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交流材料
封禅-一天什么时候最冷
核心素养视域下“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沭阳县怀文中学语文教研组 孙海燕
中考散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中
考阅读
试题命制的综合性、人文性、交互性的特征越发明显,散文阅读因为完全具备了上述特性而成为许
多省市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首选。
【直击考点】
2017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试卷散文阅读题
市名称
苏州市
散文题目
涉及考点
②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3分)
③第⑤段
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
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这句
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④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①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4分)
常州市 《观秦兵马俑》
①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表格略)
②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③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3分)
④文章标题为“观秦
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
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
文章主旨简要阐释。(4分)
⑤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选项略)
南通市 《魔季》
①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4分)
②请为第②段中加点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4分)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③结合语境,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深刻含意。(3分)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④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5分)
⑤第17段中用了
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
阅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
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盐城市 《丁香花》
①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4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二识丁香花→
→
三识丁香花
②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③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
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
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句子“苦味”有什么含义?)(2分)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荣,刘墉先生那
高深莫测的锅
背,呵呵呵呵地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
果?)(3分)
④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3分)
⑤通读全文
,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你从丁香花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
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淮安市 《大地的恩典》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4分)
②请从语言运用或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③依据文章第
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
以内)(4分)
④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5分)
⑤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5分)
宿迁市 《城市里的菜地》
①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他另一本“鲜活的日历”?(3分)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③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4分)
④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4分)
徐州市 《香山野桃悄然开》
①按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3分)
惊呆——( )——(
)——( )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③文中画线句式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3分)
④“我就是一只蜜
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中“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5分)
【考点梳理与方法指导】
考点归纳
整体感知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
常见题型
①阅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②阅读全文,补全相关情节。
③按顺序找出文中作者情感变化
的词语。
方法指导
①通读全文,注意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主旨句、
重点
段落的中心句,议论抒情句等
②概括法:(人+事+果)
③取主舍次法:概括主体段落的中心内容,或抓文中主要事件进行概
括。
(注意:与空格前已给情节的短语结构、字数一致。)
分析人物形象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某人是一个
怎样的人物?
③某人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肖像、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方法的
分析把
握人物形象,同时注意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要从原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赏析重点语句
①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或加点词
的含义。
②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的句子。
③赏析句子的语言特色。
①词语:原义+语境义+表达效果
②赏析句子:角度+表达效果+情感
③语言特色:风格上形象生动、清新优美、朴实自然、简
洁凝练、准
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等。
④整体上长短句交错,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读起来郎朗上口。
(注意: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理解情节作用
①文中的某个情节能否删掉?说
说原因。
②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详细)写
某人或某物?
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刻画人物性格。
⑤表现文章主旨或深化主题。
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揣摩人物的内心世
界,多采用第一人称。
揣摩人物心理
请你发挥想象,补写某人此刻的心
理活动。
标题作用含义 ①分析标题的作用。
②分析题目的含义。
③分析题目中用语的丰富内涵。
标题的作用:①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②点名文章的行文线索
;③点
明文章暗含的思想感情,紧扣中心,突出主旨;④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引发思考,激发
阅读兴趣;⑤奠定感情基调;。
标题的含义: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指代义、修辞义、象征义等,看是<
br>否揭示文章的主题,点明文章的主旨。
分析标题的字词与文章线索、内容的联系,看是否为文章的写作对象
或内容,或点明主旨。
考查表现手法 ①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或文段
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对比
、伏笔和铺垫、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照应、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②比较两篇文章表现手法的异同。 托物言志、悬念、衬托
分析句段作用
①仔细品味某句段在内容和结构
上的作用。
②某句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③画线句子段落在文章结构上有
什么作用?
开头段落的作用:结构:①总领全文,引出下文;②照应标题开篇点
题。
内容:①交代事件背景;②引出叙述内容;③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中间段落的作用:结构:①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④某句段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照应标题或前文。
⑤分析文章开头结尾段的作用。
内容:①具体概括内容,该句该段表达了……上承……下启……;
②表达了……情感,丰富文章内容,点明中心。
(注意:是否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是插叙的作用。)
结尾段落的作用:结构:①总结上文全文;②收束全文;照应标题、
开头、前文。
内
容:①概括具体内容;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③增加文章的文学
色彩;④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谈谈感悟体会 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就全文或感触最深的某一点谈感受,要
做到语言通顺,
结合全文或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
一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感悟
。
通读全文,说说从文中某物的哪些
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条理清晰。(观点+具体分析+总结)
通读全文,结合事物的特点谈感悟。
【问题反馈】
以上只是对散文考点的梳理和理论上的方法指导,我们的第二轮复习
是专项复习,对于散文的阅读
教学是按照学生做题——教师讲解——方法总结——反思提升的循序渐进的
过程,期待通过量的积累达到
质的飞跃。然而实践的教学中,学生忙着不刷题、教师忙着批改讲解、量的
积累在不断增多,可预想中质
的飞跃却迟迟未来。对于学生在散文阅读的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作为教师
还需认真研究,理性分析,寻
求对策。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答题的错误,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必备的文体
知识和答题术语积累外,答题
的规范性和语言的组织尚需教师进一步指导。
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浮”。一是心浮气躁。从学生卷面的答题文字看,学生显得“心
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审
题,不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答题。二是浮于表面。对于文本材料
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阅读,
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2017年的盐城市《丁香花》为例。
“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
历,说说你从丁香花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
人生感悟。(4分)题干中“通读全文” 就是一种答题指
向,解答所需信息不可能集中于某一段落,而
是要考试从全文进行筛选。“哪些特点”是明确的答题要求,
必须分别列举丁香花的特点谈感悟。而从学
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仅就丁香花的某一点
谈感悟,把老师平时一再强调的认真审题,
“采点得分”抛掷脑后。
2.“套”。考生胡乱套用概念术语。比如考查的是结尾段落
的作用,于是很多考生就将可能与结尾理
解评价有关的知识与作用,全部“背书”一遍,虽偶有命中,但
又难以说清,无法从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
加以佐证,乃至在对文章结尾的分析中出现了“点题”“伏笔”
“铺垫”“卒章显志”“表明观点”等说法。
此之谓“狗戴嚼子,胡勒乱套”。由此可见,学生对此类题
目的无奈与恐慌,可能导致学生在考场上无心
根据文体进行知识梳理,文体知识混乱,临场答题大而化之
,胡乱应答,乱套概念也变成一种常态。
3.“抄”。很多学生看不懂文章,就揣度问题所指的文字区
间,从中摘抄一些原文内容,胡乱加点分
析与概念,凑字数,碰运气。此类情况在散文文本阅读的最后一
题中反映比较突出。时至今日,虽然原句
照抄的密集程度有所降低,但实质仍未改变,即“就事论事”看
到哪里,抄到哪里。
4.“叠”或“繁”。为了使学生的答题规范便于阅读老师快速捕捉得分点,老师
要求学生答题时使用
①②③等数字序号,但从学生卷面所呈现的文字看,许多学生想到什么写什么,以堆
满答题框为标准,答
题虽有序号与分项,但各项之间毫无差异,角度重复,要点叠加,信息繁杂,知识理
解混乱,表述不清不
白。可称之为“乱枪打鸟”“漫天撒网”,实际上是反映的考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
能力等思维能力的欠缺。
【策略思考】
1.能力,能否让学生看得见?
说到能力
,我们习惯上会要求学生对照《中考指南》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要求(理解、分析综
合、鉴赏评价、
探究思考)来阅读散文。但是,这些要求只是规定了现代文考查的大框框,是“官样文章”
或是样板模式
,意在指导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阅读进行指导,并不能作为学生完成答题、获得理想分数
的可操作方法
。
作为教师,在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知识储备和考试训练后,我们目前有必要反思一下,要获得高分,
还需要提醒学生具体做到哪些方面呢?从学生答卷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指导学生提升
答题技能:
①快速而专注地浏览文本检索重要信息的策略。很多学生考试时并不静心,越是大
考越慌乱,教师
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要重点关注文中的过渡句、中心句、主旨句、
议论抒情句。
②敏锐把握题旨,准确捕捉题干关键词的审题能力。
譬如2017年常州市散
文阅读《观秦兵马俑》19题:“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
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
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阐释。”其中“结
合文章主旨”就是题
干关键词,也是答题的指向,解答时考生要从文章主旨方面思考答题。
③快速梳理信息,明确切分答题
要点的能力。亦如上面所举盐城市《丁香花》的例子,很多学生虽
然切分了4个要点或角度,但实际上只
有两个,且内容混乱重叠,劳而无功。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复盘,
梳理思路及要点,形成条理答题的习惯
。
④简明流畅的文字表述能力。“简”不必多说,关键是“明”的训练。很多学生对自己所答内容其实
也莫名其妙,不知所言。答题时张冠李戴,用评价内容的概念词汇分析结构,用分析景物的词语阐释情节
。
故在最后阶段,教师未必要给学生补充更多新的知识概念,而是要让学生熟记文体的知识概念,同时要
在
课堂上培养学生现场组织语言规范答题的能力。这种训练不妨采用勤刷题,快复盘的方式,即学即练,
即
练即悟。
2.指导,能否再进一步?
现阶段,无论哪一类学生,大都渴望在一些
老大难问题上有所突破。教师的个别指导,同类学生的
分组指导显得比较恰当。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教
师不妨多“参与”到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来,而不仅仅是
发试卷,批试卷,对答案。譬如面批,与学生同堂
解题,限时竞技等,以教师的临场经验与学生临场经验
对照,发现差异,坦诚交流,更有助于学生顿悟。
关于阅读,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知道别人的故事,领受人家的精神,接触人家的心情,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索和感悟。”散文的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包括对特定文字所传递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对表达独特思想情感的语句中所显现的语文知识的理解。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特定某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当然,不同的散文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叙述视角,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各不相同。如何解决学生散文阅读体验的个体性与应试教育阅读答案唯一性的矛盾问题,这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和在座的各位同仁一起努力,以期寻求更好的解答散文阅读题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