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科学家成长故事_一生心血修本草李时珍

余年寄山水
600次浏览
2020年12月22日 10: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qq朋友网-做人的名言

2020年12月22日发(作者:靳夕)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期卓越的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公元1518年,苏州瓦硝坝的中医李月他家里,一个小男孩儿出生了,他就是李时珍。
< br>李时珍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左邻右舍一有不舒服,就来找他看病,每次都是药到病除。
他在 自家的后院种植了很多种草药。除了给人看病以外,他就侍弄这些草药,一会儿浇水,
一会儿锄草,一会 儿施肥。

李时珍从懂事起,就对帮助爹爹给中草药松土、锄草很感兴趣。他每次来到这个小 药园,总
是问这问那:“父亲,这是啥花呀?” 父亲会耐心地回答:“这叫单叶红牡丹,它的根和皮
都能入药。” 于是小时珍就会接着问:“那这药能 治什么病啊?”父亲告诉他:“这药能治
风寒,能止疼痛;肠胃炽热、心气不足也能治。” 小时珍还会刨根问底:“啥叫心气不足
啊?”“你现在还小,过几年再学吧!” 这个小家伙总是不依不饶地问个没完没了的,还说:
“我就要问,我偏要问!” 父亲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好,我告诉你„„”

他缠住父亲不放,父亲只好把一些具有药 用价值的花、草的名字、药性、用途——讲给他听。
你可不要小瞧这个小家伙,他听得还很认真呢!就这 样,今天讲几样,明天讲几样,日子一
天一天地过去,后院小园子里的花啊草的,也就基本上讲完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了。后院小药园的草药都已经让他认完了,< br>每种草药他都记得很熟。他对此很不满足。父亲只好带着他上山采药。山上的学问可是大得
很哪! 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边,到处都是野生的的药材,还有天上飞的昆虫、到处跑的野兽,
这可使小时珍大开 了眼界。他看到父亲采草药时,每次采了,都要放在嘴里嚼一嚼,尝一尝,
就好奇地问:“父亲,你为什 么采了草药,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呢?” 父亲说:“放到嘴里
嚼一嚼,尝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道。我 们的祖先们,采草药都是这样的。只有用嘴品尝才
能知道药力、药味和疗效。我们的先人们就是这样亲自 品尝以后,才写出《本草经》这本医
书的!等你长大后,你可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本草经》!”

在山上,他们总是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讲,碰到什么,就讲什么。有一次,他们看到一条< br>蛇,吓得小时珍直叫:“哎呀!不得了,蛇!” 父亲一把抱住他,告诉他:“这叫蕲蛇,是
极毒 的,人一旦被它咬到,抢救慢了,就要丧命的!但是蛇胆、毒液和它的皮都是治病的良
药呢!” 小时珍追根究底:“人如果被这蛇咬了可怎么办呀?” 只见父亲低头找呀找,忽
然眼睛一亮,他采了几 棵小草,对小时珍说:“你看,这是半边莲,这是鬼针草,这是天南
星草,这几种草药都是能治蛇伤的! ”

每一次,父亲讲解以后,小时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的记性特别好,每隔一段时间,父 亲
再问他以前讲过的草药知识,他都能一字不差地回答出来。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
月 ,一年又一年„„时间久了,李时珍在父亲的指点下,已经能辨别各种药草、动物,并说
出它们的药用价 值了。

有一次,李时珍和几个小伙伴上山去玩。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被蕲蛇咬了。小朋友们 都吓得
不知如何是好,李时珍却十分的镇静,他说:“别着急,我知道半边莲、鬼针草和天南星草
都能治蛇伤。这些草很好找。” 于是他东找找,西找找,不多一会儿,就拿了一些草药,揉
了揉,挤 了挤,给那小朋友涂抹在被咬伤的地方,然后就把那小朋友抬回了家。第二天,被


咬的小 孩儿果然好多了,被父亲带着到李时珍家里来道谢。于是村里的人都知道李月池家的
小公子李时珍也懂得 治病了。不久,左右村子都知道蕲州瓦硝坝村有个会治病的“小神童”
李时珍。

在当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当父亲得知李时珍的愿望后,长叹了一
口气,无奈地 对他说:“孩子,虽然谁都离不开医生,但在世人的眼中医术是方技、小道、
贱业,不能立身扬名。你看 我吃的苦还不够多吗?何必再走这条路。你还是发愤读书,博取
功名吧!” 就这样父亲决定让李时珍读 书应考,以便一朝成名,出人头地。李时珍不想违背
父亲的愿望,让他伤心。因此听从家里的安排,12 岁入私塾读书,准备考取功名。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李时珍终于在十四岁考取秀才,但从 那以后他三次赴武昌应试举人,
皆名落孙山。他觉得很受打击,加上本来无心功名,因此不想再为应试作 努力了。他立志要
学医,于是多次恳求父亲说:“让我做一名医生吧。” 他还写了一首诗歌明志,说:“身如
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无奈,只 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父亲
对他说:“既然你有心学医,我不再阻拦,但你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 有恒心、耐
心,还要严守医德,这样才能成为好德医生。” 李时珍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

李时珍在医疗实践中,对历代医药书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开
宝本草》等进行了广泛阅读研究。他发现旧“本草” 非但不完善,甚至有很多错误,便立志
要把旧的 药书加以整理补充,写出一部分类更加详细的药物学著作。但他心中十分清楚,要
重新修订《本草》,力 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并非易事。为此,李时珍大量阅读了
历代药书300多家,还研究了大 量古医书引用过的古书共591家。只要和“本草”有关的,
都进行研究。光是摘录下来的笔记,就装满 了好几柜。

从1552年起,李时珍开始写《本草纲目》,到1578年完成,共经历了二 十七年时间。在这段
时间内,李时珍可以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呕心沥血,历尽千辛万苦,终成巨 著,个
中滋味,可想而知。

为了继承学习前人的科学成果,李时珍在动笔前曾“读 书十年,不出户庭”,不仅阅读了各
种“本草”,历代药书三百多家,还研究了大量古医书引用过的古书 共五百九十一家。要把
那些深奥的典籍读完读透,是何其不易啊!

为了采集发现新 的药物,艰苦的野外科学考察是少不了的。李时珍从1565年以后,就多次走
向大自然,先后到过湖广 、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以及武当山、茅山、牛首山、龙峰山等产
药丰富的山区,披荆斩棘,攀悬崖,临 绝壁,采集了许多标本,通过实地考证纠正了书上很
多的错误。

艰苦科研了二十七年,黑发人变白发人,李时珍的青春刻在了《本草纲目》上。

《 本草纲目》共52卷,190多万字。全书把药分做16部62类,收载药物1893种。此外,
载入药 方11096个,并附有动植物插图1110幅。这部书的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涉及范
围之广博, 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 书所望尘莫及的。

《本草纲目》刊行后,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 风靡全国,人人争相传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


流,《本草纲目》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西 方人称之为东方医学巨著。李时珍为中国及世界文
明所做的贡献,同《本草纲目》一起永远载入了史册。

1593年初秋,李时珍逝世。葬于蕲州雨湖南岸的蟹子地,与父亲李月池的墓相临。

古诗元日-沙发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举报骗子-赛马二胡独奏


lixia-水养植物


物业管理文章-浩辰cad2010


商业房产-清凉的反义词


名句名段-爱慕的近义词


增长率如何计算-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你我的故事-信自己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