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教学设计
天津大专院校-中秋节礼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匆匆》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4.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
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2.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句中修辞的
作用。
3.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
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
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12
1.引出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匆匆》,板书课题《匆匆》。
课题
解读:“匆匆”意思是十分急忙的样子;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
2.作者简介。 <
br>课件出示朱自清的图片及简介: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
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读写字词,及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师指导学生读写下列生字:
藏 挪 徘 徊 蒸 裸
教师指导学生读写下列字词:
空虚、涔涔、潸潸、挪移、旋转、痕迹、赤裸裸
(2)听课文朗读,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了什么?
2.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空虚、涔涔、潸潸、挪移、旋转、痕迹、赤裸裸。
3.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2 12
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挪移:挪动;移动。
课件出示多音字:尽、转、禁。
4.感悟文章内容。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
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
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
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
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
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最深的句子,在已读懂的句子旁边写批注。读不懂的
地方,先作上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讨论。
四、回顾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
,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他无奈,他惋惜,
他感慨,他焦灼,甚至还有点痛苦。而这些感受都是
我们通过文字体
会来的,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才写了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五、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搜集朱自清的其他介绍及作品。
【第二课时】
3 12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
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描写细致、多用比喻的写作方法,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空虚、涔涔、潸潸、挪移、旋转、痕迹、赤裸裸。
二、课文学习。
1.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导学生略读全文,分出课文的几部分。课件出示每部分的主要
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
慨。
第三部分(第5段):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2.学习第一部分。 <
br>(1)课件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
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