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秋思》教案
牛津一年级英语-微信头像图片男
秋 思
(教案)
黄水小学:周福忠
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洛”。能正确读写“洛阳”、“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诗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查资料,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秋思》中描写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有“思乡”、“思亲”题材的古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游子吟》
以及上节课学的《泊船瓜洲》等等。而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一首以“思乡”、“思
亲”为题材的古诗
----张籍的《秋思》。
见秋风而起乡思,可以说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题材,能以这样寻常的题
材写出新意
的小诗实在不多,而张籍的《秋思》一诗,选取生活中一个富有内涵的片段----寄家书时
的
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的表达了客居异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构思巧
妙
,历来为后人称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2.板书课题 秋思
二、作者简介
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移居
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
县乌江镇)中唐诗人。官终国子司业,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著有《张司业
集》。
三、新授
1.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匆
cōng)平舌音, 洛 ( 与“格”字比较),“シ”与水关,洛,古有洛水河,洛阳在
古洛水河北
岸而得名,九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
2.示范朗读,并分清停顿。(注:加点的字读音稍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3.学生自读一遍,再齐读。
4.学生自学,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引导提示:
秋思,秋天里的愁思,秋天,百花凋零,落叶归根的季节,思乡情切,愁绪油然而生。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翰在洛阳为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
贵得适志,
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详见《晋书张翰传》。故后人每以秋风起而<
br>感发思乡之情。秋风,既可以是实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也可以是“欲作家书”时的心情。(这
句意
思可以理解为: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将要,想要。 作,写。
家书,家信。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内容很多。
(这句意思可以理解为: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
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
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
复,又。 恐,怕,害怕。 尽:完。 匆匆,表明离家多年,有说不尽的话,暗含
急
切的思乡之情。(这句意思可理解为: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
完全表达出来。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捎信的人。 临,将要。
发,出发。 开封:开启信的封口。又开封,进一步
加深了“说不尽”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态,一个寻常的
细节,家书将要发出觉得话还没有说完,
故“又开封”。(这句意思可理解为: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
,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5.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作者为什么会“恐”“说不尽”?
B.为什么会“行人临行又开封”?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6.根据板书设计及学生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背诵古诗。
四、总结全文
教师讲述,配以舒缓音乐,让学生联想诗中画面
这篇脍炙人口的思乡佳作,寥寥数语,凝练简约,寓意
深远。这和诗人创作时选词练
句是分不开的,如“见”字,“恐”字,“又”字。细致入微地刻画诗人此
时的心理-------
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一句。小诗以平淡本色的语言,对平常的生活素材进行了提
炼和典型化,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作
者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淡叙事,却有内涵。秋风本无形,它却包含着肃杀之气。
使木叶摇落,百花凋
零,做客异乡的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孤独凄冷
的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
念。这平淡而富有内涵的“见”字,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和
联想。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寄居洛阳,离家千里
。又见秋风而起乡思,当时交通又不便利,
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
的思乡之情。这就使他本来已
经很强烈的乡思之中又增添欲归不能的惆怅,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思乡
情切,心中涌起
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要倾吐。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
作者用“欲作家书”无从下笔,犹豫难宁得情态描写,把抽象的“意万重”表现得真切生动。
家书就要发出时,怕匆忙之中漏掉了什么话,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时又拆开信封。诗人
因“意万重”而感
到无从下笔,又因托人捎信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
加上时间匆匆,觉得这封饱含千
言万语的信仍不尽人意,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没有写进
去,于是在捎信人将要出发之际,打开信封。
这好无定准的“恐”,显示了他对这封家书的
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实不一定真是遗漏了什么内容
,而“临行又开封”细节也不一
定真的补上什么话。这与其说是为了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不如说是为了
验证一下自己的疑
惑和担心。而正是这一行动方显示了他此刻细致入微的心理。这两句所写内容虽然寻常
,但
由于它准确真切的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心理。真可谓化平淡为神奇。
五、作业
1.根据刚才老师的讲述,结合你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洛阳-------见秋风
秋思 家书
-------意万重 乡思缕缕道不尽,万语千言恐不详。
(寓情于事) 复恐
-------说不尽
临发------又开封
《秋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谈话导入时,结合上节课的内
容,及以前学过的古诗,大胆的说出古诗《秋
思》的大意,通过回忆对比,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进行了作
者简介,为什么要做这一环节呢?
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苏,现在客居洛阳。洛阳在河南西部
,黄河南岸,可凸显
作者家乡遥远,归途渺渺,有家难返的处境。对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大有帮助。为
了完成
教学目标一,进行了字音、字形的识记。
会读古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所以
我将稍作停顿以及需要重读的地方告诉
给学生,防止文意割裂。这对后面进行的诗意理解,也是大有裨益
的。在理解诗的大意时,
我大胆的让学生自学,自己给予适当的提示与引导。由于前面朗读时做足了功课
,所以理解
诗句意思时显得并不困难。课堂总结时,教师讲述结合舒缓音乐,让学生想象诗中画面,为<
br>完成能力拓展(根据诗意,写一则小故事)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从学
生反馈
的作业信息上看,效果不错。所以,语文课别小看新授之前的一个细小的环节,(作
者简介等等),只要
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妨多下些功夫,并不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大量的
文章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