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原文
999朵玫瑰代表什么-微信如何群发消息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原文
.
猫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
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
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
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
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
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
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
抓痒,或是在你
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
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
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
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
少好话,它一
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
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
线团,都是它的
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
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
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
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
草可遭了殃。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
它
,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7.
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
里有一团干草,
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
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
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
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
间
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
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
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
到,是它们有了
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
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
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
儿!
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
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
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
整个身子好像一
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
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
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
儿把
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
飞回笼里去
。
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
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它就放
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
br>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
。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摸一
摸它细腻的绒
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
,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
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
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
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
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
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8.海豚
救人
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
,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海豚救人的
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非常真实的。
1966年,韩国一艘渔船在太平洋海面上捕鱼时不幸沉没,16名船员中有6
名当即丧生。其余10名
船员在水中游了近10个小时,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就
在他们求生无望之际,一群海豚匆匆赶来,围在
他们周围,好像是来营救他们。
这10名船员喜出望外,抓住海豚胸鳍就往海豚背上爬。不料,海豚却把
身子往
下沉,自动游到他们下面,然后把身子往上一抬,就把他们驮在背上了。就这样,
海豚们
驮着10名船员,一直游了46海里,然后猛地一使劲,把他们安全地甩到
了诲岸上。
1972年9月,南非一位23岁的姑娘伊瓦诺所乘的船在离海岸40公里处的
海面上,不
幸被海浪打翻了,她拼命往岸边游,这时有一头鲨鱼向她游来,她甚
至已经清楚地看见鲨鱼狰狞的面目了
,不由得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呼吸都快停
止了。就在这时,有两头海豚出现在她身边,把鲨鱼赶跑了,
护送她到靠近港口
的安全地带。
1992年,一艘印尼货轮正在大西洋航行,
有两名海员不小心掉入海中。这
时一群海豚赶来,它们围成一个圆圈,把落水的一人托出水面,直到被救
起为止。
另一名船员正在水中挣扎,突然感到腰间被撞了一下,原来也是一只海豚。这只
海豚一
直陪伴着他,与他并肩游泳,直到船员游到船边。
海豚为什么会有救人于死难的崇高精神呢?人们
一直感到不可思议。近几年
在人们对海豚进行认真研究后,这个谜才被解开。说来其实很简单,海豚救人
的
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原来,海豚是用肺呼吸的哺乳
动物,它们在游泳时可以潜入水里,但每隔一
段时间就得把头露出海面呼吸。否则就会被水淹死。因此,
对刚刚出世的小海豚
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地浮上水面进行呼吸。在一般情况下,小海豚自己能够顺利到达水面,但若遇到意外,就需要海豚母亲的照料。她用吻轻轻地把小
海豚托起来,或用牙
齿叼住小海豚的胸鳍使它露出水面,直到小海豚能够自己呼
吸为止。
这种照料行为是海豚
及所有鲸类的本能。海豚最初的动机可能仅仅是救援自
己的幼豚,后来逐渐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天性,救
助的对象已不限于自己的子女。
凡在水中不积极运动的物体都会引起它们的注意,并主动前去救助。科学
家做过
许多试验,结果证明海豚对于面前飘过的任何物体,不论是救生圈还是大木板,
都会主动
上前救助。
此外,对年幼海豚进行照料并不限于它的亲生母亲,别的雌海豚也乐于这样
做,它们往往相互配合,一起救助海豚的晚辈。有时,它们一起把幼海豚夹在中
间,置于它们的共同保护之下。这就难怪海豚救人往往是集体行动了。
9.老人与海
鸥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
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
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
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
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
br>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br>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
得干干净净。老
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
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
得变了调的
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
得清。
“你看
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
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
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
另
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
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
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
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
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
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
飞处带诗来’,
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
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
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
听说它们歇在滇(diān)池里,可惜
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
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
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
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
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
样,像是发
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
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
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
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
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
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
(wō)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0.草虫的村
落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小的草茎变
为粗大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
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
虽然迷了路,
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
它
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
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
地往
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
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
。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
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
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
虫,轻俏地披着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
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
少虫子伫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
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
它背
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
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
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
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
它们的
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
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
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
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
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
勤勉地奔忙呢?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
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测气候者
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
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
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
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我多么得意呵!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