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爱子之道》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绝世美人儿
671次浏览
2020年12月22日 22: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020年12月22日发(作者:鲍彝)



【原文选段】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 耍,务令
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
心心爱 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
须长其忠厚之情, 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
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 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
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 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
岂非割心剜肉乎! (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 【注释】 郑板
桥简介 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翻译】 我五十二岁才有个儿子 ,
哪有不疼爱他的道理?但是爱孩子一定得有规矩方法,即使是孩子们在一块游戏玩耍,也必须
使他时刻记着对人应该忠厚,做事要稳妥,不能急躁。 我不在家,儿子就归你管教。要紧的
是必须 培养他的忠诚厚道的感情,消除残酷冷漠的性情,不能认为他不是你的儿子,无法像亲
生儿子一样管教而 暂且纵容姑息。家中仆人的子女,总也和我们一样是生活于天地间的人,应
该同样爱护,不能让我的儿子 欺负虐待他们。凡是给孩子们鱼肉果点等,应该平均发放,使孩子
们欢喜蹦跳。假如让我的儿子坐着独吞 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观望,想吃而不能
够吃上一丁点,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必然会可怜自己 的孩子,但又拿不出什么办法,只得把孩子
叫走,这样做岂不叫人像割心挖肉一样难受吗?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
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 3.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
教育成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让、使 (2)适合 (3)吃 2.他们的父母看见了,
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意思符合即可) 3.忠厚(善良),充满
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简评】 清代大文学家 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
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但是他主张,“爱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讲究爱 子的分寸、方
式和方法。 郑板桥去山东潍坊当知县,把儿子托其弟弟带着。儿子不在身边,但他还 是时
时刻刻挂念着儿子的教育。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儿子立志,“明理做个好人”,
而把“中举、中进士、做官”看成是“小事”。为此,郑板桥给自己的儿子立下三条规矩:一
是要为人 “忠厚”,“驱其残忍之性”。他主张要从平时培养起来,就是在与别人嬉戏玩耍过程
中,也要注意培养 “忠厚之情”。二是要在学习上防止一般“富贵子弟”的浮夸作风,要向那
些虽然家道贫寒但学业有成的 “佳子弟”学习。三是要学会平等待人,就是对家里佣人的孩
子,也“要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郑板桥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这的
确是一条正确的爱子之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如果教育不当,
会给子女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 “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对
待子女是严中见爱,爱中有严。他“爱之必以其道”。应 该说,他的爱子之道,是有许多地方
值得后人借鉴的。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 氏“爱之必以其道”中
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刷新快捷键-电子贺卡图片


12点-高考时间


dota是什么意思-关凤


p2p网络终结者-卡通兔子图片


痣相-任老师


宠物美容店-张丽丽老师


小阳发现电线杆-致我们的后青春


电脑内存怎么清理-园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