

课型

授课
时间

讲读课文


2课时


74 386



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教学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目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

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

难点
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
教学

1.认识和会写生字。
目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设计意图:用直
设计意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
导入

( )分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容易理解。】


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
习第6课。(板书:蝙蝠和雷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
新课

教学

( )分


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设计意图:扫除
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可以用课题拓展法、文内容。】
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
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75 386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
揭、障、荧、屏”


【设计意图:指导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学生写好字的结构,把< br>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字写正确、写美观,养
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
证、研、究、驾、驶”
指导书 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
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 “蛾、
蚊、科、横、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
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
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
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
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 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
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设计意图: 读句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 课文内容。】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
76 386



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
节课继续学习。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资料
课下搜集有 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
及拓展延
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
伸( )分
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解课文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并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 ) ( ) ( ) ( ) ( )
蝙 蝠 揭 开 躲 避 障 碍 荧 屏
.....
二、看拼音写词语。
fēi é kē xué jià shǐ yán jiū
( ) ( ) ( ) ( )
三、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
大熊猫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答案】
一、biān jiē bì zhànɡ pínɡ
二、飞蛾 科学 驾驶 研究
三、喝醉了的老汉


77 386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
教学

目标

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2.出示蝙蝠图:
导入

( )分钟

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回顾
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学
下文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

【设计意图:学贵
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
记。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
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
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
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
生疑,并最终达到 在读
中释疑。】



78 386

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
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
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
———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
探路的)
(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一百多年前,意大利
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
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 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
补充完整。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
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 次实验中是
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
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
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
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
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
79 386



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
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 嘴
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
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1、3 生2、4。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
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
(齐读第7自然段)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
模仿它来发明 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
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
个雷 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教师板书: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设计意图:适时
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
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
像这 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
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人类仿生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
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80 386

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



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 物的秘密还未发现,道,长此以往,学生将
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受益终生 】
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




四、作业巩固
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
课堂小结
由 内化到外化的转换
及拓展延
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
实践活 动,让学生切实


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 )分钟

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
1. 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法。】

2.请一生上台表演。

6 蝙蝠和雷达
嘴 超声波
板书

内容

蝙蝠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天线
雷达 无线电波
荧光屏

课堂作业新设计
【设计意图:创设

一、比一比,组词语。
郎( ) 饿( ) 蝇( ) 揭( )
朗( ) 蛾( ) 绳( ) 渴( )
二、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81 386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
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答案】
一、读书郎 朗读 饥饿 飞蛾 苍蝇 草绳 揭开 口渴
二、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三、1. 设问 2. 比喻 3. 比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为达到要求,我采 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演示、表演讲说”等
方法引导学生学文,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由 表及里、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化抽象为形象,
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2.教学时,共分四步进行:第一采用读、问、想、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1—3段,
使学 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第二指
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 实验的过程。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
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 训练。第三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奥秘。蝙蝠发出
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易于接受 ,我采用“听朗读、看演示、说原理”
的方法,帮助学生具体理解其奥妙,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足之处:
82 386



本课教学中, 最大的遗憾是让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科
普性文本的朗读,使语文课堂更显 语文味,更具魅力。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
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 原因,并从中
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叙述思路
清 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
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 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蝙蝠
哺乳动物,头 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
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 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 障碍物就能反射
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
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
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 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
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 br>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
仿生学是研 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
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 合的交叉学科。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
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 仿生学、设计仿
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
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
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课后作业
83 386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míng héng shù lì jí kē xué
( ) ( ) ( ) ( )
二、精挑细选。
1.竖 坚: ( )立 ( )强
2.锐 悦: 敏( ) 喜( )
3.幅 蝠: 篇( ) 蝙(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黑;很暗。( )
2.形容杂乱,没有条理。(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
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
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
一个疑问句。(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1. 蝙蝠不仅能在夜里飞行,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 。
2.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而是
配合起来探路的。
3.科学家模仿篇幅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
六、重点段落品析。
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 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 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
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
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
84 386



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
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打开——( )
3.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
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证明 横竖 立即 科学
二、1.竖立 坚强
2.敏锐 喜悦
3.篇幅 蝙蝠
三、1. 漆黑
2. 横七竖八
四、 1. × 2. × 3. √
五、1.从来没见过跟什么东西相撞 2. 眼睛 嘴和耳朵 3. 雷达
六、1.ai 艹
2.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3.嘴巴发出的声音 声音 耳朵
4.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 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
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
85 386



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 前方有没有障
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七、举例:根据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根据响尾蛇发明了响尾蛇导弹等。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

授课
时间

精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 3个生字。正确读
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教学

目标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
爱科学、学习 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
读能力。

教学

重点

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
教学

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
难点
能力。
第一课时
1.认识“唤、获、赖”等12个生字,会写会写“唤、纪、技 ”等13个生字。正
教学

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目标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 【设计意 图:由题眼
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入手,让学生在谈话中
86 386



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自然融入文本。】
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 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
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 世纪,去看个
究竟。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
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
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
新课

教学

( )分


1.出示会认字: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
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隹,鸟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
的环境来感染学生。】













(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表示猎获鸟雀。

【设计意图:自学生
兰:隶书将篆文“艸”简化成“艹”。俗体楷书
字、新词,读通课文,
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
积极性。】
2.出示会写字:


唤 纪 技 程 超 亿 索 奥 益 联 质 任





易错字: “技”是“扌”,不要写成“木”。

87 386



“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
3.词语理解。















设计意图:读 是理解课
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
在读中悟,在悟中拓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 道士的法力,现在比
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
的活动。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
4.再读课文。
指名读,分段朗读。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展。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四、当堂训练

1.听写生字。
2.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88 386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哲学(zhézhè) 物质 (zhīzhì) 探索 ( suǒsuō)
...
二、给词语注音。
( ) ( ) ( ) ( )
船 舶 奥 秘 潜 入 依 赖
三、根据意思填词语。
出乎意料 呼风唤雨
龙王爷除了能( ),还能和孙悟空一样有多种的变化真是( )。

【答案】
一、zhé√ zhì√ suǒ √
二、chuánbóàomìqiánrùyīlài
三、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第二课时

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
教学

目标

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
高阅读能力。

课件

教具
准备

89 386



教学设计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
课 的内容,有助于整体
感知课文内容,更好地
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
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
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词句品读 课文,让学生
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体会到文章包含的思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想感情】
新课

教学

(3)齐读第二自然段。
( )分钟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
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二)学习第3、4、5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
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
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3)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90 386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
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1)
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
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
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
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
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及哪
些方面? (教师板书:登上月球 潜入海底 洞察
天体)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
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91 386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
人类的物质生活。(教师板书:电视 程控电话 因
特网)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
憬”: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
谈科学?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
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
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
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 主要
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
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 常识。”。

六、拓展作业,进入实践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
课堂小结
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及拓展延
笔训练学生的写作能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力。】
( )分钟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

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 幸福。在新的世
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
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 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
的梦想吧!

92 386




8 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

内容

登上月球 电视
20世纪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因特网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呼风唤雨的 神仙
黑暗无光的 世纪
腾云驾雾的 世界
二、根据课文回答。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伯特 •罗兰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课指__________。

【答案】
一、


二、1.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反思
1.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黑暗无光的生活状况,并收
集现代科 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
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 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等,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齐读、指
名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存在;自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 生
93 386



感受到学习可以“我”做主;师生 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无限乐趣;学法的指导、
小结、迁移,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很简单…… 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
持着兴奋的状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老师的赞扬 ,成功的喜悦,以及同伴
在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教材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
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和灿烂前景。
【作者介绍】
1.作者介绍: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1964至1979
年浙江大学助教、讲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 、高等工程教育等领
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50
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 0个瞬间》
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
术发 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
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
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
他的T型汽 车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94 386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 是移
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
移动通信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其他资料】
老师们备课需要的而其他资料。比如,一些有助于上 课或者制作课件的资料,
供使用我们教案的老师选择性使用,换句话,他们想得到的一切资料,我们全盘
提供到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字填空。
唤换 赖 懒哲折
呼( ) 依( ) ( )学
二、连一连。
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天体月球奥秘深海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
2.
意思是依靠
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描写科技飞速发展的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以前的人们一直依赖_________,随着科学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
95 386



,也改变着人类的。
六、重点段落品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
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
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 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说说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能说出有什么发明吗?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想象一下你最想要发明什么,你也描述一下吧!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换赖哲
二、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三、出乎意料 依赖
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自然 精神文化生活 物质生活
六、1.谁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当然是父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光合作用。
2.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3.飞机 电话
七、略



96 386





8 蝴蝶的家

课题

蝴蝶的家

课型

授课
时间

略读课文


1课时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教学

目标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

重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1.认识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教学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目标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蝴蝶图片。
导入

( )分


师:同学们看,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看到大家急切的样子 ,
老师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寻找蝴蝶的家,咱们一
起去吧。
(教师板书:蝴蝶的家)

97 386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美丽
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视觉,蝴蝶看似身边常
见的小动物,它的家却
不为人所熟知。“蝴蝶
的家在哪里? ”这一问
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
探究的欲望,为下一环
节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一读: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2)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
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新课

教学

( )分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三、紧扣课题,研读课文
(—)读课文,提炼重点。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去






【设计意图:教师
声情并茂的范读引情
入境,拉近了学生和文
本的 距离,问题的提出
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
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 把握课文,又使他们对
情景。
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提炼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
课文的探究目标更为
明晰;教师成为合作学
习的参与者、点拨者和
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引导者,陌生的师生关
呢? (板书:下雨 着急) 系因交流而不再陌生,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 读课文寻找答案,读在思维的碰撞和语言
的时候圈圈、画画、写写,然后与你小组的同学分享学习的交流 中,智慧的火花
的收获好吗?
98 386

得以闪现,师生融为一



4.结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二)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
体,易于营造和谐的课
堂氛围。】

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你有没有到过喧嚷的环境?这里是谁在喧嚷呢?
这里用“喧嚷“又说明了什么呢?
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
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震撼:“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轰隆隆的雷声在






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
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哎呀!
这样糟糕的天气,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哪些句子说明了蝴蝶经
受不住猛烈的风雨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
烈的风雨呢?”
(1)理解素洁、玷污。(指导本段朗读:)(课
件出示6)
素洁: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洁净。
玷污:弄脏。
(2)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
什么样的结果呢?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






【设计意图:读中
加深对词 句的理解,借
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
体会难以言说的意境;
读与交流中发挥想象,形成意境,同时培养学
生主动表达与耐心倾
听的良好习惯,在分享
学习成果的愉悦 过程
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
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破。】
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你们心里着急吗?


(4)指导朗读:“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
99 386



心里是那样着急。”(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下雨时,蝴蝶
藏在哪里?
(1)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
下、树叶下面……(板书:猜想)
(2)作者作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
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
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3)我们都应该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








你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于、置心于大自
然,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1)一位小朋友非常确认地说:“它们和我们一



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
(2)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
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
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
一起读读吧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
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5.点明主旨
你觉得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关爱生命 心系自然)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和交流,在我们
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五、畅谈感受。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交流。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有哪些猜想?
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吧。

100 386


【设计意图:通过
小练笔训练学生的写
作能力。】

迷你马-罗菲图片


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玫瑰图片


其乐融融作文-飞天魔像材料


车辆环保标志-传奇人生歌词


组织部长3-宫崎骏起风了主题曲


车辆工程排名-casualties


半夜醒来睡不着-爱很简单吉他谱


教育规划-家常鸡翅最简单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