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考点专题11扩展语句
陇东学院图片-茶花女简介
专题11 扩展语句
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
定的要求将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将其合理地扩充成
几句话。结合近年考情,可以看出高
考对扩展语句的考查呈现出考查形式相对稳定的特点。扩展语句主要
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
1
.句意丰富型扩展。一般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考生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恰
当的修
饰成分,或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之内容充实、具体生动。
2.意象组合型扩展。一般情况下,题目
给出几个意象或几个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要求考生运用给
出的词语描绘出一种画面,营造一种意境。
3.话题拓展型扩展。题目给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扩展,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微写作。
4.情景再现型扩展。试题设定一个情景,或给定一个语句,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还原一个场景。
5.续写语句型扩展。即题目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续写一
句
话或几句话。
综观上述考情,话题拓展型、情景再现型、续写语句型扩展题是重中之重。考生在复习时
,一是要加
强修辞手法方面的训练;二是要加强就事论事的说理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把仿用句式、语言表
达连贯等知
识点与扩展紧密结合起来。
考向一 句意丰富型扩展
1.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①增加修饰成分或分句,使语句更加形象、生动;②语句间要衔接、
连贯,突出一个中心;③扩展后的句子在50字左右。
叶芽点缀着大地。
【答案】示例
春天的气息刚到,树枝间新吐出的宛如婴儿手指般鲜嫩的叶芽,稀疏琐碎地点缀着黄一块、
黑一块、又泛
着浅浅绿意的大地。
【解析】第一步,抓住句中的三个中心成分“叶芽”“点缀”“大地”。第二步,
给“叶芽”增加定语,给
“点缀”增加状语或补语,给“大地”增加定语。补上的定语、状语、补语要符
合“叶芽”的特点,比如,
时间应是初春时节,“叶芽”看起来是鲜嫩的等。第三步,看懂要求,要“形
象、生动”就得用上比喻的
1
修辞手法,此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学 <
br>2.下面是诗歌《水乡行》的前四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前两句扩写成一段描述性的文字,60
字左右。
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一把橹。
【答案】示例 水乡的路,是一片茫茫碧水,朵朵白云倒映水中,水和云铺成了路。云的倒影在水面上缓
缓移动,偶尔拂过一尾游鱼、几点荷花,更增添了云的灵动。
技巧点拨
方法一:添加修饰性词语。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来修饰中心词,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
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或补语成分。比如第1题,通过添加修饰成分,就使“叶芽”形象化,也让读者明白它是怎么“点缀”“大地”的。
方法二: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可以
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方法三:运用表现手
法。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表达效果,丰
富表达内容。比如第
2题,通过水乡常有的东西来衬托水乡的路,写出水乡路之美;以鱼之动衬托路之静,
动静结合,水乡便
有了生气。
考向二 意象组合型扩展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秋雨 庭院 树叶 人
【答案】示例 絮絮叨叨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病病歪歪
的美人,庭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
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
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2
2.请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三个下面的词语,要求表达一个中心,写出一定的诗意。不超过150个字。
古朴 情趣 欣赏 平添 恬静 困惑
【答案】示例 生活在古朴、恬静的小山村
里,看着碧蓝的天空,望着绿油油的青草,我享受着乡村生活
的情趣。不过,这只是我梦境里的情景。我
多想到那梦境里,坐在小山坡上,让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看
蓝天下鸟儿飞翔,听树间虫儿歌唱,回味那
陌生的亲切感。可是,理智告诉我,现在不行,这不由得平添
了我些许的烦恼与困惑。
【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按题目要求,选择三个最容易组合成一个整体画面的词语。该题要求至少选用三
个给出
的词语,综观六个词语,“古朴”“恬静”“情趣”最容易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语境——古朴、清
幽。
然后选择一个与“古朴”“恬静”有关的地方,比如远离城市的山村,描绘一定的场景。由于本题字
数要
求比较多,所以考生在描绘场景时可以借助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丰满。同时也可借助一些陪衬
的意
象,拓展语段的内容,还可以写一些主观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向三 话题拓展型扩展
1.请以“幸福是一种感觉”为基本内容进行扩写。要求:(1)主旨集中;(2)采用正反
对比的方法;(3)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不少于150字。
【答案】示例 拥有金
盆银匙、锦衣美食,未见得幸福;每天粗衣布履、粗茶淡饭,未见得不幸。这个世
界的一枝花、一滴水,
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从来都与贫富无关,
与地位无关。人之幸福
,全在于心之幸福;幸福就住在你心里,感觉到幸福其实就是最幸福的,就像鞋子,
穿在脚上,你才能知
道它舒服不舒服!
2.请以“悔恨”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情感真实。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面对这个早衰的女人——我的妈妈,我很悔恨。我用顽皮染白了妈妈的头发,我用病态的
叛逆在妈妈的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我用无知和幼稚夺走了妈妈的青春。妈妈老了,真的老了,我充满泪
水的眼睛映出妈妈不再婀娜的身躯。
3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可
知,“悔恨”这一话题适宜抒情,因此,考生可将其扩展为一段抒情性的文字。
内容方面,可将“悔恨”
的原因与事实相结合。另外,叙事或抒情时可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名师点睛
解答话题拓展型扩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话题(中心),确定扩展方向。这类题在
题干中已限定了扩写的中心,答题时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话题去扩展。如第2题,话题的中心应该是“悔恨
”的原因和具体内容。
2.理清思路,确定语段层次。由于扩写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所
以在确定扩展方向之后,
应当合理安排段落层次。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
、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如
第1题,可先分述,再总括“幸福是一种感觉”。
3.围绕
话题,确定手法,组织语言作答。扩展时要严格围绕限定的内容,不能另立话题。可以选用比喻、
拟人等
修辞手法(明确要求的除外),也可以借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
考向四
情景再现型扩展
1.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十里蛙声出山泉
”这一命题创作了一幅经典画
作,画面是几只活泼的小蝌蚪顺涧而下,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
意为眼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
青蛙。
假设你是一位画家,请你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
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美。请用简洁的语
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
)
【答案】示例一 画面主体为两根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
是满
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的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
着雨
歇。
示例二 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
在滴水,身上衣服尽
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着雨骤,手持斗笠意味着雨歇。
2.请将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进行扩展。要求:①保持诗
歌原有的意
境;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③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一 秋天的夜晚,月光透过松树间的空隙照到地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细细地聆听,会听到泉水在石上流淌的声响。“哗啦……哗啦……”,仿佛情人的絮语,又
如
夜莺的欢唱,忽远忽近,似有似无。
4
示例二 被雨水冲洗后
的松林,如刚出浴的美人,不染纤尘;山石显得格外晶莹透亮;月光也像被洗过一
样,格外明亮;山雨汇
成的股股清泉流淌在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清脆悦耳的欢唱声,好似
婉转的小夜曲。 【解析】解答本题,第一步,理解原诗的意境:清新宁静。第二步,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明月”“松”“清<
br>泉”“石”进行描绘,赋予动词“照”“流”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明月”的特征和“水流”的形态与
声响。秋天的晚上本来就是安静的,明月照松间是静景,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以动衬静,更能突出环境
之清新宁静。第三步,在描绘的过程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月光”时,可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照松间和流水之声时,可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考向五
续写语句型扩展
1.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
运用对比手法。(2)句式整散结
合。(3)60—100字。
【答案】示例 (光阴是一把
神奇而无情的刻刀),当你用功学习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用之不
尽的知识财富;当你虚度光
阴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无用的空白,让你悔恨终生。
【解析】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包
括手法要求、句式要求、字数要求等。第二步,理解原句在内容上的
导向,要写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的作
用,考虑如何用对比的手法将后面的内容写出来。事实上,这一点在
开头一句中就已经暗示了,“神奇而
无情”就是对比。第三步,就“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神奇”
作用,完成第一部分内容,然后依
照第一部分,写出“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无情”作用这一部
分内容。特别注意后一部分与前一
部分保持句式上的一致,内容上的对比。
2.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文字后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其能准确地概括前面语句的寓意,要求做
到逻辑严密,语句连贯。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
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
然后一片沉寂。于是儿子望着
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
【答案】示例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技巧点拨
第
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如第1题,续写的内容应是对观点句的展开论述。 第二步:要把握题目所提供语段或语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第2题,只有把握了上文的意思,才能确定横线上填什么内容。
5
第三步: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感情色
彩等符合要求。
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行扩展。要注意避免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
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
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
第四步: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
1.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句子原意。(不少于65个字)
路旁石头上的花纹千姿百态,有的散落在路旁,有的在山坡上叠码成堆成垛。
2.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5字。
气息 料峭 闪亮 油然而生 轻松自如 蓄势待发 勃发生机
3.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70个字)
头顶骄阳,走出考场的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为了心中的理想,做最后的拼搏。
4.根据下
面两种情景,以“读书”为中心,分别扩展一段话,或表达情思,或阐述哲理,至少运用一种
修辞手法,
每段不少于50字。
情景一:早晨教室读书
情景二:深夜灯下读书
5.请以“珍
惜每一个小遗憾”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表达人生哲理,要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40
字左右。
1.【2020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
心理描写;②语
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2.【2020年高考湖南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
面对万民翘盼,
。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6
3.【2020年高考浙江卷】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说明:
(2)孙冠群,字□□。说明:
4.【2020年高考江西卷】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闯关检测
1.示例
路旁石头上的花纹千姿百态,像云朵,像虫鱼,像树叶,像棋盘……有的散落在路旁,或蹲
或立,蹲的如
凳,供人歇脚;立的如柱,鸟儿歇息其上。有的在山坡上叠码成堆成垛,像时光老人
翻阅过的书册。
2.示例
虽还是春寒料峭时,但大地已勃发生机,春的美丽在柳枝上蓄势待发,在鸟儿的啼唱中闪亮登场。
【解
析】对这一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弄清其在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特
点,然后
展开想象,按要求表述出来。此题中“气息”“料峭”“蓄势待发”“勃发生机”都是可用来写
景的词语
,“闪亮”可用来形容动作,“油然而生”“轻松自如”可用来形容人的心情。
3.示例 此时,正值
中午,骄阳似火,刚走出考场的我们大汗淋漓,但是心情都很愉悦,正为理想做最后
拼搏的我们好像并没
有感到天气的炎热,因为,我们的心在为理想而燃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作答本
题时,要分析所给的句子的表达内容。这一句子的关
键句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我们应该围绕这一句来
设计合适的语境,写出在骄阳下,走出考场的我们
是如何为了心中的理想去做最后的拼搏的。具体扩写时
还要结合题干中的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
法,且要符合字数要求。
4.示例 情景一:早
晨,随着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像乐曲一样飘向窗外,伴随着我
们的梦想,飘过校园
,飘向那遥远的地方……
情景二:独坐灯下,在寂静的深夜我却不感到孤单。与鲁迅对话,与史铁生交
流,与莫言促膝长谈……
7
我在读书中长大,感受到了书籍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设置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早晨”“深
夜”是时间,“教室”“灯下”是人物活动的地点,“读书”是表达的中心。拟写时,情景要与时间、地
点相适应。对于情景一,可以选择用“读书”来表达情思,表现同学们在读书中对理想的追求;对于
情
景二,可以选择用“读书”来表达哲理,强调读书带给自己力量。具体扩写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
使用和
每段不少于50字的要求。学
5.示例 珍惜每一个小遗憾。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人生中总会有
些小遗憾,小遗憾就像调味品一样,
让生活多了一些别样的滋味。一次莽撞的购物,一句有口无心伤人的
话,一个心生悔意的决定……对
这些小遗憾念念不忘纠结不已,只能让懊恼的情绪把生活搞得黯然失色。
而懂得让小遗憾变成小教训,
并以此为戒,这也是一种珍惜。
高考链接
1.示例 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
?成人仪式后,他的心
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
,细细数着这些负
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现成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使句意更丰富更具体,诗句中出现的意象有:小路、
十八
台阶、月光、蚂蚁。这些在描写场景时必须出现。另外,要将“我”换成“他”,描写中要有“他”
的心
理活动。最后中心是“他”回到了童年。
2.示例 女娲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五色
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
天的裂痕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把倒塌的半边
天支起来。最后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
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
,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
住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补写内容
时,要注重把握空格前后的内容:空格前的内容确
定了空格要表述的具体对象和相关故事内容,空格后的
内容暗示女娲补天成功。那么,空格处就可以
拟写女娲补天的具体过程,而在叙述补天的过程中,要注重
女娲的动作、心理等。
3.示例 (1)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
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重把握题干给出的提示。题干中说,名、
字在意义上的关系是同义、反义
或相关,要求按照给出的人名拟写相关的字并说明名、字之间的意义
关联。比如“璋”,意思是“古代的
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那么名为“璋”,字应该与“玉”相关;
8
而解说方面,注重把握“璋”和“玉”的关系。
4.示例 年夜饭还没完全咽
下肚,我和爸爸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下楼,驱车来到放烟花的指定地
点。这里喧闹声和烟花爆炸
声响成一片,天空中闪烁着绚烂多姿的烟火,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
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
,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我和爸爸点燃了我们的烟花
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
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
空中展开了花瓣。美丽的烟花难道不是在
装扮这个热闹而祥和的春节吗?那欢笑声写满生活的幸福,
那鞭炮声写满丰收的喜悦,那交谈声写满人间
的和谐。春节,是一个释放正能量的节日。
【解析】关于春节的场景有很多:置办年货、贴春联、放烟
花、看春晚、吃年夜饭、拜年等。场景描
写要有时间、地点、人的活动。要通过春节特有的画面及人物的
语言、活动体现春节的喜庆祥和。抒
情时要用上疑问句和排比句,语段结尾要有概括全段内容的总结句。
9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
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茶园
①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
僻荒又生机盎然。茶园是分为两片的,一片靠西,一垄一垄种着规整伏顺的茶树,稳稳地立在天底下,如
一颗一颗蓬松懵懂的大脑袋。茶树下的土常常是新翻的,难得见到杂草。很明显,这样的茶园也是有主人
的,自然不能由着我和奶奶去采。我们能去的茶园,是靠东那边的。钻进一片低矮的小松林,荡开一张又
一张迎面而来的蜘蛛网,眼前忽地开阔了,展现在眼前的,便是我和奶奶要去的茶园了。
②回想起来,
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
牙舞爪。总之
,是没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
是放弃了。它
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
兀自挺立着
,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得恣肆快意。又何止这一角,放眼望去,整
片茶园都被
葳蕤的野草灌木挤满了。它们挤挤挨挨,在耀眼的春日阳光下,发出嗡嗡嗡的墨绿声音。而那
几十上百株
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
想植物有没
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
过摘得两捧
,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
木,去看一
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③那时还不知道茶花和茶树的异同,只是盯了茶
花看,纳闷着怎么这么大的花呢,怎么这么厚实的叶子呢?
想从上面摘下嫩茶叶来,却遍寻不着。再去
茶树上找花,也能找到,可远没这么扎眼,细弱的枝条上一个
一个小小的绿蒂花苞,那绽开来了的,是小
朵小朵白萼黄蕊,蜜蜂嗡嗡嘤嘤地悬浮在花蕊之上,欲停不停,
欲飞不飞。凑近了,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是那艳丽的茶花所没有的,摘了放到嘴里咀嚼,涩中回甜,清
新悠远。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
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
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
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
叶下到大铁锅里,那
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
10
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
叶再次
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
知道奶
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
上,端
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
①
,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
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
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
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
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
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
到跟前
,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
奶耐心
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
奶把那
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⑩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⑪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奶奶脸上显出失落的神情来了,她仰起头
,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
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⑫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
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⑬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大概全然忘记深山里那片茶园了吧?
更不会记得,她曾经在那片茶园的其
中一株茶树下的奇遇——
⑭那是暮春时节,奶奶看见一株
高大蓬勃的茶树,走近了去,摘那满树鲜嫩的芽儿。似有窸窸窣窣的声响,
再听,又什么声息都没有。三
五分钟后,忽然,茶树根下呼隆几声,窜出个东西来,咯咯几声,扑棱翅膀,
逆着阳光飞远了。“是一只
老野鸡啊,尾巴那么长——”奶奶朝我比划。讲述这些时,奶奶已经回到家里
了,她没能带回野鸡,却带
回了九颗蛋。浅蓝色的九颗,攥在手里,似乎可以感知到蛋壳里跳动着生命。
我的失落和兴奋是可想而知
的。失落的是,没抓住那只野鸡;兴奋的是有这九颗蛋,不也等于有了野鸡么?
吊诡的是,二十多年后,
我竟然无论如何想不起来,是怎么处理那九颗蛋的了。是给炖了,还是交由家里
的老母鸡孵了?我既想不
起野鸡蛋的味道,也想不起孵出的小野鸡。
⑮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
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
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注)解放脚:旧时缠过足后来又放开了的脚。
1、对第①—③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茶园“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荒僻荒凉”是指茶园无人照看管理,“生机盎然”是指茶
园花木繁茂。
B.第②段提到死去的茶树时说“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他的死亡装点得恣肆快
意”,不见晦暗,充满乐
观的色彩。
11
C.第②段描写茶树,
“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黯然,肃立”,实际上是以树喻人,象征奶奶勤劳,慈爱的
人格精神。
D.第③段从视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写茶树上的花,时隔多年依然历历在目,足见是作者记忆中
的珍藏。
2、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踮”和“拗”字的表达效果。
3、分析第⑦—⑪段奶奶和“我”的心理。
4、第⑬—⑮段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 鑫
①玉
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
的坑
,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
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
就再也不回来了。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
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
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
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
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
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
,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
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
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
再也没有
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
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
来的痛到骨
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
去看看。其
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
怀里,软软
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
是睁的,送
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
空出母亲的
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
,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
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
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
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
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
了,我们才搛菜。事
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
出了他的位置。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
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这个走路佝
偻着腰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
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
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
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
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
个
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
12
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
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父亲不说,
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
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地方,安
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待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
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
活格格不入的状态,因
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
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
的生活感受。
2、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人类文明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性科学时,并且当这种驱动力强大到足以
变革基于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时,就会滋生出一种不同
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孕育出来,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的颠覆
者。信息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替代是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一是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
标志的崛起阶段。知识经济的凸显,使得在工业文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资本
家”逐渐地让位于掌握着知
识与技能的“知本家”。此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为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的诞生,到1995年网
景公司推出浏览器这段时期,人们能够方便地利用鼠标和键盘通过互联网浏览和传
递信息。虽然互联网是
计算机之间的联网,但它比计算机更彻底地改变了工业文明时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
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级
管理的层级化模式。这个阶段最典型的标志之一,是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
独特要素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开始超越“资本”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阶段。互联网不仅
成为新的发展平台,而且成为改造过去一切习
惯的新引擎。此阶段时间跨度为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
化,到2015年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这段时期。互
联网是一项具有重构一切能力的新类型的技术创新,
它不仅成为生活的基础设施,而且彻底改变了各行各
业的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成为信息沟通的直通道。
这无疑颠覆了工业文明时代习惯于追求大而全的集团
式发展策略,致使商业模式向着碎片化、个性化、专
业化等方向发展。维基百科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的编
撰模式,网上购物和外卖服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在替代银行。
三是以智能化为标志的高峰阶段。人类文明从利用科学技术来解放人
的体力,向着利用智能科学技术来解
放人类智力的方向推进。时间跨度是2015年到未来某个时候。智
能化技术是比互联网更具有挑战性的技
术革命,也许,未来几十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泛化发展,会把
信息文明推向高峰,并内生出另一种新
型文明——智能文明。如果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主要
集中于如何解决由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所
导致的一系列冲突,那么,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则是
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问题。从
13
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
文明首次为人类从习惯于追求物质文明转向重视追求精神文明提供了平台
与视域。从智能家居到数字医疗
、从物联网到智能城市、从平台经济到绿色能源等,所有这些发展不仅掀
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有
助于化解过去只立足于物质文明所导致的一切矛盾,而且有助于重塑人与
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界之间
的内在关系,确立一种大整体观与大发展观。
(成素梅《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文明是受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强大驱动,逐渐地替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
B.当信息文明处于崛起阶段,“知本家”主导着知识和技能并让其发挥着重要作用。
C.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具有重构一切的能力,可以改变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
D.与信息文明不同,智能文明会发生空前的变革,并提出涉及人类命运的重大课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信息文明的三个发展阶段,着重论述了信息文明的全面发展阶段。
B.文章在论证信息文明的起源时,对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说。
C.文章在论证信息文明的发展阶段时,采用举例论证的手法,使论证更为有力。
D.文章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给人以思想启迪。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运而生,是因为工业文明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B.计算机的诞生改变了工业文明,互联网有力促进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
C.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技术创新,使生活更便捷,人与外物的关系发生根本改变。
D.只有智能化科学技术发展,才能使人从重体力中解放出来,释放人的智力。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
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
诣京师受业,事博
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欲以权相济,乃托病
求去,融不达
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
尽心
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
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
范独往收敛之。显宗大怒,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
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
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
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解,问范曰:“
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
之曾祖;丹,臣之祖也。”帝曰:“
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入过
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
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
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
,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建中初,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
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
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
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
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
14
讥。卒于家。
1、下列对加框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B.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C.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D.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唐宋以后专指具有某种技艺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B.显宗,汉明帝刘庄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有的皇帝会有多个庙号。
C.茂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西汉时作秀才,东汉时因避刘秀的讳改为茂才,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
D.传檄,传布檄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范为人孝顺。他的父亲因战乱客死他乡,他不远千里接回父亲的灵柩,守孝期满后才外出学习。
B.廉范重情重义。他受业薛汉,在薛汉获罪被杀后为薛汉收尸;他被邓融礼遇,在邓融下狱后变换姓名
,侍
奉邓融。
C.廉范有勇有谋。他在担任云中太守时亲自领兵抵抗,用疑兵之计击败匈奴军
队,让他们不敢再侵犯云中。
D.廉范善于治民。他在担任蜀郡太守时勤政爱民,废除了禁止百姓夜间
活动的不合理法令,获得百姓的称
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2)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
小池塘”两句描摹近景:其中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
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
、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写景有色有
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
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殷勤昨
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有了人的情
意。在这两个
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
忘却了,唯有
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
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状态。
15
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E.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
欣赏
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在
男女两人商量婚嫁时,氓的坏脾气已有所显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深情地表达对远行朋友的无限牵挂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7.下而是某电商企业的“客户订单
修改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
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
老师发送的短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
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作为您的高足,有幸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至今敬谢不敏。值此教
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
我定当鼎力相助!
六、选择题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
刚刚过去的“双11”活动中,阿根廷姑娘德尔巴趁着中国网购促销活动之机,在“速卖通”上为一
家老
小购买了中国生产的毛衣、帽子和换季衣服。
B.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
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
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
于非法运营。
C.由于恶意订单、职业差评师团队等网购业中存在的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让电商的信
用系统陷入困境,
各种频发的敲诈事故也极大地破坏了行业生态环境,成为发展毒瘤。
16
D.尽管现行《著作权法》对一些抄袭行为的界定并不清晰,但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
曝光这些行为,
让抄袭者明白,知识产权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1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朋友居五伦之末, ①
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系。 ② 以 友
谊作基础, ③
其他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当然父子兄弟是无可选择的关系, 夫
妇 ④
有选择余地,但一经结合便以不再仳离为原则, ⑤ 朋友则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 ⑥ , 说
穿了,父子夫妇兄弟都是朋友关系,不过形式性质稍有不同罢了。严格地讲,一个充分具备好朋友品质的
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兄弟。
A
B
C
D
A.A B.B
①
实际
其实
但是
然而
C.C
②
只要
如果
只有
D.D
③
则
所谓
那么
④
固然
虽
可能
⑤
但
而
不过
⑥
因此
不过
当然
然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让我们不忘先烈之志、汇聚奋斗之
力,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风雨无阻向前进,勠力同心推进民族复
....
兴的伟大事业!
②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卢柯说:“希望现在的年轻科研人员能致力于创新,敢于冒
.
天下之大不韪。”
......
③我国的古塔建造成就斐然,在古代建筑
史上地位非凡,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在古代建筑
中是属屈指可数的。
....
④幼时上学的一次雪夜留宿,他铭记于心,睚眦必报;后来,因为救助他的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他和妻子
....
便担起了赡养重负。
⑤重金天来大牌球星确实能让中超得到更多的关注,但
在烧钱的同时能否重视梯队建设?中国足球在这方
面吃的亏已毋庸赘述。
....
⑥
有的乡镇曾经建有敬老院,但入住率并不高,“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致使很多距高较远的贫围老人不
.
...
愿意离开邻居故里。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七、作文
12.(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浙江金华
某路口,一位老人在斑马线前要过马路,来往车辆却无一让行。直到一辆车违规压实线横过车身,
替老人
挡住车流,老人才顺利通过马路。车主罗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那天见没人减速停车,而老人已经
等了很
久,实在气不过才做出此举。
对罗先生的行为,不少网友点赞,但也有人质疑这种违规助人的方式,对
此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
17
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 C
2、
奶奶过去缠过足,因此会“踮”着脚;奶奶人又矮小,端簸箕会吃力地向后“拗”着。作者用这
样的细节
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奶奶劳作的辛苦,也表达了自己对奶奶的爱和思念。
3、 奶奶不喝
茶,采茶原本就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作者考取大学,奶奶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能够用自
己辛苦劳动所得给
作者一点资助,也是奶奶的心愿,而作者的拒绝令奶奶备感失落。奶奶赚钱不易,作者
不忍接受奶奶的钱
财,但拒绝又会令奶奶感到失落,作者内心不安。祖孙两人心情虽有不同,但都出自对
对方深情的爱。
4、 最后三段表明,我们不但会遗忘,连记忆也不可靠,记忆中夹杂了大量的想象。作者在时间
上远
离了童年,在空间上远离了故乡,但在心理上永远和奶奶在一起。最后三段实际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
,珍
惜亲情,珍惜美好往昔。作者以此三段结束全文,深化主旨。
2.1、 B
2、
我发现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后形成的空缺,感到顿悟: 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难回来。儿时同桌
堆金的
死让我感到落寞和悲伤,明白人会有不可挽回的消逝。母亲的逝世让我感到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深
重的悲
伤)。(只笼统答悲伤不得分)祖父的逝世让我学着平静地对待亲人的离去。我离开村庄已经很久了,
作
为一个“空缺者”对村庄越来越陌生。
3、
含意:一指父亲的离乡,二指生命的逝去。父亲是希望安葬于故土,将这块空地作为自己的墓地。
作用:
结尾点题。表现了父亲对村庄的牵挂和落叶归根的朴实想法。表现了父亲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平静
坦然的
态度。
3.1、D
2、A
3、B
二、文言文阅读
4.1、C
2、A
3、B
4、(1)邓融奇怪他长得像廉范却很不明白,于是对他说:“你怎么长得像我从前的一个部下?”
18
(2)廉范一生都在边境做官,广泛开垦田地,囤积粮食财物,全部接济了宗族、朋友。
三、诗歌鉴赏
5.1、AE
2、(1)视觉、嗅觉相结合。
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
绵长。(2)远近结合。“翻
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
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
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
视角度。(5)色彩搭
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
白鸟之多,翻飞之
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
四、名句名篇默写
6.将子无怒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风)直到夜郎西
五、语言表达
7.示例:买家提出订
单修改要求时,客服立刻确认是否发货。如果已经发货,通知售后跟进,联系买家,
协商解决;如果没有
发货,立即按买家要求修改订单并通知发货组处理,然后将处理情况反馈给买家。
8.①
将“垂念”更改为“常念(感念)” ② 将“高足”更改为“弟子 (学生或门生)” ③
将“敬
谢不敏”更改为“感激在心” ④ 将“斧正”更改为“指正” ⑤
将“鼎力相助”更改为“大力相助(全
力以赴)”
六、选择题
9.D
10.B
11.B
七、作文
12.司机“霸道”交警不罚他 更得人心
11月16日,金华交警 上传了一段
监控视频,视频显示,15日上午9点04分左右,浙江金华市磐安县螺
山路,一位老奶奶想要过马路,
黄色浙牌轿车司机见状自觉刹车礼让。但是,相邻车道的数辆轿车却对老
19
奶奶视而不见,接连驶过。看不下去的司机不得已往左打方向,停在了第一车道和第二车道的实线上,占
用了两个车道,截住后面的车流,老奶奶终于顺利的通过了马路。
这位司机“霸道”霸得好! 明明知道自己压实线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明明知道会受到处罚,但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他让自己的正义感占了上风:不要难为老人,一定要让老人安全过马路。这不是路怒,是伸张正义,是主持公道。
同时也为交警人性化执法叫好!
交警称当晚已通知视频中不礼让行人的7辆车的车
主,对他们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同时,交警肯定
了浙牌司机的暖心礼让,同时也对其压实线行为
进行了批评教育。交警这也不是激情执法,而是有法律根
据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21条规定:“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或录入道路交通违法
信息管理系统的违法行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
一并经核实的,应予以消除”,交警正是根据“其他应当消
除的情形”,对这个驾驶员免于罚款、扣分。
7罚1批,交警的做法恰到好处。这叫“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7车不让行,依规矩处罚,黄车<
br>压线也理应处罚,两者都是维护这个“规矩”的体现。黄车违章事出有因,以批代罚,这是对“规矩”的<
br>优化。值得赞赏。
强让弱,车让行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有司机说了,我花钱买车交保险交
养路费,应该享有更多便利。
听起来好有道理。但实际上,你比行人占用了更多的公共资源,应该让渡一
些便利。钱是你的,但资源是
社会的。也有司机说,如果礼让斑马线,行人不管有没有车都过斑马线,对
司机不公平。这话说的不厚道。
如果没有车流,还要这个规定干什么?其实,从做人的道理来说,不管有
没有斑马线,只要行人过马路,
司机就必须停车让行人从容过去。
司机礼让斑马线是文明的进
步,按说不用说这些道理。科目一考试明明白白的写着“遇斑马线礼让行人”,
所以对那些遇斑马线不礼
让行人的司机要上规矩才行。但是,还有很多城市只是把礼让斑马线仪式化了,
只规定几个路口不礼让斑
马线才受处罚。而行人更多理解成只要是斑马线,司机就要礼让。那么遇到不自
觉的司机,很可能就容易
发生交通事故。“遇斑马线礼让行人”,不能光体现于考试中,其实这也是一个
城市风度的体现,若所有
人遵循,相信会发现,原来这样更美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