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表
声乐-lol配置要求
民
办
文
河
小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2011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马旭敏 学科
学
生
基
本
情
况
教
材
分
析
及
重
点
语文
年级 三 制定日期
2.16
就上学期语文成绩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大
都养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较
积极,只是回答问题时句式还不够完整。朗
读水平、思维能
力还需要提高。作文一直是困扰学生的大难题,这主要是由
于学生看、读少,灵
活运用能力较差,所以在本学期教学中,
应花大力气加以提高。
本册共
分8个单元,每单元5篇课文,共40篇。本册教材的生
字为348个,继续积累词语345个。课后练
习分为三部分。第一是“预
读芳草地”,主要是提示阅读要求,指导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第
二是“词句活动室”,安排少而精的字、词、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
积累和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语言文
字;第三是“语言直播厅”,设计当
堂的说话练习,增加口语表达和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每个单元前还编写了学习“导语”,主要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和预读
训练的重点。本册教材个单
元阅读训练的重点为:一、二单元,预习
课文;三、四单元,复述课文;五、六单元,理解词句;七、八
单元,
提出问题。
“古诗诵读”安排在各单元中间,全册教材共8首,古诗教学的
重
点在于朗读和背诵,只要大致了解古诗意思,不要作过多讲解和分
析。
“综合练习”的编写,
减少了单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综合性,
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字、词、句,及时安排学生参
加各
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材分开编写,作文教材的命题与
设计切合小学
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喜欢写的事,也
让他们有充分想象、自由创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增
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创造多种方式,
加
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文
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高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3、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4、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再现生活的能力。
教
材
分
析
及
重
点
教
学
质
量
目
标
力争及格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45%以上,低分率控制在3%以
内。
1.继续学习、积累生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借
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能用普通
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3.积累生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
部分词语能学会运用。
4.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在理解句子中,
进一步学习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
解顿号、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5.听人讲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
能抓住别人讲
话的主要内容转述。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6.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朗读课文。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
料解决阅读中的部分问题。能复述课文大意,初步把握课文的
主要
内容,体会课文的细想感情。
7.学习观察生活,能清楚明白地写出袭击的所见所
闻。学写简短
的日记、观察作文、看图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较通
顺,学习使用标
点符号。
8、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具
体
措
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
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
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
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
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
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
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
,从读中学
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
写自己熟悉的事,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
,
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
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
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
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
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
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
”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学习。
8、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
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
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教课题
学(教科研专题)
研
组内研究课
究
校级公开课
单周次
内容安排
元
测
试
安
排
选项
修目
课名
外称
活
动
3
5
7
9
13
15
17
19
第 一 单 元
第 二 单 元
第 三 单 元
第 四 单 元
第 五 单 元
第 六 单 元
第 七 单 元
第 八 单 元
参
加
人
数
内
容
时
间
业
进
务
修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课时
4
7
7
7
7
7
9
5
7
7
7
5
7
7
7
6
5
7
7
教学内容
1、
2、
﹡3 4 5 《咏柳》 综合练习1
6 7 作文 第一单元测试
﹡8 9 10 古诗诵读
11 综合练习2 作文 第二单元测试
12
13 14 古诗诵读
15 16综合练习3 第三单元测试 作文
﹡17 18
古诗诵读
19 20 综合练习4 作文
第四单元测试 期中复习
期中测试
21 ﹡22 23 古诗诵读
24 25 综合练习5 作文
第五单元测试 26 27 ﹡28
古诗诵读 29 30 综合练习6 作文
第六单元测试 31 32 33
古诗诵读 34 35 综合练习7
第七单元测试 作文 36
﹡37 38 39 古诗诵读
40
综合练习8 第八单元测试 作文
期终测试
2.14~2.18
2.21~2.25
2.28~3.4
3.7~3.11
3.14~3.18
3.21~3.25
3.28~4.2
4.6~4.8
4.11~4.15
4.18~4.22
4.25~4.29
5.3~5.6
5.9~5.13
5.16~5.20
5.23~5.27
5.30~6.3
6.7~6.10
6.13~6.17
6.20~6.24
6.2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