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十大将-峭的组词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
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
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木料制作成
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
高
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
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
________
②近义词。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
(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
__。作者写石榴树的
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答案】
(1)枝枯叶落
;出现
;容易
;繁衍
(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
;树
(5)人们之所以爱
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
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
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
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
答本题,要
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答案合理
即可,不唯一。
(2)概括
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
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
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
知文章
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
表述
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枝枯叶落;出现;②容易;繁衍
(2)第一层:别的树木容
易招虫。第二层: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
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
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
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
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
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
近义词、反义
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层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把握。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
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
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
色天空都有。还有
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
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
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
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③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
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
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④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
大,也那
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_______
凶猛—________ 镇静—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
(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②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4)第②③④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_______的特
点。
【答案】 (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
(5)排比;颜色变化很多
【解析】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
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
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
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
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
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
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
类事物。①不是
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②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中的云朵
(本体)比作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喻体)。
(3)此题较容易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
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来即可。
(5)
连用三个以上(一会儿……)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
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是排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故答案为:(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
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形状变化很多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
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
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
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对时间词语的掌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
子轻轻碰一下食
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
钳
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
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
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__的文字。从__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
br>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2)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
学在聊天……
(3)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
,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
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有的……有的……
有的……”是排比句。
(3)结合第一题回答。
故答案
为:⑴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⑵下课
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
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⑶
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
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动作描写,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课外阅读。
在少年儿童画展
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
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
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
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
平幸福的人家。从
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仅是在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复杂—________
痛苦—________
矮小—________ 战争—________
(2)用“简单”写一句话。
(3)用横线画出这幅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
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
【答案】 (1)简单;幸福;高大;和平
(2)示例:这道题很简单。 (3)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
溪,还有一棵高大的
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4)他们不仅是在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
语,解答本题,要
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
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
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评价人物精神或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
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
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简单;幸福;高大;和平;(2)示例:这道题很简单。
(3)雪白
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
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4)他们不仅是在看这张画,好
像是透过这张画,看
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
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
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
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
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
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
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
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
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
能改
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
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
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答案】 (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膜翅,
(3)益虫;害虫
(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
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
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
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
具体的目的。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
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
即可。
(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
需要对方来
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
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
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
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①顺顺溜溜;②严丝合缝;(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
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
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
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
上雕刻着精美的图
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
动,真像活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Ⅰ回首遥望________
①第一 ②头 ③首领
Ⅱ双龙戏珠________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开玩笑,嘲笑
③玩耍,游戏
(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
A. 坚固 B.
美观 C. 坚固、美观
(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画龙点睛 B.
承上启下
(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_______”,并读一读。
(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
________
。
【答案】 (1)②;③
(2)B
(3)B
(4)有的刻
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
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
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解析】【分析】(1)要
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
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者事物。首:头
。双龙戏珠:两条龙
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
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1)Ⅰ② 、 Ⅱ③ (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
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
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
文、引起下文的作
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
查字典理解词义。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虾趣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
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
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
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
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
越明显。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
我们完全可以看
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
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
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
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
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
他的脚和整个身
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
心机的,它们真是
多彩多姿!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它们头
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
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
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
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
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
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
(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 )(多选)
A.
虾颜色的变化 B. 虾头部的特点
C. 虾钳足的变
化 D. 虾吃食物的样子
(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下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
【答案】
(1)出神入化
(2)A,B,C,D
(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读完短文就能从最后一个自然
段找到
答案。(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
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
所要抒发的感情。(4)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
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图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
合解答。
故答案为:(1)出神入化
(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
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点评】(1)此题考查了对齐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概括能力。(2)此题考
查学
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
可。(4)此题考查识图获取
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儿眼里的父亲
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我的父亲不是,在我面
前,父亲总是一副小心翼(yì)翼
的神色。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小的时候,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整日不停地呕(ǒu)吐
。家里没有
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终于,我
开始慢
慢好起来,父亲放了心,一大早就推着一车白莱到县城去卖。可没多
久,我就又吐起来,慌乱的母亲只能
叫人去找父亲。等父亲跑了10公里路赶回
家时,我已平静下来,沉沉睡去。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
天早晨,刚到菜
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
去
捡。我渐渐长大,对父亲过度的细心开始感到厌恶,也开始埋怨着父亲的无
能和软弱。父亲似乎也意识到
了,一起出门时不再牵着我的手,考试结束后不
再问我成绩如何。
拿到我的大学录取
通知书时,父亲的手有些颤(chàn)抖,过了很久,
才小心翼翼地问:“要我送你去吗?”
我曾对父亲说过考上大学时要自己走,毕竟,对身体一向不好的父亲来
说,这是一段并
不容易的行程。于是我久久不说话,父亲也无语,只是眼神渐
渐黯(àn)淡下去。
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陪我走进大学的校门。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不忍让
他失望,终于轻轻点头,对父亲说
:“好啊,东西挺多的,我自己也拿不了。”
父亲顿时高兴起来,像个得到了心仪(yí)已久的礼物的
孩子。我的眼睛有些
潮湿。
在我心中,父亲从来不是一座山,我的父亲只是一个父亲
,一个深深爱
着自己的女儿也深深渴望被女儿爱的父亲。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呕吐________(tù tǔ) 厌恶________(è wù)
埋怨________
(mái mán)
似乎________(shì sì)
曾经________(zēng céng) 重大________
(chóng
zhòng)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3)阅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父亲爱女儿的句子。
(4)你有一个怎样的父亲呢?能通过一件小事来写写吗?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是吗?是的,它
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
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
少时间,原先
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
悄地
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
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
放置过装满12
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潮汐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早在20世纪,就建成了世
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
地球上的潮汐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
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
站一年的总发电量。
(1)将下面的“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沙滩和岸石都不
见了。
(2)本文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等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做比较 D.列数字
(3)填空。
大海的“呼吸”叫________,大海“呼吸”的特点是________。
(4)为什么可以利用潮汐发电?
(5)人们是怎么利用潮汐的?
【答案】
(1)要不了多长时间,海水会把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浸没,
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
(2)B;D
(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解析】【分析】(
1)“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
换即成为“把字句”。
(2)
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
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
;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
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海水这种按时
涨落
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
汐”。这是
下定义。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
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一
年的总发电量。这是列数字。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
的
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
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
没,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2)B
D(3)潮汐威风凛凛,令人生畏,按时涨
落,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4)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建成潮汐电站。
【点评】(1)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
2)考查学
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
空,
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5)此题考查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
信息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蜡烛(节选)
新美南吉
夜晚来到了。大家兴冲冲地来到山顶上。猴子早就把“花炮”捆扎在一棵<
br>树的树杈上,在那儿等着大伙儿呢!
花炮马上就要放到天空中去了。想不到,这时发生
了一件非常难办的
事:谁也不肯去给花炮点火。大伙儿乐意看,却不愿意动手。
这样,花炮就看不成了。
后来,大伙儿决定采用抽签的办法——谁抽着“去”字,谁就去点火。
抽到“去”字的是乌龟。
乌龟只好鼓起勇气,朝花炮走去。
他点火点成了吗?
没有!
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这样,只好第二次抽签。
这次应该黄鼠狼去。黄鼠狼比乌龟强点儿——
他的脖子没有缩进去。可惜黄鼠狼近视得厉害。他光瞪着眼
,在花炮周围转来
转去。
后来,轮到野猪去点了。
大伙儿惊慌地钻进草丛,把耳朵紧紧地捂住,这还不算,连眼睛都闭起
来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点了!”最后,是勇敢的野猪擦亮了火柴。
“点吧,快点吧。”回答的声音从草丛里响起。大家又是期待又是害怕——
好紧张哦。
可是,等啊,等啊,等了好久——没有震天的巨响,没有照亮整个夜空
的美丽火花,什么都没有。一个接
一个地,小动物们睁开眼睛,放下捂住耳朵
的手,他们惊讶地看见:一支小小的、红色的蜡烛,在天朗气
清的夜空下,静
静地燃烧。静静的,静静的,无声无息——只有一片小小的光亮和温暖,小得
仿
佛盈手可握,像一个最亲的人,在对着他们微笑。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无声无息(ABAC式)、________、________
(2)大伙儿决定用________的办法决定谁去点火。( )
A. 划拳
B. 抽签 C.
赛跑
(3)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去点火,最后,<
br>________点火成功了。
(4)乌龟为什么没有成功点火呢?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答案。
(5)文中提到的“花炮”其实是________。
【答案】
(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2)B
(3)乌龟;黄鼠狼;野猪;野猪
(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了!
(5)蜡烛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
情况。从给出的词语
“无声无息”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
一样的。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文内容,比较
判断。
(3)本题
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文
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
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5)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
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自由自在、人山人海 (2)B(3)乌龟、黄鼠狼、野猪、
野猪
(4)他刚刚挨近花炮,脖子就不知不觉地缩了回去,怎么也伸不出来
了! (5)蜡烛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
刃而解了,在学习的
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4)、(5)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