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蛋挞液-出水芙蓉
实用标准文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
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
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
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
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
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
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
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
》《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
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
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
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
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
“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
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
《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
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口语交际、
“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
打妖怪》等
,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
美。
古代诗词
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
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
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
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
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
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
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
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
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
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
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
升的线索。这样的
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规律。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
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
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
力,这是阅读能
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
步。
“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
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
容。
又如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
细化落实,帮助
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
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再如“说”的方面:
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
到 “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
,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
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
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具有极强的前后
关联性。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
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
,贴近儿童生活,容
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
文化底
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在
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
喜爱的经
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
的《
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这些选文题材广泛,有利于儿童通过语
言文字认识大千
世界。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
感世界。而且题材多样,有童
话,有散文,有儿歌,有故事,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
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
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
这类题目,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如,“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有
借
鉴课文语言表达的,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想想你有没有和‘我’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有指向生活的,如,“说一说班
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你喜
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一分钟能做什么?”有开展游戏活
动的,如,“我们也来猜
字谜吧!”“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是对课文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演、猜、画等活动形式的引
入,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更为
有趣的联系,有利于从单纯的听说读写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材的开
放性,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之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宽
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
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
践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教材中有意识地设置了
学科沟通的内容。
比如,语文园地中让学生展示在其他学科课本上认识的字,《要下雨了》《棉花姑娘
》等
课文,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都体现了学科相互勾连、相互融
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把语文学习有机地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
中、学习中处
处都有语文。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
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
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
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
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
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l 课文3-4篇
l
口语交际(间隔安排)
l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
人一起读
二、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2.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
气。
3.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识字写字编排及主要特点
1.识字写字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的原则。这个
原则的提出,有着心理学上的依据:识字写字能力和技术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
同的认知规
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有时甚至由于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
br>更多的信息,从而使其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而且,从认字写字与阅读的关系来
看,
“多认少写”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之下,提前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
2.识字的位置与数量。
本册教材的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
分,语文园地的“识
字加油站”。识字课和课文中,一课之内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最少的有8个,最多的
有14个。
每个“识字加油站”识字7-8个。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
3.集中识字形式多样。
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
加油站”,采用丰富
多彩的样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教材中的识字课内容尽管不同,但大都采用学生喜闻
乐见的韵文编排而成,文辞优美、
韵律和谐,易于朗读、背诵。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诵读
中受到情感熏陶。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
会意与
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一年级下册主要以呈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为主,
如《小青蛙》《动物儿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小青蛙》和“包字
族”识字通过母
体字“青”“包”与不同形旁的搭配,构成不同意义的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动物儿歌》通过展示各种有“虫字旁”的动物名称,使学生继
续体会这一规律。
此外,像《姓氏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加一加与减一减”,都体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
点。
(2)同类事物列举识字。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起想象和联想,在同
类事
物之间、记录同类事物的汉字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学习生字,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和效
果。如《操场上》
和“识字加油站”中的“身体器官”。以“操场上”为例,这篇识字课文,
首先列举了六项体育运动——
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记录这六项体育
运动的主要动词,其字形有着共同之处,“
打、拔、拍”为“扌”,“跳、跑、踢”为“足”,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一方面可以发现这些生字的共
同之处,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方面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3)
以趣味性知识(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春夏秋冬》《
猜字谜》。
(4)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如:三字经、对韵歌。通过这类识字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感
受到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文明,为学生传承中华文明搭建了一个适宜的平台,同时为促进和提
高学
生的文化修养确立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4.打好坚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识字方面,一年级下册开始接触大量合体字,其中很多是形声字,教材通过识字课、语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
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
规律,使识字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新偏旁的掌握对
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材把每课新学的偏旁在生字条上呈现出来,
一课不超过3个。由于偏旁的构字
能力有差异,而日后学生查字典时部首是个基础,所以一
年级呈现的新偏旁都是构字性强的常见偏旁,且
同时是字典中的部首。书后还附有常用偏旁
名称表,列举了本册新学的28个常用偏旁,方便教师教学和
学生识记。
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一下教材还安排了学习音序查字法。这一安排也是前有铺垫,后有巩固。语文园地一中,通过大小写字母对照呈现,让学生学习并熟记大写字
母;语文
园地二中,通过打乱字母顺序,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连线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大写字
母的识记,为学习音
序查字法打好基础;语文园地三中,学习音序查字法;语文园地五中,用
比赛查字典的方式复习、巩固音
序查字法。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也希望传递一个理念:任
何知识和方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
长时间的积累和渗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也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利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生字。 写字方面,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在语文园地中设置
了专门的“书
写提示”栏目,每一次学习一种汉字笔顺书写规则,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
凭借。
5.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每一次“识字加油站”
的安排,都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
识字,各种媒体、身边生活、甚至我们自身,处处都是识字的
资源。两次“展示台”的安排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
识字,比如,从
其他学科的课本中识字,从食品包装上识字。通过在生活中识字,不但可以辅助学生完成
课
内的识字任务,还可以促使学生突破教材要求识读的字数限制,认识400个字以外的生字,
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应该贯穿于整个
小学乃至义务
教育阶段。
阅读教学编排及主要特点
1.阅读教材的双线编排。
如前所述,教材
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一年级下册六个
阅读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安
排如下: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
每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
的、显性的线索,但在教材中未予明确
命名。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
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
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
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
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一点,
从低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开始体现。具体到一下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主要
体现在课后练习和
文中的泡泡里,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和抓手。
比如,第七单元的一个语文要
素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在《一分钟》的课后练
习中,让学生用“要是……就……”的句式来
说话,既是基于课文内容,又需要学生在把握
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断;《小猴子下山》的课
后练习,让学生说说“小猴子最后
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也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
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得
出结论。
又如,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在课文《树和喜鹊》中,
“孤单”一词下面吐了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直
接点明了单元的
语文学习要素。虽然泡泡吐在“孤单”这个词语旁边,但这种方法要在这课教学中重点指
导
和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孤单”,在接下来的课文《怎么都快乐》中,“独自”“静悄悄”“有
劲”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更可以反复操练和巩固,达
到熟练运用
的目的。
2.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低年级教材对于朗读训练的安
排也有梯度和层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
这个工具,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一下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提出了“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和“读出疑问句和感叹
句”的语气的要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教材是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学习目标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前后勾连,相互照应。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好
教材,抓住重点,瞻前顾后。比如读好长句子的要求,
虽然教材中在第三单元的《端午粽》和《彩虹》中
作了明确的要求,但在之前的课文中已有
铺垫,出现过比较长的句子,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
看看》《四个太阳》。教学中不
妨随时抓住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彻学期始终。 <
br>在词句训练方面,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词语或句子的练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从课文
提供的语言
材料生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积累、积极实践,最后指向运用。
3.重视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阅读是输入的过程,表达是输出的过程。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
写能力,
其中阅读活动与语言表达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应
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语
感,抓住学生语言内化与输出的关键期,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注
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课
后练习中,有的是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的题目,如《一个
接一个》“想想你有
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一分钟》“一分钟能做什么”;
有的是要学生调动语言积累
和知识储备进行表达的题目,如《端午粽》“你知道端午节或粽子
的故事吗”;有的是让学生尝试进行书
面表达的题目,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布置学生以
“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
4.倡导大量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
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今后的写作能力是难以得到提升
的。扩大阅读量,加强课内外沟通,是这套部编教材的一个重要
特点。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材新设的栏目,目的是照顾此时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学生,
采取大人伴读、亲子共读的方式,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听读故事、听读儿歌童谣。这样的编排,
将语文学习
的内容和形式与学前教育自然而然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爱上阅读。“和大人一起
读”提倡无压力阅读,不着痕迹地将学生领进阅读的大门,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下的“快乐读书吧”,内容是“读读童谣和儿歌”。这是在一上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之
后,开
始循序渐进、按类别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步。童谣和儿歌,是学生学前就开
始经常接触的、耳熟
能详的文体,学生阅读起来亲切自然,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教材内容由
一本翻开的书页呈现,由两首儿歌
和童谣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文前和文后的三个泡泡,激
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展示
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
受和书籍。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5.长课文的编排。
一年级下册教材,课文的长度相
应有所增加。多数课文的长度控制在200字以内,少量
课文的长度达到300字左右,如《要下雨了》
《小壁虎借尾巴》,最长的一篇《动物王国开大
会》,有18个自然段,字数达到了450字。之所以在
低年级教材中安排少量长课文,是希望
学生能够从阅读初期,就有从整体上关照文章的初步意识,并且能
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
阅读能力进行自主阅读,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阅读者。
有鉴于此,
教材中安排的长课文,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裁多为童话,内容活
泼有趣,容易引起阅读兴趣;
二是结构具有反复的特点,学生阅读了第一个环节之后,比较容
易推测出下面的情节,并且能用前面的方
法进入下面的学习;三是配有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插
图,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好长课文
的这几个特点,在教学中抓住重点,适
度放手,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6.连环画课文的编排。
课程标准在低年段提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如何理解
这个要求?一方面,
学生能够借助图画理解文意或语意;另一方面,在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
运用多种
阅读策略认识生字,如,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上下文语境,以及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行猜读。这对于培养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主动
性和积极
性,很有帮助。
为此,教材在一年级上、下册,有计划、有梯度地安排了3篇连环画课文,分别是一年
级上册的《小蜗牛》,一年级下册的《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落实课
程标准中提出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如,《小蜗牛》
一课中没有标注拼音的生字和词语,都是可
以从图画中推测出来的,如“蜗牛”“草莓”“蘑
菇”。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并通过互
相交流获得学习方法。一年级下册,除
了继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学生还可以运用更多的阅读策略猜
读生字。
教材采用难字注音而不是全文注音的方式,目的是逐步引导学生阅读非全文注音读物,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难字注音中的“难字”是指:(1)不要求认读的生字(即
见面字
);(2)要求认读的生字中,学生凭借上述识字策略无法猜读出来的字。
以《咕咚》一课为例,除了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见课后生字条)之外,还有“湖、
腿、极、哇、啊”5个学生不认识、本课
也不要求认读的见面字,这5个见面字,教材中全
部标注了拼音。
而对于12个要求认读的生
字,凡是学生可以通过上述策略猜读出来的生字,就不标注拼
音,放手让学生去猜读。无法借助上述手段
进行猜读的生字,标注了拼音。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本课12
个要求认读的生字中,未标注拼音的有6个,分别是“咕、咚、吓、鹿、象、拦”。
这6个字可以借助下
面的方法猜读:
“咕、咚”两个字,学生从上下文可知,这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借助生活经验,学
生
大体可以推测出:比较重的东西掉到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声音;再利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
规律,可以准确推测出这个拟声词的读音。
“吓”字,学生之前已经认读过“了、一、跳”,那么“什
么了一跳”?学生调动平时的
口语经验就可以推测出,应该是“吓”字,没有其他的搭配;再利用形声字
规律进行印证,这
里可以确定是“吓”字。
“鹿、象”两个字,学生借助第107页的插图,看图即可知字。
“拦”字,借助第107页
的第2幅插图,可以看出野牛是站在其他动物的对面,挡住其
他动物的去路;再利用形声字规律,可以推
测出是“拦”字。
在猜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答案,但是,在同学间相互交流的时
候,
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而学会今后怎样处理类似的问题。这一学习
过程,并不简单地指向学习的结果——认识汉字,而是同时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了
学习方法的引
导,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材编写的思路是:构建口语交际目标体系-
围绕目标体系,选择符合目标的交
际话题-在交际话题之下,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根据话题和情境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这其
中,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
一下
的四次口语交际,包括两次独白类话题“听故事,讲故事”和“一起做游戏”,一次
功能类话题“打电话
”,一次交流类话题“请你帮个忙”。每一次口语交际,都以小贴士的方
式列出一至两项一般性的、可以
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使学习重点一目
了然,目标体系一清二楚。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前面已经涉及过的要素
,都是默认向下兼容的。只要是学过的,在
后面的学习中都要持续性地提要求。比如一上提过的“当众讲
话要大声”“要注意听别人说话”
“跟人沟通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在之后的学习中都要反复提及。
不止是口语交际课的
学习,在平时的日常交往中,也要反复提醒,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