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别妄想泡我
983次浏览
2020年12月21日 17: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心灵盟友-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

2020年12月21日发(作者:程野)


------------------------------------------- --------------------最新资料推荐------------------------ ------------------------------

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
工作和学习中, 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
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 对数量关系做合理的推断。
估算通常要判断结果在哪个数或量的附近, 或在某个范围内。
它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是一把非常有用的尺子。
和精算相比, 它能更简洁、 迅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对发
展学生的数感很有意义。
华罗庚曾经说过:
人们对于数学产生枯燥无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
脱离实际。
所以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学生
体会到估算就在身边, 感受到估算的实用性, 从而对估算产生亲切
感。
如对低年级小朋友, 就要创设常识情境, 让他们知道自己比
哥哥姐姐矮一点, 比爸爸妈妈矮得多。
知道 99 页书大约多厚, 1 分钟大约多久, 1 米大约多长等。
又如学生看完电影后, 引导学生估算电影院的座位数, 培养
学生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让他们考虑, 春游时, 大家坐游船,如果每条船限乘 5 人,
38 人要租几条船? 每条船租金 9 元, 带 100 元够不够? 使学生



1 7


明白消费。
还可以把估算与一些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
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 这就需要估计;
一个商场, 它的营业额是多少, 它的利润如何, 这要进行大致的
预测, 这也是估计; 再比如, 现在大城市流动人口很多, 到底流
动人口是多少, 我们在做统计时也要做一些估计, 一般来讲尾数就
省略不计了。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日 常生活当中精确计算和粗略估计算
相比, 后者运用的机会多得多。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估算。
估算教学, 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 应
当是通过估算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近似意识, 让学生逐步地去理解
估算的意义, 不断地丰富估算的经验。
第一, 教师要重视估算, 并把估算意识、 估算能力作为
教学目标。
为了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师首先要重视估算教学,
将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 如果把目标定位在做
机械的训练, 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近似意识, 作为重要的教学
目标来实施。


--------------------- ------------------------------------------最新资料推荐-- -------------------------------------------------- --

第二, 选好题目, 提好问题, 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数学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生每天会接触到数
学, 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 严谨性的影响, 教师一直很重视
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 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
作为教师, 应在教学设计中提出有估算价值的问题。
如选择题:
今年春天, 植物园种了 188 棵树, 成活率是 98%, 成活的
大约有多少棵(94 棵, 198 棵, 184 棵) ? 先让学生估算出成
活的棵数, 然后与三个供选数据比较后确定答案。
因为成活率 98%,活的棵数一定不会只有一半 94 棵, 而且比
188 棵少, 所以排除前两个,只能选 184 棵。
这样, 学生便能从中体验到估算的优越性, 从而乐于估算。
或者创设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量, 这有利于改变学生处处都得
精确计算的观念, 从而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如:
在设计练习题时我们可以出这样的题目:
衣服每件 62. 00 元, 裤子每条 4. 00 元, 妈妈带了 110 元
钱想买这样 的一套衣服, 够吗? 这里由于题目中裤子的价格 这
个条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在 40 元到 49 元之间的范围, 所以
不能精确计算, 只能进行估算。
经常训练他们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

3 7


进行判断, 学生慢慢就会根据具体情况, 改变每逢计算都要精确的
做法, 把估算意识装进心中, 慢慢养成估算的习惯。
第三,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增强估算的能力。
小学生最常使用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简约、 转换和补偿。
所谓简约, 是指学 生在估算时先把数简化成比 较简单的 形
式。
例 如 估算403+598, 把 403 看作 400, 把 598 看作 600,
这样估算时只要想比较简单的形式400+600, 即可。
所谓转换, 是指学生在估算时把一种问题转换成另一种问题来
思考。
例如, 加法487+512+495 的估算, 把加法问题转换为乘法问
题:
500 乘 3 是 1500, 所以答案差不多是 1500 左右。
而所谓补偿, 则是学生在进行简约或转换时, 进行一些调整,
以补偿前面运算中的不足, 使估算比较准确。
例如, 487+512+495 这一问题, 学生在转换时可能会进一步
想:
答案大约是 1500, 而且会稍小于 1500,因为我在将每一个数
都简化成 500 时, 用加的部分比用减的更多一些。
我们应让学生养成及时估算检查的习惯, 每做完一道题目, 可
以先估计一下数值, 然后与实际计算所得的答案比较, 及时觉察出

< p>
-------------------------------------------- -------------------最新资料推荐------------------------- -----------------------------

错误并加以更正。
除了 以上常用的估算方法以外, 我们做教师的要在估算
教学中不断地鼓励每个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 适时让学生总
结出估算的策略, 灵活地使用, 合理的都应肯定。
引导学生在对估算与精确计算结果的比较中,学会交流反思,
加强体验, 积累经验, 提高估算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出现的例题: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 元, 一共需要 104 套
票。
不计算, 你能估计出一共准备带多少钱吗? 在解决的时候可
以设置这样的环节:
1. 求一共准备要花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学生回答就是
求 104 个 49是多少); 2. 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 49
104=); 3. 探寻估算的方法, 学生自主去探究。
①104100, 49100=4900, 小估。
②4950, 104100, 50100=5000, 大小估。
③4950, 104110, 50110=5500, 大估。
④4950, 50 104=5200, 大估。
⑤ 此时教师可以提了 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在你们估算时, 老师已经悄悄地把准确结果地计算出来了。
看到这个准确结果, 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样必定会引起热烈

5 7


的讨论分析, 使学生开始了反思, 自觉地进行二次估算方法的选择。
第①种其中 1 个数估小, 所以实际准备的钱肯定比 4900多,
与精确值相比估小了 449=196, 所以不采用这种策略。
第②种的估算方法在这具体的情境中是存在问题的, 因为它把
其中一个数估大, 另一个数估小, 估算的结果虽然与实际的结果更
接近, 但学生就很难判断到底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是大还是小
呢? 也许聪明的学生会得出估算结果小于实际结果, 但这违背了估
算的意义与价值。
第③④种的估算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估大了 的, 一种是两个
数都估大, 一种是只有一个数估大, 但 第④种的估算值更接近实
际的结果, 与精确值相比估大了 1104=104。
针对这道题目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第④种的估算策略, 这样才
能符合实际,准备的钱一定要足够多, 所以选择大估。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判断能力、 选择能
力和估算能力。
估算的策略很多,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估
算策略。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渗透不同估算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变可有可无 为无处不在; 变
单一估算 为多样估算, 使估算教学融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
到平时的点点滴滴。
此外, 估算和学生的数感是分不开的, 这种感觉是依靠意 识来


------------------------------------- --------------------------最新资料推荐------------------ ------------------------------------

支撑的, 培养数感是打好估算的基础。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
在估算中数感主要表现为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
系,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 培养数感; 同时, 良好的数
感又是学生进行估算的必要基础。
因此, 不能把估算教学作为单纯的概念教学, 而应该有意
识地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估算因素、 捕捉生活中存在的估算素材, 在
日常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造估算的条件。
■ (作者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小学)



7 7

马奈-鲁迅读书的故事


项目概况-注册会计师考试答案


丹青厌-国际宽容日


通用二手车-幼儿托管


广东的大学有哪些-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库


慰问老干部-怪老头儿


adele-武汉特色美食


软件技术专业介绍-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迪克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