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浩瀚星海冼星海
紫阳花-献给爱丽丝简谱
冼星海的名字,随着《黄河大合唱》与《生产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响彻中华大地。这位杰
出的音乐家,以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作品,写就了中国音乐史上光辉的
一章。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门一家贫苦渔民的破船上。他的父亲居住在澳门,以捕
鱼为生,
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黄菊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有着中国妇女坚忍、耐劳的传统本色。长期的艰苦磨炼,使她不敢对生活抱任何奢望。然而,命运偏偏要捉弄她,
居然连最
低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她。当她准备迎接自己腹中新生命的诞生时,丈夫突然倒下了,
留给她的是一张破渔
网和两只旧木桨。她含泪办完丈夫的后事,从悲痛中振作起来,等待着
这个她与丈夫期盼已久的孩子的降
生——唯有孩子,才是抚慰她那颗受伤的心灵的良药。
1905年,冼星海出生了
。从他身上,母亲似乎看到了丈夫的影子。从此,她把对丈夫的
思念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她
忍辱负重,挨骂受气,给人家当佣人,干杂活,一
切苦她都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却一天天衰老下去。令她
欣喜的是孩子渐渐长大了,黝黑的皮
肤,健壮的体格,真像一个海员的儿子。
冼星
海的祖父在海上漂泊了一生,历尽坎坷。他看到相依为命的母子俩生活维艰,便竭尽全
力帮助他们。他把
失去儿子的悲痛化作对孙子的百般疼爱,常常带着小星海玩,给他讲许多
好听的故事。那迷人的大海中蕴
藏着无穷无尽的神秘故事,汹涌的海浪与肆虐的风暴,神奇
的海市与美丽的蜃楼„„这一切给冼星海幼小
的脑海里留下了翩翩幻想。他要去当水手,去
迎风逐浪,捕捉那一朵朵的浪花。生活在他纯洁的心中展示
了一幅幅美好的图画。他总是缠
着祖父,让祖父一遍又一遍地讲大海的故事,然后把小嘴一撇,无限神往
地说,自己长大了
也要当水手。
淳朴的母亲很了解水手生活,她深知水手并不是一
个令人满意的职业,不愿让自己唯一的儿
子再沿着丈夫的路走下去。她暗暗地下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一
个有出息的人,以告慰丈夫
在天之灵。她要让孩子读书。冼星海六岁时,妈妈把他送进了一家私塾,这是
他家几代人都
不敢有的梦想。
私塾里枯燥的“子日诗云”,引不起小星海丝毫兴趣
。私塾里有好多水手的孩子,他们天生
具有一种冒险精神,渴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他们悄悄结伴
跑出来,在海滩上捡贝壳、
玩游戏。等傍晚渔民们归来时,他们便躺在沙滩上,听那远处传来的歌声。在
这婉转、悦耳
的歌声中,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们倾诉着生活中的苦难与欢乐。歌声在水面上飞来荡去,缭绕
不绝,孩子们被这场面、这歌声陶醉了。他们常常来到海边,享受这大自然赋予的欢乐。如
果说
冼星海的童年时代有什么称得上音乐教育的话,这就是最重要的第一课,朴素的民间音
乐用一种特殊的方
式深深地植入他的心灵。
当小星海正陶醉在海的梦想、渔民的歌声中时,又一个巨大的灾难
降临了——对他们关怀备
至的祖父撇下孤苦伶仃的母子,永远地走了。失去了唯一关心他们的亲人,母子
俩生活更加
无依无靠了。倔强的母亲决定离开这块土地,怀着一线希望,去新加坡开始新的生活。
1818年,冼星海随母亲由新加坡迁居广州,进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为了减轻母
亲的负
担,他以半工半读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学习。他先后做过打字员、暑假华侨学校的学员、工
人夜校教员。由于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晚会,演出单簧管独奏,后来,他被聘为校乐
队的指挥,并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南国萧手”。
1926年,为了更好地学
习音乐,冼星海毅然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北平,希望能在当时的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音乐。
初到北平,他先是在萧友梅领导的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进修小提琴,后又在萧友梅<
br>的帮助下,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并被安排在图书馆任图书管理员,以
解决他
生活上的困难。
1927的冬天,上海成立了国立音乐学院,由萧友梅出任该院的
教务主任及代理院长。冼
星海马上由北京来到上海报考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由于冼星海在北大音乐传习所
学习过音乐
的缘故,被获准免试进入新建的国立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兼学钢琴及音乐理论。
1929年夏,他因支持并参加反对学校当局不合理收费制度的学潮,被学校无理地
赶出校
门,被迫停学。
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冼星海在轮船上找到一个做苦工的差事
。1929年夏季,冼星海乘着广州
开出的一艘轮船,途经新加坡等地,奔赴巴黎。
1930年1月冼星海到达法国巴黎。经过马思聪的介绍,他认识了著名小提琴家保罗·奥别多菲尔,并随他学习小提琴。同时,冼星海又找到巴黎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路爱日·加隆
先生,学
习和声、对位等。这两位教授听说星海是一个穷苦的工人时,都决定不收他的学费。
在学习
期间,冼星海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苦工,像餐馆里的跑堂、理发店的杂役、看守电话
的仆人等。繁重琐碎
的工作使星海只能用很少一点时间来学习提琴,练习作曲。有时,他一
早5点起来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
钟。有一次,因为白天上课很累,在餐馆工作中最后一次端
菜上楼时,因为眩晕摔倒了。老板骂了他一顿
后,第二天就把他开除了。
从此以后,冼星海常常处于失业与饥饿的状态中,有好几次又冷
又饿,实在坚持不住,在街
头就软瘫下来。
他只好忍着羞辱到咖啡馆、大餐馆去拉
琴乞讨。有一次,冼星海在拉完曲子后,用碟子讨钱
时,一个有钱的中国留学生把他的碟子摔在地上,并
打了他一巴掌,还说他丢了中国人的
脸„„星海经受着生活的磨难,然而对于学习音乐却始终没有放弃。
在困苦的时候,对祖国
的怀念迫使他更加努力地学习。
1932年初冬,
冼星海在一间破房子里,寒风呼啸着从破碎的门窗中冲进来。没有被子、
没有炉火、小油灯也被风吹灭了
„„面对此情此景,一时间,个人的种种遭遇和祖国的艰难
现状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这不能自制的感情
洪流,使他借风述怀,写下了一首女高音独唱
歌曲《风》,抒发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思念。《风
》受到了巴黎音乐学院教授、著名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保尔·杜卡、拉威尔和当时在该院任教的著名俄罗斯
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的赞赏,并被巴黎电台广播列为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的演奏节目之一。
由此,冼星海结识了世界印象派三大音乐家之一,巴黎音乐学院大作曲家杜卡先生,并得到<
/p>
杜卡的首肯,让他报考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班。冼星海顺利地通过考试,并获得了一个
荣誉奖。从此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并在杜卡先生的指导帮助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作曲。
<
br>在师长和学校的帮助下,冼星海经过艰苦努力和发奋学习,终于在1935年春,从巴黎音乐学
院
高级作曲班毕业了。他毅然决定,回祖国,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和人民。
193
5年秋,冼星海途经香港回到了上海。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华民族处在危
亡的关头。百代唱片
公司聘请他担任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工作。这期间,他创作了《救国进
行曲》,为影片《夜半歌声》配乐
,并写了插曲《夜半歌声》、《热血》、《黄河之恋》等。
1938年,“八·一
三”事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演剧第二大队,
离开了母亲,转战到了武汉。他积极
热情地投入到这里的群众歌咏活动中。这个时期,他创
作了《保卫武汉》、《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
》、《太行山上》等等一大批新的抗战歌曲。后
应“鲁迅艺术学院”的邀请他于1938年冬天到了延安
。
到延安后,冼星海担任了“鲁艺”音乐系的教授,主要担任理论作曲的教学工作,另外还
教
授音乐史及指挥。在教学期间,他创作了一些大型作品:《民族交响曲》、《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等。他深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于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党中央委派冼星海到苏联为飞安电影团摄制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创作音乐并进行后期制作。到了苏联,没有多久,苏联保卫战爆发了。在这期间,
他完成了
《第一交响曲》即《民族交响曲》,又创作了《第二交响曲》(又称《神圣之战》)。
一九四四年一月,
他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创作了歌颂苏联民族英雄的《阿曼盖尔达》的
交响诗。之后,他患了肺炎,病
倒了。因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他的病情加重,于1945年
10月30日,病逝在克里姆林宫医院,那
时他只有40岁。
冼星海对我国革命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