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天工巧夺
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摘要)
作者:益言
来源:小学教研室发表时间:2008-1-15 16:13:19
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摘要)
一、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
(一)国家安排课程
1、学科类课程。
小学阶段开设思
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
动等十一学科。
各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是(略)
2、活动类课程。
本课程设置早
会、班队活动,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和学校传
统活动。
活动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是(略)
(二)地方安排课程
地方课程
要发开设适应地方和乡土教育课,使用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并经省中小学教材
审查委员会认
可的乡土教材,也可开设文化基础课。
(三)课程计划表
1、学年时间安排表
项 目
上 课
社会教育活动
学校传统活动
期末复习考试
机 动
假
期
总 计
周数
34
1
1
2
1
13
52
包括节日假、寒暑假,学校可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但不得用于集体补课。
毕业班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上课减少1周,毕业复习考试增加1周。
备
注
说明:每学年第一学期一律定于九月一日开学;学生在校活动21
周,寒假3周后,即为第二学期开
学时间。一般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上课时间各占一半。
2、福建省义务教育全日制五年制小学课程安排表。(略)
3、福建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程安排表
年级
周课时
课程
思想品德
语 文
写 字
数 学
社 会
英 语
信息技术
自
然
体育与健康
音 乐
美 术
劳 动
周学科课时
活动
类课
程
早 会
班队活动
科技活动
1
2
1
2
1
1
1
2
2
2
21
1
2
2
2
22
4
5
5
1
9
1
9
1
9
1
8
每天下午20分钟
5
2
5
2
5
2
986
204
1
7
1
7
204
1666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课时
学
科
类
课
程
从语语文课减少一课时,其余由地方安排课程或周活动课时中解决
从科技活动课时中解决
1
3
2
2
24
1
3
2
2
1
25
每天10分钟
1
1
1
1
1
1
204
272
2
3
2
2
1
25
2
3
2
2
1
25
272
544
408
408
136
4828
文体及健康教育
2
活动
周活动课时
地方安排课程
周课时总量
5
1
27
5
1
28
4
2
30
3
2
30
3
2
30
3
2
30
782
340
5950
2 2 1 1 1 306
附: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的说明(节选)
1、语文课一、二年级可根据需要在语文课中
每周设1课时说话课;三年级以上各年级隔周设2课时
作文课。
2 、英语:小学开
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从三年级起,语文课减少一课时,其余英语
教学活动时间,由地方
课时和周活动课时中解决,要保证每周至少四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为主,
五、六年级长短课结
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4、信息技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可有高年级开设,所需课时在科
技活动课时中解决。小学阶段信息
技术课,一般不少于68课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6、期末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两科,其他学科通过平时考查评定成绩,不允许单纯以考试成绩
给学
生、班级、教师和学校排名次。
7、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五
、六年级至多不超过6小时,其他年级还应适当减少。
课余、晚上和节假日不得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
课。
(2005-12-29
益言摘)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
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
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
计划。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
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
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
成健康的审
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
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
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
、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
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
据不同年龄段
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
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
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
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
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
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
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
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
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
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
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
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
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
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
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
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
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
适应性,各地应发挥创造性,
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
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
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积极开设职业技
术课程。
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表一: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 级
课
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思想
品德
思想
品德
思想
品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门
类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科学
科学
(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与
健康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与
健康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与
健康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艺术
(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表二: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年 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年课时
总计(比
九
例)
7~9%
品德与 品德与 品德与 品德与 品德与 品德与 思想 思想 思想
生活 生活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品德 品德 品德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
理)
3~4%
科学 科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科学 科学
科学(或选择生物、
7~9%
物理、化学)
课
程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教学 数学
外语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体育体育体育
体育 体育
与健与健与健
10~11%
康 康 康
9~11%
门
类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6~8%
10~12%
周总课
时数
(节)
学年总
课时
(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9522
表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年级
周课时数
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语 文
数 学
外 语
历 史
地 理
科 学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体育(体育与健康)
音 乐
美 术
综合实践活动
4
地方与学校课程
周课时总量(节)
学年总课时(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9522
4 6 6
6 6 7 5 5 1705 18%
一
3
8
4
3
2
2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3
8
4
3
2
2
2
6
4
2
3
3
2
2
2
6
4
2
3
3
2
2
3
6
5
2
3
3
1
1
3
6
5
2
3
3
1
1
2
6
5
4
2
2
2
2
1
1
2
5
5
5
2
2
2
2
2
1
1
年 级
九 年
总课时
(节)
210
330
740 8%
九 年
课时总计
(比例)
2 200
5
5
5
1960
1425
760
21%
14%
8%
2 206
346
140
420
4%
3 175
840
3 105
2
140
840 10%
8%
1 453
906
1 453
9%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表四: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综合)
九年
九年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课时 时总计
(节)
(比例)
3 3
8
4
3
4
4
6 6 6 6 6 6 6 1736 19%
2
3
6
4
2
3
4
2
3
6
4
2
3
4
3
3
6
5
2
3
2
2
3
4
5
5
5
2
2
2
3
4
5
5
5
840
体育与健康
艺术 4
2
2
2
2
2 906 9%
10%
315
840
1960
1425
760
3%
8%
21%
14%
8%
740 8%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科学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
8
4
3
3
3
6
5
2
2
3
4
6
5
4
3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
课程
4
周课时总量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学年总课时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6
1190 1190 1122 9522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
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
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
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
课时比例;表三、表四
是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学校选择。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
实施方案
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2.每学年上
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
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
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
课时总量的16%—20%,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
排6—8%,地方与学校课程一般安排10—12%,
可以整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
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
社会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
式灵活安排。地
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
、
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
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
校课程的课时
。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
容,统筹合理安排。
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研究性学习按每周安排2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农村普
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可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绿色证
书”课程课时。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学校依据当地实际既可选择分科课程,
也
可选择综合课程,或部分选择综合课程;七至九年级学校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
应减少自然地理
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
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进入新课程的县(市、区)应有部分学校开设综合课程,并逐年有所扩大。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
一般为三年级。各地根据我厅确定的小学开设英语
课程工作的目标和步骤,加快推进本地区小学英语教育
。
初中阶段的外语课程一般为英语。鼓励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
语。 <
br>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教育的内容如环境、
健康、国防
、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也可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或班团队活
动时间中安排。
五、积极改进义务教育课程教学
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坚决摒弃满堂灌、死记硬背、题海战
术,提倡启发式,重视
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
生关系,
大力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重视相互讨论,重视彼此交流,重视以合作的方式学习;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倡导基于网络前提下的多媒体教学,积极
推进信息
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人文类学科的教学要努力改变概念化、教条化倾向。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时
代要求,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形成认识,学会思考,学会辨别;要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横向沟通,使学生在获得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形成综合能力。
自然科
学类学科的教学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要使学生历经认识科学和科
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
究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要改变“书
本为主,实验为辅,脱离生活”的封闭式
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
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科学与人的关系。
积极探索综合课程的教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
品德、艺术、科学、历史
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是新设置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教学在内容上要
体现“综合”
特点,在方式上以活动为主,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开
发和合理使用综合课程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社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力求学生在广泛的
学习
实践中获得体验,有所收获。
重视课程评价改革。课程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
为根本目的。
评价应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加自尊和自
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要重视和加强形
成性
评价、定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控制好
考试规模和考试总
量的前提下,着重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要依据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要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
把握、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
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
潜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