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绝世美人儿
656次浏览
2020年12月19日 22: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数加-首次的近义词

2020年12月19日发(作者:郝汀)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10 纸的发明
这是 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介绍了
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 造纸术的发展。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
教材分析 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 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
关的知识。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传
统文化的感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纸有感性上的认识,但是不够细致和 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
谈谈自己用纸的经历和对纸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认识 “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
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 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
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
教学目标 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 鲜”,会写“术、伟”等12个
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学生们表达)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
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 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发明?其他段
落讲了什么?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2自然段:讲造纸术出现以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
第3自然段:讲了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第4自然段:讲了东汉时期蔡伦造纸,并且传承到了现在。
第5自然段:讲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想一想:在每一个时间段里,你有什么
发现?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 1,照样子抓住关键字词填一填。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4.交流: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早在几千年前:还没有发明纸,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 铜器、木块、竹片上,
后来又写在丝帛上。
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东汉时代:蔡伦造纸。
后来:传到全世界。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伟大贡献”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巨大作用。
2 .师:同学们,请你关注这句话中的词语“之一”,你想到了什么?对,造纸术是我国
的四大发明之一。
出示资料,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3.小结:是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 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各 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
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 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
们可以在课后,试着去查找我国四大发明 的故事。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
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板书设计
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教学准备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认读词语。
2.谈话: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着伟大贡献。那
么,这个可以让我们写字的纸是什 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
求这个秘密。
二、合作交流,了解纸的发明历程
1.小组合作,研读第2~4自然段,思考:关于纸,你知 道了些什么?画出关键语句,
和同学交流交流。
2.交流,相机教学。
(1)古代还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事情的?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2)出示图片:
欣赏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欣赏竹简;介绍帛,欣赏帛书。

(3)说一说:你觉得这些记录方式怎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①费时费力。用铸刻的方法费很多时间,还不能写多少。
②不好携带。不管是龟甲、兽骨,还是竹、木,都太笨重了,不好携带。
认识成语“学富五车”。
③太昂贵。帛太贵,只有少数人用。
3.小结:同学们说 得对,这些方法虽然能记录事情,但是不方便,不普及。所以,人们
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轻便的,能普及的 记录方式。纸,就这样诞生了。
4.学生借助课文说一说纸的发明过程。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麻纸―→蔡伦造纸
西汉 东汉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5.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
(1)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轻便又好用;②原料容易得到;③可以大量制造;④价格便宜,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用上 “因为……所以……”或“……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说蔡伦改进
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 因。
6.三读课文,画出蔡伦造纸的句子,圈出动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捞出来晒干(成纸)
(这是蔡伦造纸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2)原料容易得到: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三、深化内涵,感受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2.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我们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
界。)
3.师补充:中国造纸术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推动了欧洲文化
知识的 普及和发展。
4.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到自豪)
5.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感。
四、课堂小结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 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
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 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
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奇妙的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等书,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发明,感受中国力
量。


扬帆天天练·电子教案
板书设计
纸发明以前——甲骨、青铜
第三单元·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麻 纸出现

中华民族的聪明
纸的发明

才智——身为中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促进文化的发展

国人的自豪
教学反思
这是篇科普类的课文,很容易上成自然科学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具
有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指导学生从文本 中读到有关造纸的知识,了
解纸的发明历程,还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去了解这些内容。我注重 引导学生抓住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采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补充了相关资料,让学
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语文素养,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
倡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华阴市城关中学-世界珠宝品牌


门前-逶迤是什么意思


褚乔-宾语从句时态


数据分析方法-放屁小子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国名胜古迹图片


解放战争王树增-管窥蠡测


畅销书榜-k娃


平均-什么叫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