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数学—有理数的经典测试题附解析

绝世美人儿
953次浏览
2020年12月23日 15: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丛台公园-轻松熊壁纸

2020年12月23日发(作者:孙美兰)




一、填空题
1.计算:
45

2019


=
__________

2
.比较大小:

3.若
0
32


.

43
x1x1
55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22
4.已知
a1|b2|0
,则
ab
_________


5.当
a
____________
时,分式
6. 若
|a

1|+

ab

2

2

0
,则
a4
的值为零.

a4
1< br>11





_____


ab(a1)(b1)
(a10)(b10)
二、解答题
7.计算:


1

4a
2
b
· (-
2ab
);



2
)(-
1
)
2020



2│
-(
3.14

π
)
0

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为< br>6

B
是数轴上一点,且
AB=10
.动点
P
从点
A

发,以每秒
6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 运动时间为
t

t

0
)秒.



1
)写出数轴上点
B
表示的数
_______
,点
P
表示的数
_______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
) 动点
R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 匀速运动,若点
P

R

时出发,问点
P
运动多少 秒时追上点
R



3
)若
M

AP
的中点,
N

PB
的中点.点
P
在运动的过程 中,线段
MN
的长度是否发
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 求出线段
MN
的长;

9.一种圆形的机器零件规定直径为
200< br>毫米
,
为检测它们的质量,从中抽取
6
件进行检
测,比规定直 径大的毫米数记作正数,比规定直径小的毫米数记作负数.检查记录如下:

1

0.2

2

-0.1

3

-0.3

4

0.1

5

0

6

-0.2


1
)第几 号的机器零件直径最大?第几号最小?并求出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长度;


2
)质量最好的是哪个?质量最差的呢?

10.k
取 何整数时,方程组


xy2k

xy4
中的 x
大于
1

y
小于
1?
11.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
A

B

C
,完成系列 问题:


1
)将点
B
向右移动六个单位长度到点
D
,在数轴上表示出点
D



2
)在数轴上找到 点
E
,使点
E

A

C
两点的距离相等. 并在数轴上标出点
E
表示的


数.


3)在数轴上有一点
F
,满足点
F
到点
A
与点
F
到点
C
的距离和是
9
,则点
F
表示的数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越来越多 地进入家庭,小明家中买了一辆小轿
车,他连续记录了
7
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如表) .以
80km
为标准,多于
80km
的记为

+
” 不足
80km
的记为“
-
”,刚好
80km
的记为“
0



路程(
km)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8

-11

-14

第四天

0

第五天

-16

第六天

+41

第七天

+8


1
)请求出这七天平均每天行驶多少千米;

2
)若每行驶
100km
需用汽油
6
升,汽油价6.2
元/升,请估计小明家
10
天的汽油费用
是多少元?
< br>1

3

2
2
|23|18(31)
13.计算:






3

3

14.计算:(﹣
1

2
+
(﹣< br>1

0

|

2|


1 5.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
1

2
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 是这条线段的
三等分点.如图
1
,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
AC

CB

1

2
,则点
C
是线段
AB
的一个三等
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


1
)已知:如图
2

DE

15c m
,点
P

DE
的三等分点,求
DP
的长.


2
)已知,线段
AB

15cm
,如图3
,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1cm
的速度在射 线
AB
上向

B
方向运动;点
Q
从点
B< br>出发,先向点
A
方向运动,当与点
P
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
P
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
2cm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①若点
P

Q
同时出发,且当点
P
与点
Q
重合时,求
t
的值.

②若点
P

Q同时出发,且当点
P
是线段
AQ
的三等分点时,求
t
的 值.


16.若
a

b
互为相反数,
c

d
互为倒数,
m
的绝对值是1,
n
是有理数且既 不是正数也不
是负数,求2016
1-(
a

b
)

m
2

-(
cd
)
2016
+< br>n
(
a

b

c

d
)的 值.

三、13
17.已知如图,数轴上的
A

B
两点分别表示数
a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B

a
2
b
2
C

ab0
D

abba

18.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
的底边
BC8
,且
ACBC4
,则腰
AC
长为(



A

4

12
B

12
C

4
D

8

12

19.如果
m>0

n<0
,且
m <
n
,那么
m

n

−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

−n>m>−m>n

C

−n>m>n>−m

B

m>n>−m>−n

D

n>m>−n>−m

20.若实数
m
n
满足等式
m2n40
,且
m

n
恰 好是等腰
ABC
的两条边的边
长,则
ABC
的周长( )

A

12
B

10
C

8
D

6

21.有理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b
的值(




A
.大于
0
B
.小于
0
C
.小于
a
D
.大于
b

22.已知有理数
a

b
在 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a+b

0
B

a+b

0
C

a

b

0
D

ab

0

23.如图,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
|ab||ab|
的结果是(




A

2b
B

2b
C

2a
D

2a

24.小明学了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找一个无理数的准确位置后 ,又进一步进行练习:首
先画出数轴,设原点为点
O
,在数轴上的
2
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找一个点
A
,然后过点
A

AB

OA
,且
AB=3
.以点
O
为圆心,
OB
为半径 作弧,设与数轴右侧交点为点
P
,则点
P
的位置在数轴上(




A

1

2
之间

B

2

3
之间

C

3

4
之间

D

4

5
之间

02

1

25.将



3



4

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结果正确的是(




5

02

1

A




3



4< br>


5

2

1

C

34





5

0< br>1
1
1
B


4

20< br>
1





3



5

2
1
D


3



4

0

1




5

1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填空题


1

-2
【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 方根的意义绝对值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
解】原式=
2−5+1
=< br>−3+1

−2
故答案为:
-2
【点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 了实数运算正确
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解析:-2

【分析】

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绝对值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原式=
2−5+1

−3+1

−2


故答案为:
-2

【点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2
.<【分析 】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可得答案【详解】

两个
负数中绝对值大的反 而小又
∵=-=-∴


<故答案为<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可得答案

【详解】

∵两个负数中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又∵

392
8
=-


=-


412312
8
9
>,

1212
32




43
故答案为<
.



3.≤11【分析】根据 绝对值的性质:当|a|=﹣a时a﹤0当|a|=a时a≥0可得关
于x的不等式解之即可求得x的取 值范围【详解】∵∴去分母得:x-1-
10≤0移项解得:x≤11故答案为:x≤11【点睛】
解析:
x
≤11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 当|
a

=

a
时,
a

0,当|
a

=a
时,
a

0
,可得关 于
x
的不等式,
解之即可求得
x
的取值范围.

【详解】




x1x1
55


22
x1
50


2
去分母得:
x-1-10

0


移项,解得:
x

11


故答案为:
x

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的关键是去绝对值时要考虑绝对值内
的数的正负 性.

4.-1【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
案【详解】∵∴∴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
的非负性正确得出ab 的值是解题关键
解析:-1

【分析】

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绝 对值的非负性得出
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a1|b2|0



a1

b2



ab121


故答案为: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算 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正确得出
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
< br>5.-4【分析】分式的值为零时分子等于零分母不等于零进行求解即可【详解】
解:∵分式的值 为零∴解得:所以当时分式无意义故舍去综上所述故答案为:-
4【点睛】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注 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
解析:-4

【分析】

分式的值为零 时
,
分子等于零
,
分母不等于零
,
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分式
a4
的值为零
,

a4

a4=0


解得:
a=4
,

所以
a=4


a=4

,
分式无意义
,
故舍去.

综上所述
,
a=4


故答案为:
-4


【点睛】

考 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
注意:

分母不为零

这个条件 不能少.

6.【分析】先由|a﹣1|+(ab﹣2)2=0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b的值 代入原式
后再利用裂项求和可得【详解】解:∵|a﹣1|+(ab﹣2)2=0∴a﹣1=0且ab﹣ 2
=0解得a=1b=2则原式====
11
解析:

12
【分析】

先由
|a

1|+(ab

2
)
2

0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
a

b
的值,代入原式后,再利用
111

裂项求和可得.

n(n1)nn1
【详解】

解:∵
|a

1 |+
(
ab

2)
2

0

< br>∴
a

1

0

ab

2

0


解得
a

1

b

2


则原式=

1

1

111
 

12231112
11111


2231112
1

12
11


12
11


1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分式的化简求值,观察式子特征用裂项的方法,
相抵消 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

7.(
1

8 a
3
b
2
;(
2

2

【分析】


1
)根据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运算即可.


2
)根据乘方,绝对值,
0
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2

1

4ab(2ab)

解:原式
=
8a
3
b
2



2

(1)
2020
|2|(3.14
< br>)
0

解:原式
=
121

=
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8.(
1

-4

6-6t
;(
2
)点
P
运动
5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R
;(
3
)不变,
MN =5

【分析】


1
)根据数轴 表示数的方法得到
B
表示的数为
6-10

P
表示的数为< br>6-6t



2
)点
P
运动
t< br>秒时追上点
R
,由于点
P
要多运动
10
个单位才能追 上点
R
,则
6t=10+4t

然后解方程即可.


3
)分类讨论:①当点
P
在点
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
P
运动到点
B
的左侧时,利
用中点的定义和 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出
MN


【详解】

解:(
1
)∵
A
表示的数为
6
,且
AB=10



B
表示的数为
6-10=-4



PA=6t



P
表示的数为
6-6t


故答案为
-4

6-6t



2
)设点
P
运动
x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R
(如图)



AC=6x

BC=4x



AC- BC=AB



6x-4x=10


解得:
x=5


∴点
P
运动
5
秒时,在点
C
处追上点
R



3
)线段
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
5
.理由如下:

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
P
在点
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1111
AP+BP=

AP+BP

=AB=5


2222
②当点
P
运动到点
B
的左侧时:


MN=MP-NP=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线段的中点等知识点,以及分
1111
AP- BP=

AP-BP

=AB=5

2222


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9.(
1

1
号的直径最大,最大直径是
200.2

mm
);
3
号的直径最小,最小直径是
199.7

mm
);(
2
)质量最好的是
5
号,质量最差的是
3
号.

【分析】


1
)先比较表格中
6
个数据的大小, 然后根据最大的数据和最小的数据即为直径最大和最
小解答即可;

(2)与规定质量 差的绝对值最小的就是质量最好的,与规定质量差的绝对值最大的就是质
量最差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1)由﹣
0.3
<﹣
0.2
<﹣
0.1

0

0.1

0.2
知:
1
号的直径最大,最大直径是
200+0.2=200.2

mm< br>);

3
号的直径最小,最小直径是
200

0.3 =199.7

mm
);


2
)由于
0 0.10.10.20.20.3


所以质量最好的是
5
号,质量最差的是
3
号.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绝对值的实际应 用,正确理解
题意、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

3,2,1,0,1,2,3

【分析】
< br>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中
x

y
关于
k
的式子,然后解 出
k
的范围,即可知道
k
的取值.

【详解】

解:解得:


xk2



yk 2


由题意得:
k+21,k21


0k3


3k3


k3,2,1,0,1,2,3
时,方程组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的性质,要注意的是
x

y
都 为正数,则解出
x

y
关于
k
的式子,最终求出
k
的范围,即可知道
k
的值.

11.(
1
)见解析 ;(
2
)见解析;(
3
)5或﹣4.

【分析】


1
)根据数轴上的点移动时的大小变化规律,即

左减右加

即可得到结论;



2
)根据题意可知点
E
是线段
AC
的中点;


3
)根据点
F
到点
A
、点
C
的距离之和是
9
,即可得出关于x
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
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xy2k

xy4
中的
x
大于
1

y
小于
1.


【详解】

(1)−5+6=1
;如图
:

(2)

E
表示的数为
(−2+3)÷2=1÷2=0.5;
如图
,


(3)
由已知得:
|x−(−2)|+|x−3|=9


解得:
x
1
=5,x
2
=−4.

故答案为
5

−4.

【点睛】

考查了 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以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
解题中的应用
.

12.(
1
)这七天平均每天行驶
80
千米;(
2
)估计小明家10天的汽油费用是
297.6
元.

【分析】


1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超出或不足部分的路程平 均数,再加上
80
,可得平均路
程;


2
)根据 总路程乘以
100
千米的耗油量,可得总耗油量,根据有的单价乘以总耗油量,可
得答 案.

【详解】


1
)平均每天路程为
80+( −8−11−14+0−16+41+8)÷7=80
(千米).

答:这七天平均每天行驶
80
千米.


2
)平均 每天所需用汽油费用为:
80
×
6
÷
100
×
6. 2=29.76
(元),

估计小明家
10
天的汽油费用是:
29.76
×
10=297.6
(元).

答:估计小明家10天的汽油费用是
297.6
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利用有理数的运算得出总耗油量是解题关键.

13

2

【分析】

由题意分别根据负整数指数 幂的意义、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完全平方公
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

3

2
2
| 23|18(31)
解:





3

3

3(23)18
2
(3)
2
231
2

3
323233231

2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注意掌握先把二次 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


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 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
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很有效.

14.0

【分析】

首先计算乘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
1

2
+
(﹣
1

0

|

2|


1+1

2


0
.

【点睛】

此题考查实数的计算,掌握乘方运算,零次幂的定义,绝对值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15.(
1

DP
的长为
5cm

10cm
;(
2
)①
5
秒;②
3
秒、
【分析】


1
)直接由题目讨论
DP
为哪一个三等分点即可
.

(2)
①由题意列出
t+2t=15
,解得即可
.

②分别讨论
P

Q
重合之前与之后的三等分点即可
.

【详解】


1
)当
DP
为短的部分时,DP

PE=1

2
,可得
DP=5


DP
为长的部分时,
DP

PE=2

1,可得
DP=10


2
)①当点
P
与点Q
重合时,
t+2t=15
,即
t=5.

②当点P
是线段
AQ
的三等分点时
,AQ=15-2t

30
秒或
10

.

7
21
12



AP=(5+2t-10)AP=
AP=(15-2t)A P=(15-2t)

1

3

3
(5+2t-1 0)

2






333
3





AP
1
=t

AP
2
=t

AP
3
=t

AP
3
=t
解得
t=3

t=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线段的计算
.

16.2016

【分析】

根据相反数以及倒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定义分别得出各代数式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
a

b
互为相反数,
c

d
互为倒数,
m
的绝对值是
1

n是有理数且既不是正数也不
是负数,

1

n=0



a+b=0

cd=1

m=±

2016
1
﹣(
a+b

+m
2
﹣(
cd

2016
+n
(< br>a+b+c+d


=2016+1

1+0

=2016


30

t=10.

7


考点:代数式求值;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三、13

17.D
解析:
D

【分析】

根据 有理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
a0,b0,ab
,进一步即可根据绝对值的意
义、乘方的意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解:由题意得:
a0,b0,ab


所以
ab

a
2
b
2

ab0

a bba


所以选项
A

B

C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
D
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 以及有理数的乘方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
解题的关键.

18.B
解析:
B

【分析】

先化简绝对值, 得到
ACBC4
,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腰的长度
.

【详解】

解:∵
ACBC4



ACBC4


∵等腰
ABC
的底边
BC8



AC12

AC4



448
,则
AC4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化简绝对值,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
化简绝对值
.

19.A
解析:
A

【分析】


m> 0

n<0
可知
-m

0

-n

0
,由
m<
n
可得
m

-n

-m

n
,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
法即可得答案.

【详解】



m>0

n<0



-m

0

-n

0



m<
n

n

0



m

-n

-m

n


−n

m

−m

n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比较方 法及绝对值的性质,正数都大于
0
;负数都小于
0
;正数大于一切
负 数;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0.B
解析:
B

【分析】

先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出
m
n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 长公式即可得.

【详解】

由题意得:
m20,n40


解得
m2,n4


设等腰
ABC
的第三边长为
a


m,n
恰好是等腰
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

nmanm
,即
2a6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n4



ABC
的周长为
24410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 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等知识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 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是解题关键.

21.A
解析:
A

【分析】

先根据数轴的特点判断出
a

b
的符号 ,再根据其与原点的距离判断出其绝对值的大小,然
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得出结果.

【详解】

根据
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
a

0

b

0
,且
|b|
|a|


所以
a+b

0


故选
A


【点睛】

此题考查数轴
,< br>绝对值
,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题关键在于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

< p>
直观,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

22.A
解析:
A

【分析】

根据数轴判断出
a

b
的符号和取值范围,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从图上可以看出,
b
<﹣
1
0

0

a

1


a+b

0
,故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
不合 题意;

a

b

0
,故选项
C
不合题意;

ab

0
,故选项
D
不合题意.

故选:
A


【知识点】

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 数的加法、减法、乘法,根据数轴判断出
a

b
的符号,熟知有理数
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3.A
解析:
A

【分析】

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 意义化简,计
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b

a

0
,且
|a|

|b|


a-b

0

a+b

0


∴原式
=a-b-a-b=-2b


故选:
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4.C
解析:
C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OB的长,从而得
OP
的长,进而即可得到点
P
在数轴上的位置.

【详解】

解:∵
AB

OA

OA=2

AB=3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OB=OA
2
AB
2
=2
2
3
2
=13


又∵以
O
为圆心,
OB
为半径作圆,所得圆弧交
x轴为点
P



OP=OB=
13


又∵
3<
13
<4
,∴点
P
的位置位于
3

4
的中间,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察了勾股定理、数轴上点的表示方式、圆的概念辨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勾股定
理求出圆的半径
OB
的长度,同时又要掌握圆上任意一点 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5.C
解析:
C

【分析】

先计算出各数的值,然后按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进行判断.

【详解】

1

1

解:

5
,(
-3

0
=1
,(
-4

2
=16



5


1
<< br>5

16



1

∴(
-3

0


<(
-
4

2< br>

5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得知识点,比较简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

土建资料-梦见被狗咬是什么意思


婚变-对折歌词


如何激活office2010-彼岸花的花语是什么


兔丝燕麦-cf禁言


那样芬芳演员表-会务及活动策划


员工福利有哪些-书画作品


粘罕-小学二年级语文论文


一年级数学-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