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别妄想泡我
814次浏览
2020年12月21日 08: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酒店食品-萤火虫阅读答案

2020年12月21日发(作者:刘志刚)


15 搭 船 的 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4个字,掌握多音字“啦”,会写13个字,理解由相应的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句子,学
习作者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描写小鸟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句子,体会小鸟的可 爱、活泼,
以及“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 父、鹦”等4个字,多音字“啦”,会写“搭、父”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
2.师:同学们都很喜欢 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
且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 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请教
老师或同学,把课文读准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 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做到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搭船 沙啦沙啦地响 长嘴 吞下去
指名读词语并正音。
5.学习生字。
(1)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笔顺及组词:
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2)学生写生字。
6.学习生词。
(1)对于“吞下去”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沙啦”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对于“静悄悄”等词语,可以用查词典的方法来理解。
多媒体课件展示: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7.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识。
设计意图:
把生字、新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新词的过程中达到 正确
地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多媒体展示要求: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理清顺序。(多媒体展示:课文先写“我”和母亲搭船到外祖父家去;再写搭船
的小鸟的样子;最后写这只翠鸟捕鱼的过程)
设计意图:
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内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序。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多媒体展示:
思考题: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学生带着问题去品读课文。
3. 全班交流,多媒体课件展示。(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
在捕鱼吃呢。 )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阅 读的能力,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 识了4个生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一只翠鸟搭船的事。
那么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下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通过品读对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
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新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新词: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搭船
沙啦沙啦地响 长嘴 吞下去
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 习,我们感受到了搭船的小鸟非常美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感悟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
么鸟? 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多么美丽啊!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多媒体课件出示:我看见一只彩 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 色的长嘴。
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
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
(羽毛、翅膀、长嘴)(板书:羽毛、翅膀、长嘴)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
5.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 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
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找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语。
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怎么样?
(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敏捷。板书:动作敏捷)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 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从大自然中学习也是我
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
逐段理解,训练学生阅读文字想象情景的能力。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讲给周围的伙伴听。
设计意图:
展示翠鸟的资料,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板书设计】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
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 语言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
2.采用边读边找关键 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
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 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
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 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 ,会写“蒲、英、盛、耍”等13个字,正确读写“盛开、玩
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资料。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草地怎么是金色的?
(2)草地上长了些什么?
(3)这片金色的草地带给我什么样的乐趣?
3.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
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的朗读音频。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 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
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3.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窗前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绒毛 假装
哈欠 钓鱼 观察 有趣 喜爱 睡觉
起床 合拢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指名读这些词语。
5.学习生字。
(1)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笔顺及组词: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睡
(2)学生写生字。
多媒体课件展示: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睡
教师重点指导“耍、察、睡”的写法。
“耍”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的一横要足够长。
“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是“又”。
“睡”右边部分的写法要注意,四横不一样长,两小竖插在第二个横上。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学习生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词及其解释和运用。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查词典来理解。
7.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设计意图:
把生字、新词放到具 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新词的过程中达到正确
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生字 、新词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寻草地之趣。
1.解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师: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美丽、可爱、有趣、好玩、快乐、神奇……)
3.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 这些蒲公英的呢?请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
4.学生质疑。
归纳: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可爱、有趣?
师: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解决,接下来,我们先来写几个生字。
四、课堂小结。
你读了《金色的草地》这一课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初步体会、学习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色的草地》,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今 天,我们不但要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初步学会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体会。要想学会
读自己的书,首先 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轻声再读几遍课题,看看在你的头脑中会闪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只要你展开想象,就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你自己的书!
二、熟读深思,品草地之趣。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感受。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呢?(请你展开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
2.熟读精思。
那咱们把这有趣的情景演出来怎么样?
(1)分角色,自读自悟。
谁来演哥哥,请读课文的这些句子,试一试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弟弟;没举手的同学起立,
请 你们自己读读描写弟弟的句子,看看怎样读才能骗得过哥哥。


(2)引导读,入情入境。
①指导朗读:你是怎么“骗”住哥哥(弟弟)的?请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弟 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
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 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联系上下文理解“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词句。
将自己独特的体验通过 朗读表达出来。(用不同的表情、语气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
轻,或重,或急,或慢)
②合作朗读。
全班起立,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想象当时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
动作。
③从同学们兴奋的笑脸中我理解了这句话,一起读读吧!
(课件出示: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板书:带来快乐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看,(出示课件:配音朗诵“有 一天……这是为什么呢?”同时出现画面草地颜色随课文内
容变化)
2.探究合作。
(1)默读课文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时请注意三点:
①选择一种方式可以画图、做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讲得更明白。
②仔细听别人说,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和大伙再讨论讨论。
(3)汇报: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谁来说一说,注意听,没明白的地方再向他(她)提问。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多元解读,悟作者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
地怎 样的感情呢?(喜爱、喜欢……)
2.潜心品评,多元解读。
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听我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 片草
地的爱?
(课件出示:a.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读读第一组。作者对这片草地的爱是深还是浅?是浓还是淡?你体会到了吗?
C.是呀 ,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
呀!谁再来读读。
(2)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A.请同学们边读边体会,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 、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
吗?(当作人来爱)
B.自己再读读,你能体会到“ 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读懂了吗?(把蒲公英当作人,
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当 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自己的姐妹、当作自己最亲密的
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 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
爱!把这份爱好 好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3.动笔修改,创意阅读。
A.读读这句话“从那时起,蒲公英 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如果让你改一改,你会怎样
改?(课件出示: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伙伴、我们的姐妹、我们最要好的伙伴……)
B.谁来读读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悟。
学到这儿,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 “我”的眼里却是那么可
爱、那么有趣?仅仅是因为草地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快乐吗?(板书:爱)
是呀!正是因为“我”对这片草地的爱,才能让“我”感受到草地给“我”带来的快乐,
正 因为这些快乐使“我”更爱这片草地。就让我们再读读自己修改的这一段,再次感受人与
自然界和谐的爱 吧!
【板书设计】
16 金色的草地
“我们”

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细致观察和描写小狗的。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细致观察和描写小狗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们都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大家仔细观察 过身边的小狗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下面我们就以《我家的小狗》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写自己 家的小狗的。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 提出思考问题:你觉得文中的“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淘
气、可爱)作者又是从哪几件事来写小狗 淘气、可爱的?找出例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两件事情描写了小狗的淘气、 可爱。一是小狗“王子”学“狗”
字的时候叫得很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
设计意图:
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
(二)细读例文。
1.小狗“王子”长什么样子?
(1)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2)交流:这一段中描写小狗样子的话,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外貌描写)
(3)归纳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小狗的样子,而是同村里其他
的小狗进行了比较。通 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我”家的小狗最漂亮。
2.作者是怎样描写“王子”学字的?从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我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
师:从加点字,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王子”很细致,他发现“王子”学“狗”时和学其他字


时的反应不一样。更有趣的是,作者猜测“王子”的心理活动,体现出小狗的聪明机灵,同
时 也表现出作者对“王子”的喜爱。
3.作者又是通过写什么事情,进一步写出了“王子”的淘气、可爱?
(“王子”竟敢跟火车赛跑。)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事件“王子”跟火车赛跑。
(1)多媒体课件展示:我知道“王子 ”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
可它从不在乎。
作者是怎样把小狗淘气、可爱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不急着写小狗怎么和火 车赛跑,而是要写出小狗的心里所想
——“输了从不在乎”。)
(2)多媒体课件展示:每当 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
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 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从这部分的描写中,你体会到“王子”的哪些地方有趣、可爱?
①“王子”竟然敢和火车赛跑,这是不自量力。
②跑输了,不服输,还要叫几声。
③作者的想象真丰富、有趣呀!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例文,总结作者描写的方法。 作者抓住“王子”的特点,如外形、爱好等方面
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为习 作打下基础。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小狗
进行了细致 的观察。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而且留心小狗行为的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
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 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板
书:观察和描写方法 观察细致、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和强调描写动物的方法,为练笔做好充分准备。
四、课堂练笔。
1.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


(2)把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写清楚。
4.学生动笔写。
5.集体评议。
(1)请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儿?这篇习作的 写作技巧有何借鉴
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五、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与习作无关的内容,补上需要的内容。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的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杨梅图片,简介杨梅。
2.下面我们就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例,分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二、阅读指导。
(一)初读例文。
1.教师范读例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例文中有
关的自然段。
2.指名说。(明确: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设计意图:
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二)细读例文。
1.作者是怎样描写杨梅树的?从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课件出示:细雨如丝,一棵棵 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头,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交流: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有两句话。作者采用 恰当的比喻,把细雨比作丝,把春雨比作甘露。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 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也让我们感受到作
者对杨梅的爱。)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杨梅果的?他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例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描写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方法。
(1)杨梅的外形。


课件出示: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 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更生动、更 直观、更形象。)
(2)杨梅的颜色。
①课件出示: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杨梅先 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
黑的了。
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 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先……随
后……最后……”)。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水果,用上“先……随后……最后……”来说一说。
②杨梅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课件出示: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
红的汁水。 ③教师小结:这一个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表写起,写出了杨梅果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
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3)杨梅的味道。
①这一个自然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②这一个自然段共4 句话。第1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第2至4句写“我”
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 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个自然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
梅那惹人 喜爱的味道。)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植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味道等。
三、总结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
梅按 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
观察了杨梅的静止 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
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 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板书:
观察和描写方法 按照一定顺序、抓住特点)
其实很多时候在观察东西时,我们也应该用上观察的“五件宝”:眼看 、手摸、嘴尝、
耳听、鼻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东西写得生动具体了。(板书:眼看、手摸、嘴尝、耳听 、
鼻闻)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和强调描写杨梅的方法,为练笔做好充分准备。
四、课堂练笔。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所带来的水果,用上观察的“五件宝”进行观察,并按一 定顺序把水果的
形状、颜色、味道说清楚。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水果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学生动笔写。


5.写后集体评议。
(1)请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 在哪儿?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
之处?你对习作者有何建议?
(2)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五、课后作业。
1.找到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与同学分享。
2.删除习作中无关紧要的内容,补上需要的内容。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情感目标: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难点】
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入: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 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这次习作,就让
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件出示:一种事物、一处场景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出示课题,交代本次习作学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二、仔细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审题:默读文题,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一种事物、一 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最近
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一种、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 候,这片
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 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
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
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 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
流入云际。(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理清顺序。(板书: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
(1)空间顺序:走进校门,迎面 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
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动。向里走,十 几棵大树巍然屹立在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
烈日。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穿过 操场,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


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
(2)时间顺序: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
点,烟草 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
却在九点左右含笑 一现……
五、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
新 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儿去逛集市,一走进
集市我便眼花缭乱, 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
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 折了。商场一楼商品很多:有各种各样的鞋子,有时髦的
衣服,有各种款式的裤子,还有色彩鲜艳的小饰 品。商场里人来人往,人们正忙着选购自己
满意的商品。
2.各小组交流总结写作方法,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提示。
课件出示:
第一,交代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描述场景要抓住场景的氛围和特点。
第三,对场景描述要抓住场景中代表性人物的神态、言行。
第四,描述场景要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第五,在描述中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触。
(板书:场景发生的时间、地点、氛围特点以及人物神态、言行)
六、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写作。
2.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习作。
1.小组同学互相读听自己的习作,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评选出优秀习作,小作者读习作,老师、学生评议。(这一段话哪里最吸引你?为什么?)
【板书设计】



中国高校排行榜-百二关河是指


宋徽宗作品-红酒瓶规格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我的过去


出口外贸-叶培


白露吃什么-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


xinqing-韩寒的青春


动物的启示作文-红枫叶图片


上口-祖国永远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