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冷光烟花-料酒黄酒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
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了
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
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3.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
升语言表达的能
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
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
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
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在教学“交流平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出例文中的总起句
,了解
一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课内到课
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写作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
2.识字加油站
指导
学生认识“税、档、咖”等7个生字,重点关注“税、档、阅”的读音。引导学生
交流,说说如何能又快
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本上这些场所的名称,让学
生说说这些场所是做什么的。教师可
以根据学生对场所的了解情况,用简明的语言对学生不
熟悉的场所做一些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
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途径做进一步了
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3.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题教会我们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书写手工活动
过程;第
二题在表达上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详细地写清楚了一个主体。教学时,可以先呈现
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
现其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运
用范例中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
4.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将四字词语读正确,并思考这些词语的意
思,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回顾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
写清楚的)
2.交流平台。
(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
(3)反馈交流。
预设1:《赵州桥》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
个自然段的
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
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
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
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
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预设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详细介绍了桥面
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
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
的画》第3自然段描写人物的词语“形态各异”,用得特别好,
具体写了这几种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
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
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
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
异的人:有的骑
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
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
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
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①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的街市
可热闹了”。
②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4)同步练习:学习课文中的两种表达方法,活学活用,读写结合。
预设:春天来了,公园
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迎春花黄色的蓓蕾在绿叶中若隐若现;
桃花粉红的脸蛋惹人喜爱;梨花雪白的花
瓣随风起舞……
(5)学习小结:今后我们可以把“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运用到我们
的习作中。
学习例文相关段落,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学会抓住事物的具
体特
征,描述一个瞬间的精彩,这样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示所要描写的事物,文章也就生动活泼了
许多。
板块二 联系生活,自主识字
1.我们走在大街上,可以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标牌,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本上的几个标
牌。
(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中的标牌。
(2)指名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场所的标牌。
2.认读标牌。
课件出示:
税务局 档案馆 咖啡馆 阅览室
废品收购站 农贸市场
(1)学生练读标牌,相互正音。
税(shuì)务局
档(dànɡ)案馆 咖(kā)啡(fēi)馆
阅(yuè)览室
废(fèi)品收购站 农贸(mào)市场
(2)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Shuì dànɡ kā fēi yuè fèi
mào
税 档 咖 啡 阅 废 贸
点拨:“税”是翘
舌音;“档”是后鼻音;“咖”读“kā”,不能读成“jiā”;“废
品”不能写成“费品”。
(3)认读汉字。
(4)交流识记方法。
“税”:古时候老百姓庄稼收获后,官府回来征收。“禾”代表庄稼。“兑”读“du
ì”。
3.说说标牌。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标牌?
课件出示:
书店 商店 大饭店
公园 医院 电影院
社区 超市 幼儿园 公司 银行 公交站
4.结合语境练习。
课件出示:
今天,奶奶提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了鸡、鲫鱼、豆腐、青菜。
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都要去公园锻炼身体。
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
br>【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授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
合。“识字
加油站”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学贵有
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
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
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
言表达的能
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
2.了解和背诵“日
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自主探究,学习写法
1.读语段,说步骤。
(1)说说蔡伦造纸分为哪几步。
课件出示: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
累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
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
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
又好用的纸。
(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3)利用动词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2.品味动词之妙。
(1)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连贯的动词再现了蔡伦造纸的整个过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以剪纸为例,介绍制作过程。
(1)播放一段剪纸的视频。
首先,教师把准备
的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教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
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
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
的边上剪成波浪形、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
一个栩栩如生的剪纸图案。
(2)仔细观察,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剪纸的过程。课件先出示空白流程图,点击后再出
现答案。
课件出示:
剪 → 折 → 剪 → 展开
(3)通过图示,同桌之间说一说剪纸过程。
(4)指名交流,学生听后评价。课件出示评价要点。
课件出示:
剪纸的活动步骤是否说清楚了。
所用的动词是否准确。
介绍时的语言是否连贯。
4.运用方法,迁移练习。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
泥人、拼装
玩具、编花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提炼要点,梳理图示,再根据图示
,做好能力跨越的支
架,为学生最后运用方法介绍手工活动的过程打下基础。
板块二
比较发现,仿写练习
1.读一读,找共同点。
(1)指名读,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件出示:
走在街上的
,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
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
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
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
龙戏珠。
2.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1)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2)归纳小结。
①这两段话都是先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再具体描述,都是总—分结构。
②这两段话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
3.迁移写法,仿写练习。
(1)课件出示话题。
春天来了,公园的景色可真美呀……
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
公园里的猴子真有趣……
(2)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段话。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组织评价。
要点提示:评价时
关注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后面的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
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
,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段话的相同点是先
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再迁移写法,让学
生进行仿写练习,将语文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板块三 积累知识,品味文化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正音:雅人四好(hào)。
3.组织交流理解。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①课件出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的图片。
②说说观看完图片有了什么想法。
(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①读准字音。 <
br>②交流理解。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和
绘画都是文
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①对号入座。
②拓展理解。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①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②与中医有关的四字词语: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药到病除。
4.拓展类似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生活四事:衣食住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5.熟读成诵。
(1)指名朗读。
(2)同桌互读。
(3)相互抽背。
6.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收集更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补充、
阅读更多
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多运用修辞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意在引导学生收集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补充、阅读更
多古诗词,积累更
多字词,了解文化常识,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反思
1.以学生兴趣为抓手。
在“识字加油站”板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识字方法,
增强学生识字的兴
趣。在“日积月累”板块,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解,引导
学生
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以合作探究为形式。
在教学“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时,充分尊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
学习,在交流、碰撞中感悟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
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让学生
真正在语文实
践中提高语文水平。
3.以落实目标为宗旨。
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本课
的教学目标,“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中采用交流、评价的方
式进行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授方法,适时引导,让学生在交流和练习中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既锻炼学
生写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板块内容
的理解。“识字加油站”中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
的基础,所以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了解、积累文化常识,培
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