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落地生根-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
【内容导航】第1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四
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第2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第3页:四年级课外阅读指
导计
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
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
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
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
四年级是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反映慢,虽然学习兴趣比较浓,但缺少主动性。上
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
意见,对基础的知
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
纪律观念。看
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
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
抓起,以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
有课文XXX篇,其中精读课文XXX篇,略读课文XXX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XXX
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
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
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
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
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
富多彩。
每个专
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
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
4篇课文组
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
练习题,略读课
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
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
面安排
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
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
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
有“宽带网”“趣
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
个语文园地中
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XXX个字,会写XXX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
安排在精
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
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
了便于复习检
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
记
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
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
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XXX个;表(二)
是要求会写的字,XXX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
文中不认识的
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
语文园地中不认识
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
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
括号
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
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
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
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
同的,体
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
绍。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
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
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
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
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
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
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
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
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8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
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
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比如,第一单元,“祖国
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
丘陵,
那直插蓝天的雪峰……”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
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
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
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
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
启下,内
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和方法,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形成的整
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
体现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
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
求设
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
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
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
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
、日积月累、
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
等,围绕专题内
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
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
为互相
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
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
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
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
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自己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
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
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中,
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
及要
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
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
“展示台”中以举
出几个例子的形式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
合性学习的要
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不再编排“综
合性学习提示”。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
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
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
br>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
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
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
“我”的语
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
精读课文中仍然以
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
词句
及课文内容的;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
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
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
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
br>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
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
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
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
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
重视语言的积累
;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
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为了加强
自主学
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
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
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
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
br>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
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
/p>
“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
文园地的“宽带网
”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
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
事实
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
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
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
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
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
,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
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
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
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
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
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
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
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
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
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XXX个,会写XXX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
、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
闻,并说出
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
比较具
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
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
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
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本
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
1.学生与文本对话 <
br>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
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
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
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
的
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
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
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
明白
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
两个学习伙伴:一
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
自己,另一个
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
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
能通过学
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
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
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
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
学生达
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
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
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
教师教学的话语
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
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
的语言。
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
要……”“我一定……”,从学生
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
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
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
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
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
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
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
自己阅读
。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
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
过自己的表述
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
过程的主要方式就
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
为基础,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
上领
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
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
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
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六、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2.21--2.27
1.古诗三首
2.桂林山水
3.机动
2.28--3.05
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3.06--3.12
单元测试
5.中彩那天
6.忘年牢
7.尊严
3.13--3.19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单元测试
3.20--3.26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3.27--4.02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单元测试
4.03--4.09
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清明放假
4.10--
4.16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单元测试
4.17--4.23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4.24--4.30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期中复习
期中测试
5.01--5.07
单元测试
.乡下人家
.牧场之国
五一放假
5.08--5.14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5.15--5.21
单元测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5.22--5.28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5.29--6.04
单元测试
29.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6.05--
6.11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端午放假
6.12--6.18
《语文园地八》
单元测试
6.19--6.25
期末复习
6.26--7.02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