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新乡学院怎么样-情人节小礼物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特点
四年级要完成由
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
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
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
在低年级、
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
四年
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
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不善
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缺
乏最
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
仅看孩子们
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每组
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大部分。1、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
习要求和学习重点。2、“课例”共安
排27课,分为8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
祖国语文,获
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通过《古诗词三
首
》《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
美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通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
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课文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奥秘、科技
的精彩,阅读时让学生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短诗三首》《绿》《
白桦》《在
天晴了的时候》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
想感
情。通过《猫》《母鸡》《白鹅》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可爱的小动
物也是我们的朋友,体会作
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通过《海上日出》《记
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文内
容大都以游览的顺序展现大自
然的美好,掌握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小英雄雨来》《我们
家的
男子汉》《芦花鞋》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成长的故事总是说不完,本单元
主要引导学
生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
《“诺曼底”号遇
难记》《黄继光》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凸显名人伟大品格
的故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
受人物的品质。通过《宝葫芦的秘密》
《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
妙,体会人物
真善美的形象。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
后
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引导学生阅读文
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三是给古诗词配文,给优美文章配图;四
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
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
段
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全册8
个单元共安排
了4个口语交际,分别安排在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单元,主题
分别是转述、说新闻、朋友相处的秘诀
、自我介绍。这四次口语交际围绕学生两
方面的能力进行训练:一是学会转述别人的话;二是学会表达自
己的想法。4、
“习作”共安排了7次,“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
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
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
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全册习作均是以“我”为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
习的主体地位。5、“语文园地”
由3——5个栏目组成。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
运用”“日积
月累”。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二单元安排了1次,本册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书
是
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推荐了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等
优秀的科普作品。“书写提
示”在第四和第八单元各一次,“识字加油站”分别在
第二、三、四、七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全册共安排
了4次。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
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本册要求识字250个,
写字250个。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
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
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
br>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
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
号的一般用
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
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
感,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
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br>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容。3.愿意将自
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创作简单的诗
歌。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
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
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
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
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
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
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
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
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创作诗歌。
2.结合语文学习,能将自己的见闻
或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3.能在老师的
指导下组织学生编诗集,开展诗歌朗诵会等。
五、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
,又能把注意
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
教
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
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
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
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
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
容,达到和人物心
灵沟通的境界。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
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
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
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
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
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
学生
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
和周围人和
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
习的规律。(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
变。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
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
到语文,在实际的
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人教版部编本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
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
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
湘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
”“我要……”“我一定……”,从学
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
么
样的呢?湘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的有有一个特定的主题,
精读课文中“相对应的插图
”,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
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
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
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
通
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
程的主要方式
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
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
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
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
学习的目的,在
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
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六、校本教研项目:
本年
级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个
人教改探索项目:
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
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
通过让学生
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
过程
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
的多元感受。七、课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