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包满铁路-有关爱国的古诗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刘镇镇,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
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 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 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
形象出现,
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
举手回答的习惯。
原因分析: <
br>1、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
恋。,爷爷对她言听计从,千方百
计满足她,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
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后来父亲怕她吃亏,叫
她回击欺负她的人,渐渐地,她由一
个受她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她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
br>“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她
吃亏,使她在家庭、在
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公主”。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
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
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
,感觉如何,目的一
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
势引导
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
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情
况:王洁,女,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该
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
要求
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
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
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
上了四年纪后该生认为,她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哪妈妈还是不让,
她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岭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
学,可以自己去公园,可以做自己
喜欢的事„„她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
象她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
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她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
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
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四年纪后她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
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她还觉得四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也要交朋友也要学
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
,
班主任也有同感,发现了她的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
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
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她,给她锻炼的机会,指导她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
反的效果。她有什么事,有什么
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
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
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
表自己的见解,告诉她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
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
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
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她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
,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
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她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
了,
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她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她人,这样
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辅导对象的基本情况
陈禹,男,13岁,五年级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工人,工资较少,生活较为艰苦,加上爷爷、奶奶年纪较
大,只能照顾她的生活,无力辅
导她的学习。家住在井口,离学校较
远。
二、问题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因为小小年纪
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因此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
理,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同时,又
存在着较强
的求好心理,为了向同学们证明她很行,她经常招惹同学,抢走同学
的东西,防碍同
学的正常活动。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在学习上缺乏
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业经常不能按时的完成,作业质
量差,上课时,
注意力不集中,较少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辅导对策及详细过程
对策:通过观察、分析以后,我发现王洁的问题主要出在自卑心
理和行为习惯上,因为她自卑,所以不
想去学习,不想做作业,上课
不听讲,因此成绩不好,但她又非常的好强,在好的方面她比不过其
她同学,因此她选择在差的方面去超过其她同学,在行为习惯上也就
表现得差,其实她非常想成绩好、
表现好。所以我采用激励的强化训
练方式对她加以矫正,同时,注意改变她的认知水平,调动其情感因<
br>素,以巩固辅导效果。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培养其自信心、
自尊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辅导过程:
㈠矫正她的错误想法,消除她的戒备心理
我在王洁又一
次招惹同学后,与她谈了一次,告诉了她我对她的
想法,“觉得她非常聪明、有能力学好、做事积极等。
”并告诉了她周
围同学对她的评价,使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鼓励她以后在老师
和同学的帮
助下从新开始。
㈡帮助她矫正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⒈定矫正目标
⑴不再招惹同学,与同学融洽相处
⑵改正说脏话的习惯
四、辅导的初步效果 矫正前,王洁每天招惹同学在3次以上,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矫
正后,王洁没有了打架行为,不再故
意捉弄同学,还主动帮老师做事,
积极参加劳动,帮同学扫呕吐物,成绩明显有提高等,表现较以前有<
br>了很大进步。
老师们看在眼里,都说王洁确实变了;同学们也不再害怕、讨厌
她了,取
而代之的是对她的喜爱。
现在王洁已达到了自己的近期目标——当上了一名小组长,正在
朝下
一个目标——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做冲刺。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李然,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头脑聪
明,语言表达
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
作,无法专
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
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
常容易
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3、反应很慢:(1)考试经常不能
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2)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3)课上被
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
问题和成因分析
1、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
身上存在
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
时他们对孩子的
期望值又容易过高,希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
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
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 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
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
② 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
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
,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
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③ 对学
习的期望: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
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
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
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2、对家
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
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
情况,保持平常心,为
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①帮助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
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
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
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
的能力。
3、行为矫正
。对于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孩子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
够的,还要针对其情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对于林X
X,我主要采用了
两种矫正方法。
辅导效果
主要的变化是他注意
力尤其是主动注意力改善,在上课时能安静地
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
响。活动量
和小动作减少,原来在课堂上进行的无关活动消失了,有效的听课时间
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