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
大气污染物-聚餐英文
12 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会写“彻、迁”等10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8个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4.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10个字,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鼎”字可通过
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
记忆,要注意书写笔画和笔顺;“牺”字可以通过形声字的识记规律加强记忆;“泰
”字要注意下面部分的
书写,不要写成“水”。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阅读理解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为人民服
务”的深刻含义。披
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
刻含义。学生在此基
础上进行朗读,可以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文体了解
了解议论文的写法。本文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通过品读通俗、自然、朴实的语言,引导
学
生理解每一个分论点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分论点均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深意,从而使学生
初
步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彻、迁”等 10
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响亮口号现服务,未成曲调情先染
1.播放阅兵式片段:请大家看一段天安门前阅兵式的录像。
2.说说观后感: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
3.再来一遍,也那么有力、整齐、响亮——为人民服务!
4.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
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
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而这口号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阅兵式的
铿锵回应中,在每位学生的琅琅诵读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所谓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板块二 生字新词触服务,思德形象立眼前
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是毛主席为谁写的?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认读情况。
(1)课件演示“鼎”字的由来,教师范写“鼎”字。
(2)课件出示生词。
课件出示:
剥削
重于泰山
革命
轻于鸿毛
解救
精兵简政
压迫
死得其所
牺牲
五湖四海
(3)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正音:“剥削”的“削”读“xuē”;“鸿”读“hónɡ”。
(4)学生齐读词语。
3.了解张思德。
(1)梳理脉络: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谁的。
预设: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播放影片:播放电影《张思德》的片段。15:00—20:00
(3)了解张思德:
张思德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毛主席竟然为他写悼念词?请同学们观看关于张思德的
电影片段,再结合你课
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张思德的了解。
(4)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同学们,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困
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
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
者。(板书:为人民服务)
【设计意图】预习是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
解,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就可以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章主
要人物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文
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三 默读课文探服务,三大方面绕中心
1.将文本读薄。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提炼
出关键词。
(2)提炼关键词: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的意义;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批
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互助。(板书: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3)提炼方法:同学们,这样抓关键、抓重点的方法很重要,读着读着书就读薄了。
2.初步了解议论文。
(1)像本文这种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几方面内容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2)谁来说说自己对议论文的了解?学生交流。
(3)教师相机补充: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故
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跟你讲道
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下节课
我们再来探讨本文是如何将这几方面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
一枢纽,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学生自
主发现、总结文体,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为今后的
议论文学习奠定基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2.品悟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议论文的严谨性。
3.学习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情境演习说服务,初触写法入新课
1.将文本读厚。
上节课我们把文本
读薄了,提出观点后还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毛主席围绕观点是怎
样展开去说、具体地说
、深入地说,这就是把书重新读厚。
2.课件出示演讲稿的基本格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
将课文由薄读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意,受到革命人生观的
启蒙。
板块二
品词析句悟服务,不怕牺牲为人民
1.明确自读要求。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课件出示:
读书要求: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学生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这里引用名言,说明了有的人死得其所,有些人死得毫无意义。
②齐读司马迁的话。
③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
④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教师小结:
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们表达了英雄气概、民族气节,读来是那样的可歌可
泣、可敬可佩。所
以,毛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
(2)预设二:
课件出示: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①师:此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将两种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对比。
②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③学生交流:为人民的利益
而死的人,例如雷锋、董存瑞、郝副营长等人,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
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比如那
些汉奸,他们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④朗读指导: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
、不同的感情。通过对比,把这种
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①读一读:此处用了怎样的方法?(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
②请回忆上节课我们看过的片段
,说说张思德都做了哪些事。(送水、送信、送轮胎;为老乡追猪;干
活、烧炭……)
③课件出示张思德牺牲的片段,配乐朗读《灰色空间》。
④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永远离去了
,但他身上最可贵、最朴素、最永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却永
远留在人们心间!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
道毛主席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
能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两个部分吗
?
【设计意图】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诵读日常积累的
关于生死的名言。力求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促进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板块三
举一反三拓服务,授人以渔心中明
1.学生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不怕批评”和“团结互助”部分的内容,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2.学生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自己以往阅读的书目,说说革命队伍的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例。
(2)预设二:
课件出示: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
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
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
们就照你的办。
关注关联词:上面的句子有几对关联词?这些关联词有什么作用?
“因为…
…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这些关联词的使用让文
段读起来特
别有逻辑性,而且层层深入。
3.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议论文除了要讲清楚、写明白外,还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3)拓展练笔。
同学们,文中这些令你心动的话使你想到了什么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也
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
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读中悟
写,以写促读,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这种方式是阅读教学指向体验和
表达的一种深刻的课程自
觉和担当。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文本的内容,通过“写”
来拓展延伸,达到情感的
升华。
板块四 拓展延伸品服务,推荐阅读乐成长
1.浏览网站。
你知道张思
德纪念馆吗?在网络上,人们为张思德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纪念馆,成千上万的人被他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所
感动,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我们一起去张思德网上纪念馆看看吧!
2.写写感受。
学了课文,参观了张思德网上纪念馆后,请你也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3.推荐阅读。
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关革命先辈的事迹呢?同学们可以课后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
《十里长街送总理》,
想一想周总理生前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同学们也可以读读雷锋、邱少云等英雄的
事迹,再一次体会革命
先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设计意图】“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一
堂课的学习,只能激发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兴趣,因此,在
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去网站留下自己的感想,以
及阅读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有助于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
升华,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一文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
词藻,但它通过缜密的论证,
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个人为人民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
1.扎扎实实,关注字词的理解。
在词句教学中,运用了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精雕细
琢,对语言文字训练做到扎扎实实。如:“鼎”
字的学习,通过观看“鼎”字的演变,加深学生对该字的
理解记忆。
2.紧扣中心,关注文体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
”,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初读时将文本由厚读薄,概括出
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三个分
论点,并随之对议论文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议论文形成初
步印象。
再将文本由薄读厚,放手让
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文本所运用的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使学
生对议论文有了进一步理解,突
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3.适当拓展,关注时代的背景。
这篇文章
是小学阶段学生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它创作的年代比较特殊,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比较遥
远。针对这一
情况,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渗透对学生革命人生观
的启蒙教育。
课后作业注重阅读拓展,类文链接结合阅读链接中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让学生自读革命先
辈的事迹,
深化情感。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1
2课。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
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
,层层深入,是对
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
由于文章内容背景
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学生理解
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备课时我确
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以议论为主的
表达方式的文章;二是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
教育。教学难点一是体会“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二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因此我这样设计教学的
:
首先,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预习和早读时要求学生读课文并试背课文。上课的时
候,我
问学生:“你们会背了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然后我说:“同学们,别紧
张也别害怕,为什
么这课不能容易地背诵出来呢?因为这课同学们还没理解。这是老师的
问题,不是你们的过失。在今天的
两堂课里,我将引导你们理解课文内容,并保证只要你们
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两堂课下来,个个都能流
利地背诵课文!”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
发出来了!
其次,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教
学时,为了让学生以小见大,理解‘为人民服务’
的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我引导学
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
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在课
上,我还引入了六年
级上学期学过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死犹生,永
远活在
人民心中。
接着,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课后习题学生能回答的让他们回答。比如“
因为我们是
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
br>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几
句话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这几句话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其次还
要让学生知道句与句之
间是怎么样连起来的。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自
己领悟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又让
学生联系名言警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要学
生列举受到老师或同学批评的实例,说说自己当时
的感受。当孩子们把这些平时熟知的语
言和事例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活跃起来,这
样一篇离孩子们很远的
文章一下子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句与句之
间是如何连起来的对学
生来说就难了。于是我让学生说说从每句话的意思中看出了什么?聪明的学生马上
回答,
感觉一句比一句深入。于是我抓住学生说的回答,告诉学生,一句比一句深,句与句之间就
是递进的关系,每个句子之间就是这样连起来的!同时,学生就理解了“递进”。接着,我
让学生再次
小声朗读这四个句子,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疑问。最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
解再读四句话,看谁能在最
短的时间内背出来。短短的几分钟内,人人过关!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轻松
地走进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这是学生
需要的,更是老师们所希望的。
另外,我还
鼓励学生从文章“为人民服务”这一内容想开去,学生可以通过名人故事,
身边事迹去感悟什么行为叫“
为人民服务”,因为对于“以我独尊”的现代独生子女来说,
理解“为人民服务”远比在实际行动中做出
来的“为人民服务”容易多了,我相信,在他们
心底,已经根植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他们一定会努力前
行!
语文即生活,尤其是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如果不把它的根深植在生活的土壤里,它就
会
枯萎在学生的心灵里。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
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篇
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
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以说这
是一篇典范的演讲词。可是我一直在想:这篇课文学生能喜欢吗?教材为什
么要选这篇课
文?时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学生是否完全接受?况且,本文的第四、五两段似乎<
br>与前面几段论述的不是一个问题,分析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一篇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
在课堂上
活跃起来?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经过对教材、学生等反复的思考与沉淀,我把这堂课的教学设
计为一节演讲课:让学生
感知演讲词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的三个特点,从而能够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
。针对教学
目标,我预设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演讲词的结构、语言,紧紧抓住严
密、准确、有
表现力这几个词语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从而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在上课过程
中,学生们热情的反应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这更多应该源于他们对于演
讲这一的喜爱,这篇课文完全
成为学生们学习演讲词的一个载体,因此,他们乐于朗读、品
味、分析、总结,并把学到的知识在即兴演
讲中加以运用。
回顾这一节课,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让语文课语文味儿十足
总以为只有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意境的渲染能够让语文课语文味十足,其实不然,语
文应是听说读写的结
合,要让一堂课更具有语文气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还
应该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以提高学
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让语文课“实用”起来
语文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鉴赏的能
力、表达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面临现代社会中交际
越来越重要的现实,让语文“实用”
起来。
(三)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有时候,一些
课堂热热闹闹,师生和谐愉快,可是教学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学生并
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因此语文
能力提高比较缓慢;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点,让
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四)让课堂环节灵活、高效
我们学习、领悟课改的新理念,我们更关注这些新理念的落实,
关注新课改的实践,然
而在教学实践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与尴尬。忽视语文教学特点而过分追求新形式,
会让我
们的课堂走入误区。如何让课堂环节灵活、高效,带给学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
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我们究竟应该带给学生什么?应该是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