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生感悟》精品教案(2020年)
站长天下-日本大地震电影
第三单元
8《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
确乎、挪移、涔涔、潸潸、徘徊、遮挽、蒸融”等词语,
理解生词意思;正确书写“蒸”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积累具体描写“时间匆匆,一去
不返”的语句,体会作者对
时间的逝去感到无奈、惋惜和不甘虚度此生的思想感
情。(重点)
3.学习通过不同修辞、不同句式表达情感方法并尝试运用。(难点)
【评价设计】
通过检查课前预习,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达成学习目标2、3;
通过仿写句子,完成学习目标3的检测。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今天咱们来学习“匆匆”(板书课题),注意写的时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记
了中间这个长点,请大家齐
读课题。
2.揭示课题,理解匆匆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10分钟)
(一)词语检查
(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A、师板演“蒸”字笔画、笔顺,
B、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
(3)检查读词(课件出1出示词语)
A、指名读,随
转(zhuàn)
B、齐读。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匆匆一去不复返头涔涔泪潸潸
挪移
跨过溜走蒸融遮挽徘徊
机正音:徊(huái)旋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1.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课件出2出示词语)
2.把括
连起来读一
了什么?
3.小
键词语概括
这是理清文
方法。
(三)简介作者
(
1)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谁把它定格在文字中?关于
他,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2)请看大屏幕----(课件3出示朱自清画像、作品及特点。)
(朱自清画像)他是著
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语言简练,情感丰富,被誉为
“现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
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
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3.咱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他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
(四)交流疑惑,以学定教(预设) <
br>1.预习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
开始我们的品读。(课件4出示: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呢?(一想到时
间的流逝就头痛脑胀,流汗,流泪不止。)
3.你能读一读吗?(抽生读)
4.方法提示:同学们,要联系上下文,一边读,一边用心去
感受,去与作者,
与文章对话,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为什么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三、研读课文,感悟情感,体会表达。(28分钟)
(一)自主合作,感知“头涔涔而泪潸潸”(8分钟)
1.读课文1——3自然段,把你认为
能令作者“头涔涔”“泪潸潸”的句子,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词语
匆匆一去不复返(时间特点)
挪移跨过溜走蒸融(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头涔涔泪潸潸遮挽徘徊(作者感叹)
结:借助关
文章的大意,
章脉络的好<
br>号里的词语
读,你发现
圈一圈,划一划,填写好自主学习记录单。
自主学习记录表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每小组找准一个点进行合作学习,确定最
令作者感到“头涔涔”“泪潸潸”的句子 谈体会,感情读
佳展示方案,为集体展示做好准备。
(二)精读引领,体会“头涔涔而泪潸潸”。(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15
分钟)
预设一:课件4出示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
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
偷了他
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谈体会。
(1)运用了排比句。
(2)指导朗读:燕子,杨柳,桃花,它们走了,没关系,在来年的春
天都会
回来,那将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该怎么读呢?
(3)生练习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去——来”“枯——青”“谢——开”的
充满希望。)
(4)回应头涔涔而泪潸潸
过渡:作者主要是要说这个意思吗?(写这个排比句是为了更加鲜明的
对比出作者因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头涔涔,泪潸潸。)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
来吧!
(生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不复返呢?”男女同学分别读出这两个层次)。
预设二:课件5出示句子: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
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谈谈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感觉到时间过得太快了;
觉得时间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就悄悄的溜走了……)
2.引导想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的情景。轻
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你丰富
的想象——师声情并茂旁白:“辽阔的大海一望无垠,海水一浪赶着一
浪奔涌向
前,这时,针尖上的一滴水滴进了的这浩翰的大海里。”同学们,你看得到那一滴
水吗
?你听得到那一滴水的声音吗?(看不见,听不到)
3.你又联想到了什么呢?(一滴清透的小水珠落
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我
们根本就来不及看到,根本听不见它的声音;时间就好像这一滴水,一去不复
返
了。)
4.是啊,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无声无息,稍纵即逝啊!把作者的叹息
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生有感情地朗读。)
5.体会用词的准确:
算一算,八千多日
子是多少年呢?(约23年)为什么作者不用23年,却要
用八千呢?(更显得数字多,逝去的年月多,
更让人惋惜。)
6.体会作者的心情:
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23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
复返,他会有什么样的
心情呢?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焦急、难受、猛醒、后悔、紧张、痛惜,害怕、
……)
7.引导感情朗读:
把你体会到的作者的这种情感,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生再感情朗读。)
8.二次回应“头涔涔而泪潸潸”:
一想到这些,作者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呢?我们再来读这一句。
(生多种形式练习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师相机评价)
预设三:
课件6出示句子: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
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
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
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
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
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
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生朗读。(音乐配读)
2.感悟内容:
通过生活小事来写,写了哪些小事?(洗手、吃饭、默默时、遮挽时、天黑
时、睁开眼、叹息)
指导朗读:分排按不同内容接龙读、男女合作读(男同学读什么时候,女同
学读怎样过去)
3.感悟表达:
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的流逝更是难以描写,可作者是运用什<
br>么样的语言把它描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呢?(作者用了排比的方法写出了时间匆
匆而过;作者用了
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时间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就溜走了)
引领三读:
一读体会拟人的生动:
作者不是直接说:我们要爱惜时间呀!而是把时间当
人来写,它能-----(生:能“跨”能“飞”,
能“闪”能“溜”)!简直是个淘气
的小精灵,这样当然更生动、形象了,读—
二读体会作者的无奈: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没有用的,时间就是这样,
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阴,读——
三读体会叠词的婉转:“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轻轻悄悄”
“玲玲俐俐”,这
样的词语应该怎样读?(轻巧婉转)我们再合作读(师读
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生接读“于是——…
…)
5.仿写:
(1)作家的这份迷茫,这份留恋,这份无奈已引起了我们的共鸣,那么,
你们那四千多个日子又是怎么溜去的呢?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生活
中的
小事写一写。(课件7)
(2)生动笔进行片段练习。
(3)交流:生1、2、3读自己的作品。师相机评价
(5)再次回应“头涔涔而泪潸潸”
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溜走了,你们的四千多个日子,老师
的一万六千多个日子
,也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了,一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头涔
涔而泪潸潸呢?作者又怎能不头涔涔而泪潸潸
呢?读——(生读:“我不禁头涔
涔而泪潸潸了。”)
(三)反思拓展,不再“头涔涔而泪潸潸”(5分钟)
1.时光就是这样稍纵即逝,在我们的
叹息中闪过去了。读到这里,我真有一
种坐不住了的感觉,你又想到了什么呢?(以前浪费时间,惭愧!
原来时间就是这
样过去的……)
2.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合作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你又
能悟出些什么来
呢?(作者不甘心就这样。)从哪里读出他的不甘心呢?3.课件8出示句子
4.引导体会两个“赤裸裸”的意思
两个“赤裸裸”,意思一样么?(不一样。前一个是光着
身子从娘胎里来到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
要
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个世界,而后一个是指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毫无贡献的离去。)
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生齐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
么一遭呢?”
5.引导感悟:作者白白走这一遭了吗?留下了什么“痕迹”?
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份朱自清的资料(课件9),大家浏览一遍,看看对你是
否有所启迪?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
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
写的《睡罢,小小的
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
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
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长
诗《毁灭》,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6.激情朗读:
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时间匆匆,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辛勤劳作<
br>的结果呀!读出你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吧。(师生对答:生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
里门万户的世界里
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师答:不能,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
了。
7.追问引发深思:同学们
,读到这里,谈到这里,大家一定想到了,朱自清
先生写这篇散文,仅仅是让我们珍惜时间吗?(生齐答
:珍惜生命!)
8.我们已去的四千多日子留下些什么痕迹?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痕迹”:儿时照片、荣誉、试卷、发表的文章等)
9.同学们,面对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面对作者一次次的提问,作为21世纪
的主人,我们应该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
br>【反省自己三千多日子留下什么痕迹,及回答“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就
是让学生再次深切地体
会时光匆匆、要有所作为。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2】
四、自我评价,总结学法(1分钟)
学生课堂自我评价。相机引导明确散文特点:形散神聚
五、推荐作业,课外延伸(1分钟)(课件10)
1.推荐阅读:朱自清作品《荷塘月色》《背影》《绿》。
2.小练笔:以“日子”为主题,
自创一首诗或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或你身
边人的日子,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和感受。
板书设计:
匆匆
形散神聚
一去不复返无影无踪
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头涔涔而泪潸潸
跨过飞去溜走闪过
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其丰富而敏感的情感。
2.品析课文,关注作者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存在的鸿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关注文章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2.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过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事或答应你
一件事却迟迟不能实现的焦
灼吗?不妨说一说当时的心理(学生分享并展示导学案上用微信表情画的心情
)。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与期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看到
课题《那个星
期天》,你有哪些疑问?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对这
一天印象如此之深?带着这些问题,今
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史铁生,看一看在那个
星期天他有着怎样的期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用用一句话概述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
明确: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2.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明确: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我”的心情)
(3)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黑板出示生字词)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
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
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4)我们可以归纳出,本文主要写了“我”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第一
小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追问:如果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从早
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罗列了时间点,显
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
我的期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梳理文章
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
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
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
二、品读感悟、理解情感
(一)1.读课文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小括
号划出表现出“我”的心
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满怀期待的心情。)
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明确: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是却没
有兑现,我一直期盼,以至于忘记
了目的地;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在那天由于期盼落空,所以这
样的伤痛
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记了具体信息。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3)“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耐心地等待。
思考:作者怎么来体现时光不好挨?
(4)“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
,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焦急又
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我坐在草丛里……。我坐在
草丛里看她们,想象
她们的家……。”“院子很大,空落落”
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焦
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
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
与孤独。(关注句子“我……”)
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空落落”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院子,还有
“我”
孤寂的内心。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
执着得等
待着。
(5)“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脚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
我眼前晃动
,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
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
碌。
习作三让真情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
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
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
2.习作中能把印象深
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
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3.阅读习
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
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4.和同学交换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
教学重点
1.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
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
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
2.阅读习作例文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
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
化,也能把变化写清
楚。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 做游戏,谈感受。
2击鼓传花
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
抽奖。分
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2. 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情感
,你还有过哪些情感体验?(依依不舍、
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怒火中烧......)
3.
书上也提供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4. 原来人的情感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怪
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
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
内心世界。
小结: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善
于捕捉
内心情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
能让真情自然流露。(板书:让
真情自然流露)
二、小组交流,诉说感受。
1.你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感受?什么使你产生
了这样的感受?先回顾事情
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小声地说一说。
2.组内同学
轮流发言。要求:发言的同学说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针对同学的发言提
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内交流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跟全班同学说<
br>说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例文,习得方法。
1.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
,可谓是真情流露。但在写作中如何组织
语言和内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呢?我们可以从这个单元
的习作例文中
找找答案。
2.默读例文《别了,语文课》,关注文章旁的批注,边读边思考:
“我”对
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生默读课文,做好批注;
(2)集体交流:“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由厌恶到喜欢)
(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种变化的?
①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
了。”
“我张皇地拿出国语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
味。”
“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提示:作者写了“我”看报纸、温习课文、写生字
这三个具体事例,写出了
“我”对语文课情感的变化。
②借内心独白抒发情感。
出示句子: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
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师引导学生交流:内心
独白是指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
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方法更能直接而
强烈地表达心情。
③选典型事例凸显心情。
写告别中国语文课,可能由很多事情可写,这里
只选择了哪两件事情来写?
(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情就很好地把气氛与心情凸显了出来,表现
出
“我”对语文课的依依不舍。
总结。通过学习这篇例文,我们了解到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能
够表现人物丰
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让真情自然流露,打动读者。
3.接下来请大家有感情地
朗读《阳光的两种用法》这篇文章,边读边想想阳
光有哪两种用法?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
的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做好批注;
(2)集体交流:谁能用简单的句子概括出阳光有哪两种用法?
①母亲把太阳叠进被窝帮“我”御寒;
②毕大妈把太阳煮在水里面给孩子洗澡。
(
3)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来谈一
谈。(在艰苦日子里,母亲就是
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是我们所有幸福和
感恩的来源。)
①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
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
个暖水袋都没有……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
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
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被子里就
是暖呼呼的
了。
引导学生抓住“冰凉如铁”体会家境一般,没有御寒的设备“我”晚上难以
入眠。
引
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动作“取”“抱”“叠”“铺”,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温暖
慈爱的母亲形象呼之欲出。
②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
气息和味道,让我感
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
馨许多。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把温暖
的被窝与暖水袋进行对比,同样能带来温暖,但温
暖的被窝更能体现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
③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
一个个排队洗澡,毕
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
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
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引导学生抓住“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溅一盆的水花”“哪吒<
br>闹海”,描写出了孩子洗澡时的欢乐场面,衬托出母爱的智慧慈爱给孩子们带来
的幸福与温暖。
(4)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呢?
①通过叙述母亲和毕大妈创造阳光的两种用法的事例讴歌了母爱的温馨慈
爱。
②以“
老阳儿”为贯穿全文情感的线索,表达出母爱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阳光,给人温暖与光明。
(5)总结。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
事之中,看似平淡的叙述流露
出的是柔软绵长、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五、结束语和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习
作例文,体会到了在写作中如何组织语言和内容来帮
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我们拿起笔来写作,让真
情在笔尖流露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已经根据这次习作的
要求,完成了作文,这节课,我们互相欣赏、评改
彼此的习作。在此之前,先来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
1.选择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感受,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表达出真实自然的情感。
2.能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二、佳作放送
在这次
作文中有些同学的文章不但写得生动、具体,而且感情真挚动人。大
家想不想欣赏一下?(板书:佳作放
送)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
2.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同学主要写
了一种什么感受?有没有选择合适的
方法和内容来表达情感?
3.学生评析。
(1)你觉得这篇文章写清楚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吗?(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
法来表达情感?
(3)选择了哪些合适的内容来抒发情感?
(4)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4.教师小结。
三、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
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板书:亮点欣赏)谁愿
意把
你写得最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3.
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
展示,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
四、互评互改
导语: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迫不及待地想修改自己的习作了呢?(板书:互评互改)接下来,我们分小组互评
互改习作。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将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并说说自己的
五、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2.小结:好的作
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
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
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修改中会得
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六、誊抄作文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
刊物,体验成功的喜
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
1.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大方。
2.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全部写完后,通读整篇习作,再次检查错字及标点符号。
七、习作例文
流年里的父爱
不知从何时起,放学单独回家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学校离家路程不是
很远,但每次看见同学由爸妈来接,我心里未免有些难受。我也渴望能牵着爸妈的手一起回家!
那天一直下着暴雨,直到放学,雨也没停下来喘一口气,反而有愈下愈大的
势头。同学们陆陆续续都被家长接走了,一会儿就只剩下一个我了。我站在学校
传达室门口,望着天空
,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淡漠的
风凌厉地穿梭着,将人的惊呼抛在身后。柔软的
小草早已战栗地折服于地。狂风
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打在我不安的心上。
我倔强地等着,雨
下得这么大,会有人来接我的。然而,我终于绝望了,只
得强撑着雨伞,冒着狂风暴雨向家的方向走去。
雨水在低洼地带已经汇集成一片
小水塘了,而我不得不穿过这条“长河”,正当犹豫不决时,一个熟悉的
身影出
现在雨幕中。
他穿着西装,踩着皮鞋,神情焦急,略显狼狈,显然是下了公交车就直接来
感受。
接我了。爸爸来了,他蹲下身子,弯下腰,想要把我背过去。我像做梦一般,马
上回过神来 咧开嘴笑了,一骨碌爬上了久违的爸爸的背上。
我一只手搂着爸爸的脖子,一只手紧紧地撑着雨伞,雨 似乎幻化成了一首欢
快的音乐,蹦跳在我们的头顶上。 学生欣赏优秀的习作,既表彰了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又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全班进行评析,起了示范
作用,为接下来学生 之间互相评改习作打下基础。
七、课堂总结
这次习作,大家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对于真情, 我们要用真心去体会,用语
言去描摹,用技巧去渲染,用构思去完善。这样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