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月考测试卷二
图片森林-辅助婕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月考测试卷二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房间的角(jué jiǎo )落里摆放着一张椅子。
2.这个地处(chǔ
chù)郊外的公园里处(chǔ chù)处鸟语花香。
3.电风扇(shān
shàn)吹出来的风比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的风大多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á fan dìng duó
shuāng bèi dīng líng dīng líng
( )
( ) ( ) ( )
mà
rén tái tóu shǒu biǎo 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 ) ( ) (
) ( )
三、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①热心肠 ②智多星 ③昆虫迷 ④乐天派
1.他遇到任何事都不会烦恼,真是一个“( )”。
2.你真是我的“(
)”,每次都能帮我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表哥是个十足的“(
)”,他家里养了各种昆虫。
4.我有一个“( )”的姐姐,她经常帮助别人。
四、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铃声(líng) 思绪(xù) 崿鱼(è)
米醋(chù)
B.溅起(jiàn ) 染色(rǎn) 仇人(chóu)
厘米(lí)
C.刑法(xíng) 山巅(diān) 薄片(báo)
婴儿(yīng)
D.照耀(yào) 瞭望(liào) 重叠(dié)
铁锚(máo)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沙滩
岛与 B.长廊 木碗
C.剃头 但小鬼
D.否则 流躺
3.“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下列词语中,
代替句中加点词语“若是”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好像
B.仿佛 C.如果 D.确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围绕中心句“雨下得真大”写的一项是( )
A.豆大的雨点打在窗前、瓦上、地上,天地间顷刻间挂起一片珠帘。
B.雨水汇成了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
C.游客一边撑着伞,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D.雨如同山坡上弃跑下来的野马,来势凶猛。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肥皂泡》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把轻清脆丽的肥皂泡的美丽去处写得很
丰富。
B.《一支铅笔的梦想》一文写出了铅笔的五个梦想,想象合理有趣,全文充满了童真和
童趣。
C.《剃头大师》一文中,“剃头大师”指“我”,突出了“我”技艺高超,手艺胜过老
剃头师
傅。
D.阅读时,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通过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我用剪刀剪去了小沙的头发。(改为“被”字句)(1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想象,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没有想象,就像断线的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想象,就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2分)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4分)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
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
儿。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0分)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3分)
《溪边》 一群孩子戏水和某个孩子的特写
钓鱼的乐趣
《江上》 鱼上钩前的静和鱼上钩后的动对比 采蘑菇的欢快
《林中》 雨后林中的静和孩子的欢叫对比 戏水的快乐
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过程排序。(3分)
①加水和弄 ②蘸水吹起
③用扇子扇送
④轻轻一提 ⑤竹笔套管 ⑥把碎肥皂放在木碗里
吹肥皂泡的过程:( )→( )→( )→( )→(
)
3. 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名言。(4分)
(1) 看见好的东西我们要
学习,自己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正如《周易》中说的那
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小丽是个善于自我
检讨的人,她从来不吝啬改正自己的错误,真应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这句话。
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1.世界读书日是(2分)(
)
A.4月6日 B.4月20日
C.4月22日
D.4月23日
2.“图书漂流”活动不包括(2分)( )
A.师生捐赠图书
B.纪念卡制作
C.书架漂流 D.活动区现场漂流
3.下列图书中,不符合捐贈要求的是(2分)( )
A.《昆虫记》
B.《安徒生童话》
C. 《伊索寓言》 D.《新华字典》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小红在4月24日向图书馆捐赠了5本图书,她可以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
(2)图书漂流活动从4月6日开始,到4月23日结束。
( )
(3)赵亮4月25日可以在期刊阅览室参加书架漂流活动。
( )
(4)活动主题可以补充为第二届“图书漂流一一好书伴我成长”活动。
(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最快活的日子在乡下
①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
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农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
与树、草、野兔、家畜生、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
生命共同体。
②孩子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
物。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捕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
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
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里有“得蜢”。她其实说的
是蚱蜢,因为发音不准,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地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
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捉一种叫作“金虫”的甲虫。仲夏季节,拨开
玉米叶子,便可发现它们挤成一团,正在啃食刚刚结成的玉米穗。金虫有金色的硬壳,
蚕豆大小,用一根细线拴住它,让它悬空,它就扇开薄翅飞起来,发出好听的嗡嗡声。
由于它爱啃西瓜皮,捉住了能养好些天。年龄稍大,我喜欢蟋蟀。它们往往躲在烂草
堆下,翻开后四处乱跳,一眨眼就不见了,不容易捉到。最好是在夜里行动,用手电
筒光镇住。捉住后塞进自制的小纸筒,再选出模样精悍的养在小竹筒里或瓦罐里,和
别的孩子玩斗蟋蟀。
③在我眼里,乡下什么都和城里不一样,夏季是下多的最佳季节,不但万木茂盛,
而且可以一饱口福。所谓一饱口福,其实年年都是三样东西:露黍、玉米和南瓜。露
黍形似高梁秆,比甘蔗细得多,味同甘蔗。新玉米当然鲜嫩可口。坐在屋外嚼着啃着,
屋里飘来南瓜的香味。南瓜是在灶火上蒸的,大铁锅里只放少许水,一块块南瓜贴在
锅壁上,实际上是连蒸带烤,蒸得瓜瓤红亮润口,烤得瓜皮焦黄香脆。尝鲜之后,照
例要把这三样东西带一些回城,把乡村的滋味延续若干天。
1.短文第②自然段主
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四种动物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4分)
2.从短文第②~③自然段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一定是个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2分)
3.读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城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带回去。
( )
(2)“我们”回到城里也能吃到这些东西,但不如乡下的新鲜,而且没有那种欢乐香甜的气氛。
( )
(3)城里能吃到这些东西,但没有滋味。
( )
4.短文第③自然段可以用__________法总结段意,这个自然
段的段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童年有多少美好的回忆,又有多少美丽的故事。请仿照例句写两句话。(4分)
童年是一本相册,记录着每个精彩的瞬间;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25分)
根据故事的开头,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不少于300字。
一个周末的中午,阳光明媚,春风微拂。院子里的桃花开得正艳,我在树下看
《西游记
》。读着读着,我仿佛走进了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