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语文教师模拟试卷

玛丽莲梦兔
962次浏览
2020年12月21日 19: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15万左右的suv推荐-你说歌词

2020年12月21日发(作者:夏翔)


2019年全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特岗教师模拟试卷(一)
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1-1)
(小学语文)
试卷Ⅰ(教育综合知识)




1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借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观察性 D示范性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是( )
A参与、合作、活动 B反思、生成、探究
C研究、讨论、练习 D自主、合作、探究
3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于女进行教育的方式属于(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虚拟教育
4“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两基”是( )
A基础教育、基本理论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学前教育、构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构成我国现行学橙教育系统的( )

A类别体系 B级别体系
C形式体系 D组织体系
7自前,部分中小学开设的研究性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分科课程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造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9学校鼓励教师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这是要求教师要有( )
A通识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0《中华人民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来成 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
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这说明学年具有 ( )
A安全保障权 B受教育权
C健康权 D受尊重权
11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互相帮助 B互相监督
C连锁型感染 D遵守纪律
12”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推理”是( )
A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再现思维
13人的个性结构主要包括( )
A能力、气质和性格 B认识、情感和意看过程
C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D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
14¨某个学生活泼好动、行动敏捷、爱好广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不稳定,他的气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在睡前背诵比较难以记忆的学习内容,这是为了避免( )
1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系列位置效应 D遗忘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是( )
A尊重的需要 B安生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17学生最重要和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8“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属于学习迁移的( )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旺移 D具体性迁移
19中小学数学教帅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出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监控解题过程
C熟练运用计算技能 D完成心理问题的表征
20学生在上课时能够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熟练地记笔记,这是( )
A注意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



21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体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属于核心地位。( )
2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
23“教学相长”,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自者之间发生共鸣时才会产牛。( )
24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
25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直接对象,也是班主任工作价值最重要的体现者。( )
26直接兴趣是引起有意注意的重要原因。( )
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
28受教育权既是学生的权利又是学生的义务。( )

29意志的果断性要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上。( )
30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倾向性。 ( )
试卷Ⅱ(专业知识)
三、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暄(xuān) 殷红(yān) 迫(pò)不及待 针砭(biǎn)时弊
B.苋(xiàn)菜 炊(chuī)烟 安土重(zhònɡ)迁 张惶(huánɡ)失措
C.拎(līng)包 舷(xián)窗 和(hé)颜悦色 功亏一篑(kuì)
D.沉湎(miǎn) 角(jué)色 踽踽(jǔ)独行 流水淙淙(cónɡ)
2.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正确的是( )。
(1)“下来吧,孩子,”他带着____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2)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我____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3)我们唯一的____,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A.安慰 宽恕 装饰
B.慰问 宽待 装潢
C.慰问 宽恕 装潢
D.安慰 宽待 装饰
3.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忍受,艰苦支持
B.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凡人:平常的人
C.有一天,天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D.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
酿: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就此事件,我中公教育发表声明___。
(2)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_。
(3)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一下。
A.受权 原型 引见
2



B.授权 原形 引荐
C.授权 原型 引见
D.受权 原形 引荐
5.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一一谢婉莹一一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6.小学生在识字初期,常常作为一个认读的单位来阅读的是( )。
A.短语
B.句子
C.段落
D.字(词)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B.《孔乙己》选自《呐喊》,《海燕》是高尔基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
C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D.外 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分别是:葛朗台、阿巴贡、夏洛克和严监生。
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④①②③⑤ D.⑥②①④③⑤
9.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B.“端午的鸭 蛋”“斑羚飞渡”“蚊子和狮子”“热爱生命”,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动
宾短语。
C.“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D.“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的新字帖。”中的谓语是“发给”。
10.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
老师说: ,儿童就猜测: 。
老师始终 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
色,味 道又甜又粗的沙子。”
①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②雪是像沙子一样 ③雪是像盐一样
④雪是纯白的东西 ⑤雪是冷冷的东西 ⑥雪是粗粗的东西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⑥①⑤② D.③④①⑥②⑤
11.下面句子的主干,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海燕飞翔)
B.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发挥作用)
C.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队伍靠着光亮)
D.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最惹眼的是戏台)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
等作品。
D.《贾芸谋差》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作者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
四、古诗文填空(本大题共11题,每题2分,共22分)
1.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3


2.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3.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7.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8.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9.《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五、阅读理解(本大题62分)
(一)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共16分)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诗人前四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用景物来衬托这种感情的? (4分)



3.说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中“破”字和“深”字的深刻含义? (4分)



4.赏析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分)


(二)文言文阅读 (共21分)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 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
经大行,接 禄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
岂不 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
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⑦,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的词(8分)
(1)今欲诃丁壮(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2)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3.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 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 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橡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
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 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
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 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
的风雨,高大起来了 。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 ,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
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 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
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 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
4


的机会。然而,在那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 。
每次站在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 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
地发现天 边竞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
( 2)写落叶似乎是为女孩“伴奏”,要表达的意思是。


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 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
风过处,是叶叶枝枝 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
遗像又蓦然浮上 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
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睛。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 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
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 ,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
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 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
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落 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
静和虚空的玄奥。服 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
好一种从容淡 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 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
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
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 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
_________ _________。(3分)
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 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
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6分)
相同:


不同:


3.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9分)
(1)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



(3)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意在表明。


4.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 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请你另选一种事物,
也用此方法仿写一段 ,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7分)







六、教学设计(共20分)
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和同学们尽情地“畅游”在《颐和 园》这幅清新、美丽的“画卷”中,突然一
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课文第四自然段第四句话中的‘滑 ’字,应改成‘划船’的‘划’。这位同学突如
其来的提问,似乎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学也似有 所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啊,应该是‘划
船’而不是‘滑船’。”“是不是印错了?”有位同 学提议:“老师,我们写封信去问问《颐和园》的作者吧!”
(1) 请运用已经学过的教育理论,提出自己处理教学过程中意外问题的看法。





(2) 如果你是陈老师,你会怎样做?



5




七、作文(本大题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他哀怜地叫喊求救,期 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
划策,确实想不出的办法搭救驴子。大家倒是认定, 反正驴子已经老了,不救也罢,“人道毁灭”也不为过,
况且这口枯井迟早总要填上的。于是,人们拿起 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落到枯井里时,驴子叫得更恐怖
了——它显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又一铲泥 土落到枯井里,驴子出乎意料地安静下来了。人们发现,此后,每
一铲泥土打在他背上的时候,驴子都在 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他努力地抖擞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
垫高一点。人们不断把泥土往枯井 里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擞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再升高一些。就这
样驴子慢慢地升到枯井口,在 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洒洒,溜溜达达地走出枯井。
请以“走出困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6

女酷-蚂蚁与蜜蜂


九关虎豹-柠檬茶的功效


分内分外-婚庆流程表


葱爆羊肉-什么爽肤水好


世纪大阅兵下载-金钟国朴艺珍


作为-防火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汉高祖刘邦-无味


中国政治-四年级脱式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