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课后习题
可不可以不勇敢mp3-年三十菜谱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课后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fânɡ xiàn qū ɡǎn yǎn zòu yī
dōu jīnɡ chà
( ) ( )
( ) ( ) ( )
dǎ
bàn jiě shì bá cǎo pàn nì
zhân zuò
( ) ( ) (
) ( ) ( )
二、下面词语中,字形及画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享台楼阁 姿态 篱笆 威吓(hâ) 哺(pǔ)育
B.烂竽充数 分辨 记载 勉强(qiánɡ) 侍弄(shì)
C.魂牵梦萦 溶解 竞赛 磨盘(mò ) 炽热(chì)
三、根据阅读积累,按要求答题。( 8分 )
1.这个学期我认识了不少英雄人物,有一生清贫的
烈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而英勇跳崖的 ,
的诸葛亮,我获益匪浅。
2.齐宣王使人吹竽,
。宣王死,湣王立,
,
。
3.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
。
4.八月初一雁门开,
。
四、用“激”字组词,并填入适当的句子中。( 5分)
( ) (
) ( ) ( ) ( )
1.他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父亲,( )得哭了。
2.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 )的拔河比赛,
3.会场上想起了(
)的国歌。
4.经过( )扫描的大蒜基因变异,你还敢食用吗?
5.他的举动( )了我的创作灵感,我要必须立刻拿起笔来一吐为快。
五、换一换句中画横线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4分)
1.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的船只的幻影。 ( )
2.我期待着,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 )
3.我不理会他,只管专心致志地寻找着。 ( )
4.“他真像活龙!”一位老者赞叹道。 ( )
六、句子加工厂。(8分)
1.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改“被”字句)
2.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人们之间传开了。(缩句)
3.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改为间接引语)
4.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改拟人句)
七、判断题。(9分)
1.海洋里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
3.“诺曼底”号的失事原因是雾大撞上冰山。 ( )
4.“荒凉
、荒地、荒岛”中的“荒”字意思是相同的。 ( )
5.
“荆棘、吩咐、曲折、镶嵌”都是由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 )
6.《稻草人》的作者是罗贯中,《没有文字的书和信》也是他写的。 ( )
八、阅读。(24分)
枫桥夜泊
[唐] 张 继
月落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 。
1.请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前两句诗人所写的六种景物是
、 、 、 、 、 ,
诗中
字表达了诗人的心情。(4分)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2分)
“关门打狗”
1948年9月,毛泽东(以为
认为)领导我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大决战的好时机
已经到来,于是(筹划
部署)进行几大战役,首先是在东北打,这个战役后来取名为辽沈
战役。
当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大都聚集在长春、沈阳、锦州这三个孤立地区。(
)同时打这
三个地区之敌,( )先打哪一个地区之敌?(
)后者,又该从哪儿下手?毛泽东深
思熟虑之后,( )地决定,先打锦州之战。
锦州位于东北的南端,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一个战略(重点
要点)。先打锦州的好处是:
首先,吃掉(防御 防守)这地区的十万余之敌,就切断了东北之敌和华
北之敌的联系,形
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使得东北地区长春、沈阳之敌,都处于孤立无援之绝境;其次
,打
锦州,必使锦州南北之敌前来救援,我们则可以趁机歼灭援敌;第三,这样再打沈阳就容易
得手,而长春之敌也可能迫于大军压境而投降。
当然,先打锦州之战,要把我军主力快速南移,要打空
前规模的歼灭战,为此需要在短期内
准备充足的军需,这些都有不少困难,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权衡
利弊,还是先打锦州为
最佳方案。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打锦州的决策,这一棋子一走,全
盘皆活,不但打赢了辽沈战役,
而且有利于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如期、顺利地进行,促使全国胜利的提早
到来。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认为 部署 要点 防御 B.以为 部署 重点 防守
C.以为 部署 要点 防御 D.认为 筹划 重点 防守
2.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个空格内,依次填入的正确词语是( )(4分)
A.如果
就 于是 果断 B.是 还是 若是 果断
C.或者
或者 先是 果断 D.果然 但是 还是 毅然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你认为“权衡利弊”的意思是
。请概括出短文中“权衡利弊”的“利”所体现的三个方面。(8分)
首先:
。
其次:
。
第三:
。
九、作文。(30分)
在我们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当中,一定会有精彩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你写一篇习作,介绍你喜欢的精彩片段,或根据这个精彩片段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