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汽车驾校-怎么推广产品
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篇一:严格要求学生
华罗庚先生一直很重视青年数学
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人才,他在清华园里
的数学研究所开办了数学讨论班。
我国着名数
学家王元先生那时就曾拿着苏步青和陈建功教授的推荐信来找华罗
庚先生,希望能拜他为师。王元从小喜
爱数学,一直非常仰慕华罗庚先生,立志
要拜华罗庚先生为师。华罗庚先生看了推荐信后,并没有表示立
即收他为徒,而
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王元一时发懵,思索半天没有想出答案。华
罗庚先生严厉批评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当天晚上,王元用心
演算,第二天把结果报告
给华罗庚先生。华罗庚先生听了十分高兴,后来又出了
几道题。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先生这才答应收
下这个学生。
华罗庚先生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他每天黎明即起,然后去敲学生们宿舍的门,
接
着是和学生们讨论问题或授课,一干就是一天。有时睡到半夜,他忽然爬起来,
穿上衣服又去
逐个敲学生们的房门:“别睡了,别睡了,白天的题目还得再讲一
讲!??”就这样,华罗庚先生忘我地
工作,他对学生们说:“如果自己的脑子里没
有问题了,就不是数学家了!”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这些
20多岁的小伙子,兢
兢业业,勤奋不息,即使假日也不休息。
华罗庚先生选择学生时从不以
貌取人,他在给广州中山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在听
讲的学生中,有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名叫陆启铿,
他听了华罗庚先生的报告
后,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毕业后能分配到北京,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搞
研究。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当时华罗庚先生是万人仰慕的大
数学家,不知有
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为荣,他怎会收下像陆
启铿这样的残疾青年呢?陆启铿反复思考
之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先生写了
一封信。他很快收到回信。在华罗庚的悉心指导下,陆启铿后来成
为颇有造诣的
数学家。
篇二:尊师重教
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
寒暑假都会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特别令人难忘
的是1946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这
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
行。这时,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
坛,他立即登门请安。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
华罗庚大会。会前
有人专程前来邀请华罗庚参加大会并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
场时,华罗庚坚持要
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
是老师走在前面。”华罗庚搀扶着他的老师们
进入会场,并安排他们坐在中间,
自己坐在侧位。那天连窗子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乡出的这位
数学天才。
当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他连忙站起来摇摇手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
是慢
慢学出来的,在座的老师都知道。”
华罗庚对他的母校与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说:“我的最高学
历就是金坛初
中毕业。”这句话包含着多少对母校与老师的怀念与感谢呀!
华罗庚非常感谢他
的老师王维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
华罗庚亲热的指着王维克的女儿王振亚
说:“她父亲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
的第一个赏识这哩!我这位中学老师,他不仅书学好而且在物理
学、天文学方面
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他还是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夫人的第一
个中国学生哩!”1950年,他在一次出差归来时,见到王维克给他的信,不顾劳
累,立即回答,写道
:“归后见书函盈尺,但不能不先覆吾师……”
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质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
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
的伟大成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学界的巨星,为伟大的民族增光添彩。
篇三:智破“泥菩萨”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
个喜爱凑
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
一个
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
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
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
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
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
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2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
苦救难. 庙
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
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
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 “菩
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
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
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
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
.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
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
神。
篇四: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
续供儿子念
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平凡的华
罗庚
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
帮助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
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
己演算的结果,
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间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
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
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
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
,苦苦学习,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
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
下,华罗庚同
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
代数的
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教授看到
,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
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
,华罗庚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
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
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3
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
数学的时间,华罗庚
甚至放弃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
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
数学界声名鹊起。
篇五:独出心裁,我行我素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
,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
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天才
大大超过
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王维克。有一次王
老师在
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
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
何?”过了好半天,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
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怕被老师
喊起来回答。只有一个
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
br>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
寂,同学们只是
惊奇地看着站起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
师说:“他答对了。”接着老师告诉大家
,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
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
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它为
“孙子定理”。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
前途不可限量。从此,
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年才刚满 14 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
《孙
子算经》。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王维克发现华罗庚是个
数学天才后
,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学王国”。经过许
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
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华罗庚终于成了
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篇六:干燥的子弹有多少发
有一天,数学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有四个好朋友,
他们相约到森
林里打猎,一路上,他们都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半途中
突
然下起了雷阵雨,四人成了落汤鸡。可等到雨一停,四人打猎的兴致并没有减
少,于是他们检查了弹药枪
支,发现一部分子弹已经无法使用,四人便把余下可
用的干燥子弹平分了。打猎时,四人每人都发射了6
发子弹,天黑了四人便带着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4
猎物回家,途中四人清点了子弹数,发现此时大家剩下的子弹数,恰好是平分子
弹时一个人所得的子弹数,现请问干燥的子弹有多少发?”
“老师,结果是32。”华罗庚马上站起来
回答说。这让老师和全班同学都很吃惊,
老师也忍不住问:“你看过这道题的解法么?”可华罗庚摇了摇
头,说:“我觉得
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答案。”惊讶的老师请华罗庚给大
家解释一下他的思路。华罗庚是这样分析的:“由于每人都发射了6发子弹,所
以四人共发射了6×4
=24发子弹,根据题意知‘剩下的子弹是平分子弹时一个人
所得的子弹’,也就是说,把全部干燥的子
弹看成四份的话,剩下的子弹就是一
份,那么用完的这24发子弹就是平均分后的三份,由此可求出一份
子弹数为24
÷3=8发,全部干燥的子弹就是8×4=32发。”在一片掌声中,老师向华罗庚竖起了大拇指。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