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词22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巡山小妖精
570次浏览
2020年12月19日 12: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令古-低碳贝贝歌曲

2020年12月19日发(作者:禹中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词22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 .................................................. ........................... 1
1、蝉 ............ .................................................. .................................................. ................. 1
2、乞巧 ..................... .................................................. .................................................. .... 2
3、已亥杂诗 ................................ .................................................. ................................... 3
4、题临安邸 . .................................................. .................................................. ................ 4
5、示儿 ...................... .................................................. .................................................. ... 5
6、长相思 .................................. .................................................. ..................................... 6
7、枫桥夜泊 .................................................. .................................................. ................. 8
8、山居秋暝 ................... .................................................. .............................................. 10
9、渔歌子 ........................................ .................................................. ............................. 11
10、观书有感·其一 .. .................................................. .................................................. .. 12
11、观书有感·其二 ............................. .................................................. ......................... 1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 ........................... ................................................ 14
1、村晚 ...................................... .................................................. ................................... 14
2、稚子弄冰 .................................................. .................................................. ............... 15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 ..................... 17
4、游子吟 ............... .................................................. .................................................. .... 18
5、鸟鸣涧 ................................ .................................................. ..................................... 18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19
7、凉州词 ............................... .................................................. ...................................... 20
8、乡村四月 ....................................... .................................................. .......................... 22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 23
10、从军行 ....................................... .................................................. ............................ 25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2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
1、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
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 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


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
体、习性和声音,而 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
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 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
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 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
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 高洁,栖高饮露,
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 br>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
中,是和“清 ”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
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 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
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 ”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
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 ”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
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 度与力度。这一句虽
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 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
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 秋风的传送,
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
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
助),自能声名远播,“ 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
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 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2、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 银河在鹊桥
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简析】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 “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
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 巧。所
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
线从针孔 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 想象丰富、
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
们乞 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
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
纷情不 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
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 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
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
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 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3、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简析】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
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
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
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 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
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简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
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 休无止。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
声 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
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 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
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 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
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
个,这是多么美 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
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


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这里, 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
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 命运的担
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 里不能仅仅理解为
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
陶醉其中,不由得 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
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
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其中的“熏”、“醉”
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 游
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
声色的 “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
象空间——“游人们”在这 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 “直把
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
些“游人 ”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
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 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
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 “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
(“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 一特殊的、富有
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
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
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 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
情。


5、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给儿子们看。
但:只。
九州同:祖国统一。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的父亲。
陆游:(1125-12 10),南宋文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
嘱,表达了诗人至死 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 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
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
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
从 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 ,但并未绝望。他坚信
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 br>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 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
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 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
金大业未 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
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 ,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
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6、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 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
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
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简析】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 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
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 情思
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山一程,水一程”,写 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
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 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
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 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
留恋 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
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 ”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
地位,本应春风得意, 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
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 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
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
叠用两个一更, 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
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 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
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 雪声响之巨;
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
伏 。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
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 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
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 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
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 截
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 、写内,曲描心情。选
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 br>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
中,尽显非凡,作 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
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 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


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 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
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 ,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
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 直抒胸臆,毫
无雕琢痕迹。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
形象语。 < br>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
俗称苏州河。另 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
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 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 同
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 ,
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 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
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 种说法,“寒
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
新 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 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
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 了贪求好句,


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子虽
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
近地区的 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简析】
第一句,“月落无啼霜满天”。写诗人的感觉世界。“ 月落”是视觉;“乌啼”
是听觉;“霜满天”是感觉。在月落后的一片茫茫的黑夜中,虽然看不清四周事
物,但诗人却感觉到了晚秋的寒霜充满了宇宙,由清冷遍洒的月光到浸骨的寒霜
给人一种逼迫的 感觉,已经预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和凄凉。“霜”的意象是此诗
的重点,一个“霜”字奠定了诗的基调。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感觉世界到诗人情绪世界的转变。是诗的第
一个起伏。江上渔 火点点,岸边枫叶正红。但是面对世事无常和生活的艰辛,孤
独的旅人和辛勤的渔人在这漫漫寒霜的秋夜 ,只能对愁而眠。如果说前两句是写
的诗人的感觉世界和情绪世界,那么,后两句则上升到理性世界。这 是全诗的最
大起伏处。诗的前幅密度极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
只写 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但却实现了从感觉世界向理性世界的飞跃,给人
无限遐想的空间。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为历史名城。在这愁冷的夜晚,姑苏城
内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呢 ?还是象这江上一样的宁静而凄凉呢?喧嚣也罢、宁
静也罢、高兴也罢、愁苦也罢,这毕竟是人生现世所 应面对的。但人的心灵是不
是应有所依傍呢?人的心灵的归宿又在哪里呢?人能不能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
超越呢?寒山寺不正是这样的净土吗?(这句是一大起伏,让人起从尘世超然的
感觉)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里敲响了子夜的钟声,诗人也从超然的境域
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客 船”的到来,宣告了尘世喧嚣生活的开始。(又是一起伏)
一个“愁”字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使 诗自身具有了开放性。诗人开始
了对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宗教的关系、人自身存在意义 这些问
题的追问。人在喧嚣的杂乱的世界中,面对生活的艰辛愁苦已然失去了对自身和
本已以外 的世界的真正把握,使各种关系变得世俗而枯燥无味。人失去了对实存
的此在世界的敏感度,失去了和自 然对话的能力。而这种敏感在诗人那里还存在
着。这就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该诗的悲剧性格。人如何 在现实生活,人如何
超越自身而达于彼岸世界,人如何保持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和自身心灵的纯正,不正是诗人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吗?此正是该诗的文化内涵所在。对文化问题的追问
和探索,给诗人造成 的孤独愁苦可想而知。这里可用寒山大师的一首诗为诗人当
时的情怀做一注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注释】
暝(míng):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留:居。
【简析】
这首诗为山 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
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 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
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 光照,石上清
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 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
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 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 人来了。“空
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 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 冽,淙淙
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
的自然 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
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 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
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 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
更富有真情实感,更 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
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 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
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 静。在这
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和 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呃生活的向往,同时也
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 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
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 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
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 污的感受。厌恶宦海
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 物芳而明志洁;颈
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
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 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
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 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
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9、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 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
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 br>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
写白鹭自在地飞翔, 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
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
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
中乐而 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
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
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 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10、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
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
如飞,肯向春风定 。”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
子)一 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
不断地学习、运 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简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 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
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 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
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 大
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
灵气流动、思 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
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 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
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两句,
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 br>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
们也用这两句诗来 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
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 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
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 句诗已凝缩
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 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
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 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
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 书写者
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 书法艺术作
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
也反 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11、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注释】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简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 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
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 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
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 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
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 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
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 创作流畅自如;
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
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
1、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
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
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
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 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
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
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 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
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 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
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 br>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 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 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
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 ,悠闲自
在的情致……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 的,
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
让其横牛 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
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 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
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 角的布局,
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2、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简析】
全诗摄 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
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
称作金,这里指铜 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
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 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
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 怕冷;一块凉凉
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
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 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
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 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
“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 清脆悦
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
得到“ 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想见他那狂喜的身影。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 外的情况发生了,诗的发展出现了波折。玻璃,
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 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
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 br>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先是果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地上
碎裂的冰块。几乎 同时送到耳朵的声响竟是那样优美,又ー个意想不到,也许他
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 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
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 脆,落地摔
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
儿童 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 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
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 “银铮”,圆形;声音上,
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 具以感目,
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 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
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 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
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


使 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
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 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
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 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
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
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
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 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 上搓麻线。“耘田”即
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 br>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
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 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
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
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意趣横生。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
愁潦倒,直到五十岁 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 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
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
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
的刻画,深 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
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 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
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 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
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 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
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 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
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 年来赢得
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简析】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 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
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 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
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 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 “夜静”,更因
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
的过程。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下了
想象的空白,因是 “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
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 ,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
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 能捕捉到到别人
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 ”一“鸣”,看似打破
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
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
山涧小溪细细的 水流声。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的黄河呵向东注入大海,
五千仞高的华山呵上摩青天。
沦陷区的遗民眼泪都已哭干了,
眼巴巴地盼望南宋军队一年又一年!
【简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宗光 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诗人当时在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 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
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
美,充满了向往之情 。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 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
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 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
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 水已经流干了,他
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 br>“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
他们置沦陷区 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 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
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7、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 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
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简析】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
绛县)。唐代诗人。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 元
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
翻成中国曲谱 ,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
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 其壮,虽极力
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
人 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
高原 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
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 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
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 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
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 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
不勾起戍卒的 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
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 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
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 折柳。这种折柳赠
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
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
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 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
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 诗意更
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 边塞,所
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
况 “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
此意。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
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简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 时节的旖旎风光,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 ,
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
烟喻雨,写出 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 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
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 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
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
川,河流。子规,大杜 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
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 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
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 似雾的细雨
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
原有 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
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 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
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 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


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
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 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
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 人运苗,
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
项,少 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
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 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
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 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
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 br>这首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
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 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 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
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漫卷:随便卷起。
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简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 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
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 阳和郑(今河南郑州)、
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


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
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
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 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
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剑外”乃诗人所 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 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
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 喜的洪流,
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
就 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 泪满衣裳”则以
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
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
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 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
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 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
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 人们
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
化、复杂感 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
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 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
“却看妻 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
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 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
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 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
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 儿去
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
了自己的喜 ,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 ,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 如今既要
“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
写“ 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
伴”,正好“还乡”。想到这 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
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
一联,包涵四个 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
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 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
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 向”的动态与两“峡”
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 br>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下襄阳向洛 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
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 。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
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 以用“下”;从“襄
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 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
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 。



10、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
的《从军行》共七首 ,这里选入第四首。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
山。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
望孤城玉门关”。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 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
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简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
困惑。怀疑作者不 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
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 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
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 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 前,玉关
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 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
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 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
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 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 br>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
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
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 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
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 海与玉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
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 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 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
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
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 ,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
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
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 ,都融合在悲壮、开阔
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 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
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
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
就突出 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
“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 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
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 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
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 将
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
铿锵有力,掷 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
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
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 句并非嗟叹归家
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


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
同时,并 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
而去,故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尽:消失。
唯见:只见。
天际:天边。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 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
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
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 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
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
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
此道别,更带有 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
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 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
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 不仅传神地写
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
锦 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
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 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
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 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


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 ,我们可以看到李
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
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表 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
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 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
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 的船挂起风
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
水天 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
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 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
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 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
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
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 调
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
神驰、情意绵 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
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 千古传颂。

值此新春佳节-农村饮用水安全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4s店销售流程


孔子名言-甜瓜栽培技术


设备科-分数线怎么打


全国书法大赛-联想笔记本系统还原


百思迪威-cf女生名字


冬瓜汤做法-浙江南浔


北约自主招生-龙舌兰酒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