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估算
地方特色菜-酒水销售技巧
加减法的估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例4
二、教具、学具准备
生活用品图片、游乐园图片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
估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
“数与代数”部分,要强化估算的作用。并提出
了明确目标: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教
材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本册教材中第一次
正式出现估算的内容。实
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
的认知规律,
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
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多
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
3、让学生用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
养
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堂课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
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
程时力求体
现以下的特点:
(1)注重知识迁移,从“估数”到“估算”。在
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已经对学生进了估计和
估算的渗透,本课一开始就由猜价游戏(估数)这一情境引
入新课,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轻松学习“估算”作铺垫。
(
2)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估算中的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重要体现。课
中,我们应注重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想法。学生只有亲历知识
的形成过程,才能发现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小学低年级学生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散。因此,我为学
生安排了4个喜闻乐见的小花絮(教学片段),用“当亮亮
的理财小顾问”这一系列情境贯穿起
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来,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
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星期六早上,妈妈带亮亮
去购物。他们在联华超市挑选了一些生活用
品。亮亮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价格的游戏:
出示图片: 1盒 1盒 1个
月饼 茶杯 闹钟
28元
43元 24元
师:猜一猜上面每样物品大约多少钱?(估数游戏)(依次出示三样物品,每出示一种,师生之间展开“区间套”的猜数游戏)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估算去超市购物的钱数
师:妈妈说:“我只带了100元钱,够吗?”亮亮想:“买这三样物品,大
设计意图
由猜物品的价格,这
一情境引入新课,找到了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估数,
采用逼近“区间
套”的逐步的思想,让孩子
们在好奇、神秘、紧张的
猜价中走进数学。
这个估数游戏就像
一场热身赛,为让学生从
“估数”十分自然地进入本
课主题
——“估算”
约要多少钱呢?”你们能帮亮亮估算一下吗?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后反馈学生估算的结果)
师:100元钱够吗?哪组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的
估算方法告诉大家?(分
别请几组方法不同的学生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鼓励不同的方法,
如:
生1:我是这样想的,三样加起来是95元,比100元小,所以100元
够了。(先加后估)
生2:我把月饼的价格先看作是30元,茶杯的价格先当作是40元,
闹钟的价格先当作是20
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所以100元买这
三样用品够了。(先估后加)
生3:用1
00元先买月饼后大约剩70元,买茶杯后大约还剩30元,
还能买闹钟。(先估后减)
生……
师:小朋友有各自的估算方法,这样估算合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营
业员的收款单吧!
(出示收款单:95元)
(其实生1用先加后估的方法,已经算出精确数了,出示收款单只是
进一步检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备选方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采取的策略可以灵
活多样:先估后加、先加
后估、先估后减……尽量
把所有的策略都展
现出
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
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
方法,只要是合理的,均
应予以肯定。
首先让学生充分地发
现、
探索,当学生无法进行估
算时,我才进行讲授。此
生1:我是这样
想的28+43+24是95元,比100元少,所以100元够
了。(先加后估)
(若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强,出现的都是直接算精确价格的情况)
师:你们算得很准确,是列竖
式算的吧!小精灵有一种不用列竖式的
方法,想知道吗?(此时,只能告之一种估算方法,边讲边板书。
)
28+43+24=95
↓ ↓ ↓
30+40+20<100
师
:在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
可以了。小精灵估算方法你们喜欢吗?
你还能想出其它估算的办法吗?
(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学生估算的结果)
生:……(先估后减)……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这么多种方法。
2、估算买书用去的钱数
师:估算买书用去的钱数
时,学生的注意力极其集
中,思维也极其活跃。这
时的接受学习显得非常
有效。
师:亮亮和妈
妈出了超市,亮亮说:“妈妈,我们去新华书店吧!看看有本题能很好的体现估算
什么好书!”亮亮真是
个爱学习的孩子,小朋友,我们也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三本书)
《成语故事》27元
《小学生写日记》12元
《数学家的故事》19元
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估
算三本书的总价与现有
金额的比较,学生发现现
金不够,原来买书方案需
作调整,这
种情况生活中
师:亮亮想买这三本书,他打开存钱罐一数,有55元,够吗?
(同桌两人一起估算,反馈学生估算结果,着重说说估算的思路。)
3、估算水彩笔的枝数
师:亮亮和妈妈买好书,高高兴兴回到家。爸爸说:“亮亮,我给你买了
一盒水彩笔!”亮亮说
:“我原来就有20多枝呢!(出示P32图片) ”
师:现在亮亮大约有多少枝水彩笔?
(引导学生说出合理的估算方法,不局限于一种。)
三、活动体验,寓练于乐
下午
,爸爸妈妈带亮亮来到游乐园,看到那么多好玩的游乐项目,亮
十分常见,从而让学生体
会到估
算的实际意义。
亮亮原来就有20多枝水
彩笔,这本身就是一个模
糊的数
(可以是21-29中
间的任何一个数),再加
上12枝,估算的灵活性
就更大了。
亮高兴地又蹦又跳,真想把每个项目都玩一次。可爸爸说:“我们给你50元,
你自己选择吧!”
游乐项目价格表
项目名称
太空船
激流勇进
过山车
碰碰车
登月火箭
1、小组活动。
师:亮亮选哪些项目好呢?你们能帮他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好吗?
要求(1)独立设计,确是游玩项目。
(2)估算出总钱数,并说说估算的过程。
游玩方案设计
项目名称 选择项目(打√) 价格
价格(每人每次)
7元
14元
22元
6元
19元
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
太空船
激流勇进
过山车
碰碰车
登月火箭
估计总价
2、汇报交流
呈现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
3、检验。
约 元
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
空间
,学生的注动性得妻
了发挥,课堂气氛空前高
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创
造”,有的学
生认为也应该
也爸爸、妈妈选择游玩项
目,小朋友的阵阵掌声把
课推向高潮。
同桌交换设计方案,你认为同桌小朋友的方案符合要求吗?(利用所
学的笔算知识,
精确计算,检验估算结果是否合理。)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今天我们跟着亮亮去购物、游玩,我们还当了他的“理财小顾
问”呢!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五、教学片段实录
花絮一:估算买书用去的钱数(出示图片:三本书)
《成语故事》27元
《小学生写日记》12元
《数学家的故事》19元
师:亮亮想买这三本书,他打开存钱罐一数,有55元,够吗?
学生思考后反馈:
生1:我先算三本书一共要多少钱:27+12+19=58(元)
55元比58元少,所以不够。
生2:我是这样想的,《成语故事》先当成30元,《小学生
写日记》当作10元,《数学家
的故事》当作20元,三本书大约要60元,亮亮只有55元,肯定不够
!
生3:55元买《成语故事》后剩下大约25元,再买《小学生写日记》剩下只有10元左
右了,不够买《数学家的故事》。
生4:肯定不够的!老师,你看《成语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已经快要50元了!
师:幸亏估算了一下,要不然……(话未说完)
生5不禁大叫起来:我有办法!亮亮少买1本
书就行了。(估算后,发现现金不够,根据
以往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割舍的决定——少买1本书。)
师:你们打算不买哪本?
生6:《小学生写日记》和《数学家的故事》大约要30元,《成语故事》就不能买了。
生7:买《成语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也行,大约要50元。
生8急得叫出声来:随便哪两本都行。
生9:要是亮亮这三本书都想买呢?我觉得亮亮还是向
妈妈借点钱好些。妈妈那儿还剩5
元钱呢,借来就够了!
(真精彩,竟然能链接到上一个购物情境,能够向纵深发展。)
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教
师一问“你觉得55元,够吗?”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在
估算三本书的总价与现金的比较中,学生发
现亮亮带的现金不够。此时,创新的火花频频闪
烁,学生将原来的购书方案自行调整,有的孩子说少买1
本书;有的孩子说向妈妈借点钱。
这两种调整方案均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学生不仅考虑到了知识的应用,
还考虑到了现实生活
问题。课后,孩子们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的,一个说:“我去超市买
东西时,有时搬进来太多常
常要拿掉一部分。以后买东西时,我要先估算一下。”另一个说:“出去游玩
也要先估算一下,要
不然钱花光了,回不了家就遭了”……在这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真真切切体会
到估算的
重要价值,同时感受到估算是活生生的,就在自己身边。
六、教学反思
在
本课教学之前,就听到几位同事的抱怨声:“学生怎么只喜欢算精确数,估算都不会!”
甚至一位教师在
教学时说:“以后,你们只要看到‘大约’两个字,就应该知道要估算……”一时间,
感觉好像走进了一
个误区,为了估算而估算。
其实,所谓估算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计算结果进行大致的预算,它的本质就
是在不要求
精确值的情况下,在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找出近似值。为什么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么薄弱呢?<
br>经过分析,我觉得跟以下两个原因有关:其一,估算这个教学内容是我们小学阶段第一次正
式出现
;另外,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笔算(精确计算)的内容,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怎
样培养学生的估算意
识和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审视估算教学。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笔
者认为是比较成功的,通过和一些听课老师和专家的交流,
使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境需生活化
估算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怎样估算
,这与问题的情
境有关。如果把估算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技能来训练,缺乏生活气息的估算,尤如无根之
本、
无源之水。本课教学时,将估算内容融入到购物、游玩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
入新知学习,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估算在实际生活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兴趣。
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个性化
他们刚刚迈进二年级,哪会有那么多种估算
方法?我在开始设计课时,很怀疑。通过上
课,学生给我十分深刻的感受:他们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在购
物情境片段中,学生想出很多
估算方法,从我们教师的角度看,可能这些方法很平常甚至稚嫩,但如果从
学生的角度想,
这些方案就很有创意了。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通过两个题目自主操
练
之后,学生渐入佳境,想出的方法更有个性了。充分体现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
不
同的学法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执教:林 雅
设计:林 雅 指导:李新顺
( 作者单位:龙湾区实验小学 电话:
邮编:325011)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2)
3)
5)
6)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
,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
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 办公
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
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
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
6)
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
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
乱搭接临时线。7) 新进设备的
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
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2)
3)
5)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 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三、 检查及考核 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