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共有课文32篇
白兰花和白玉兰-海兽祭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有感
复小舒萍
三年级下册语文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
读课文24篇,略读
课文8篇。上完了整册书,我感受颇深,觉得到处都有不如意之
处,生字的
教学学生掌握的不牢固,不能灵活应用,不能达到举
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之一;教参
要求精读课
文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
深对文本的理解。精
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
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于是
在
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遵循这一要求进行教学,很好地完成了本
册书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圆满
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例如我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生
动的语言来表述翠鸟的可爱,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
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
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
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不过在讲解第一自然段时,我讲的
过细,
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
贴着
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
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
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
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
“贴着水面”说明都是一刹那之间进行的。这几个
动作联系在一起,
突出了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在讲解这一自然段时,我
让学生分组合
作,找出翠鸟活动的特点,勾出翠鸟活动的动作。
然后再来探究学习翠鸟为什么行动这样敏捷。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
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1、我引导学生先
借助拼音自己把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再进一步弄清楚每一句、每一段写了什么。然
后,通过反
复朗读,想象翠鸟小巧、美丽、可爱的样子,以及巧
妙、神速地捉鱼的动作。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要始
终放手让他
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这个基础上,把个人读懂的或有
疑问的地方讲出来,
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同时,结合形象直观
生动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翠鸟捕鱼的动作敏捷和翠鸟外形的关
系。 2、指导朗读、背诵: 指导朗读,采取范读、引读等
多种形式,朗读和议论、理解相
结合,在读中感悟。朗读翠鸟外
形特点时,可以读得稍慢,轻柔;朗读翠鸟活动的特点时,可以
读得适当快一点,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背诵要在理解和熟读的
基础上进行。先弄清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及句子的顺序,可以板
书重点词语,帮助学生记忆。3、 爱心是人天生应该具备的,
学生心中
更是充满了爱。本组的主题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因此,在课文结束时,我故意问学生:“这么可
爱的翠鸟你想不
想拥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想”“怎么不喜欢?”“不是,
是因为太
爱,不能让它失去自由。”还有的同学提到了倡议大家
关爱小鸟,为无处觅食的小鸟送一
把米的活动。多好的孩子,关
爱小动物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
这样一篇精读课文的讲
解便达
到以讲促读,以读促理解的目的,交给学生读文的方法,让学生
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
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去,自己学会学
习。从“授之于鱼”到“授之于渔”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对学生<
br>的成长受益无穷。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将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
向。
201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