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背宋词
酒店直销-央视元宵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
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
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
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
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
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
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
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
向贺兰山进攻,
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
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
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
的消息!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黄花:菊花。
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
怎生:怎样,如何。
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
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
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
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
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
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
愁肠的几杯薄
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
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
,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
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
是老相识了,更感
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
!整天守着窗子
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
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
够说尽!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词牌名《虞美人》源自虞姬,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
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此得名。又
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注释:
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色。这里应代指岁月的更替。
往事:指过去欢乐的宫廷生活。
又东风:又刮起了东风。指春天来了。
故国:指李煜做皇帝时的南唐。
不堪回首:不堪,承受不了。回首,回头看,此处意为回忆。
雕栏玉砌:指南唐华丽的宫廷建筑。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玉石的台阶。
朱颜:指人的美好容颜,也兼指“雕栏”朱红的颜色,当有双关语意。朱颜改:
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 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君: 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
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
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
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箫的名称。
玉壶:比喻明月,故继以“光转”二字,亦或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 宋
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
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烟火象是被吹落的万点流
星
。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
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玉壶
的灯光流转着,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
着,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
雪柳,有的飘
着金黄的丝缕,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在众芳里我
千百次
寻找她,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
稀落落之处。
水调歌头 中秋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
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
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
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
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
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
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注释:
苏幕遮: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
叶。
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旅途中的愁
苦。
夜夜
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夜
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
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
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
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
又在西斜的太
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
留人
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
思的眼泪。
水调歌头 中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
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
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