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香港党派-元宵节的诗歌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杨东红 执教:李富荣
教学目标 :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
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养成积极思考、认真倾听
他人想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设计意图:
1、
注重培养学生看懂图意,会用语言表达清楚图意。
2、
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但要找到自己最简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
的
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教师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个
别、集体数一数)
1
课件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看到这些,你能提些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画面提出问题,教师给予鼓励,然后
在学生所提出
的问题中抽出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的问题:“草地上一共有多少
只小鸟?”
接着让学生思考: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可以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小鸟图的下面显示: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
学们。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教师巡视,注意
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有看图得出的,有数数得出的,有扳手指得出的,还有是用学过
的数的组成来算的。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显示得数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
的4和1可以组成5,5可以分
成4和1这个办法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也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引导学生想数的组成知识,使依赖直观图进行计算
的学生逐步脱离直观,过渡到应
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2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巩固深化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五、全课小结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点评
杨东红
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许已经不是
初步认识的,因为大
多数学生都上过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特别是有的幼儿园为了讨家长
的欢心
都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
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
法,什么又是减法,有些学生还很天真地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已
经
学过加减法了,老师说多了就加,少了就减。”有些会说:“怎么一
年级和幼儿园教一样的东西?”他们
进入学校学数学的最初兴趣就这
样被破坏了,非常可惜!
3
<
br>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
为重要了。这节课是教学加法的初
步认识,既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
开始,也是应用题的启蒙。
本节课的开始,李老师创设
了“小鸟从美丽的大森林飞到草原上,
落到草地上吃草”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小鸟,课件
演
示又飞来一只小鸟,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你想到了,让学生自己提问,
老师删选学生的问题,
保留“一共有几只小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
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
感知“合
起来”就“加起来”的意思,对加法有了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及探究欲
望。
接着老师又把学生引入“气球图”,看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看
懂了什么,然后指
名说一说,让学生带这任务去观察,既培养的学生
的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学生对“
加法”含义的
理解。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是新<
br>课标中特别强调的。加法的初步认识对现在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很简
单,老师也不担心他们掌握不
了这一内容,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
环节,李老师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
算
式表示的事例,使学生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
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为
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