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题报告
范玮琪老公-qq空间异常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成才的起
点。”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
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
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
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
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据研究,统计,至少有40%的小学生对数学
学习
感到困难,成为学困生。这种状况的延续,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的实施,也不适应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学
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没有,他们往往将学
习当作一种应付老师、
家长的任务,或者认为是人生不可违背的一项义务。 孔子说:“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数学乐学
境界,学习数学的最高追求就
是数学乐学境界的到达。让学生会学习,乐
于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正是当前所倡导的素质
教育的宗旨
和目的。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
下无负担。”然而近年来,
学生厌学情绪趋于严重,而数学本身又具有抽
象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非常不感兴趣,相对
其它学科而言
不愿学的学生多一些,因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在日
<
br>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
泛性,给数学提出了艰巨
的任务,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研究发展空间。
为此,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但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
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
理念、功能角色等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
应时代的
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面对上述问题,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
迫切希望在农
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研
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合理配置
数学教学活动中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课题的界定
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
力求认识某学习对象或参与某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
联系的,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
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
地学习,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全神贯注,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
步。学习
兴趣在小学数学中有现实积极的意义,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大面积提
高数学教学质量,这正是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必须解决的重
要课题之一。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数学教学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
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功能不断扩
大。它在日常生活、生
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
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
的文化素养之一。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开放性教学的主阵地是
课堂教学。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应把“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创
新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探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
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习惯以及
收集、分析、判断处理信息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视为主要研究目
标。应把
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参与热情,锻炼研究能力作为研究的重
点。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
(2)学校、社会、家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
(3)小学生年龄阶段,性格差异与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
(4)教师素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内容,了解目前
国内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
兴趣研究的程度等材料,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念。
2、行动
研究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教具学具、课件的制作等进行设计,并在实践
中验证,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方案实施中及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
改革的实践。
八、实施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日)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人员:苏丽晓 杜晓英 董少芬
2、分析学生在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每周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
3、课题组积累资料(家访、试卷、表格、制度)。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4年6月中旬)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2、收集资料,健全资料。
具体措施:
1、发扬民主 创造氛围
要想让学生“乐学”首先应有
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
充分地发扬民主,将自己视着是学生当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朋友
。学生
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讨论,同时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使每一
个学生在课堂上
放得开,思维充分得到解放。
2、增强学习快乐感,培养直接兴趣。
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
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这
个道理。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
才有可能被激
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到学习是
一种快乐
,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
(2)正确评价,多表扬
,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孩子
一旦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一种被
人承认、被人
接受的感觉。水滴石穿,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同样,
鼓励这个助推剂,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对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兴趣也就
在这一次次的鼓励中得以形成,得
以发展。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
学
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狭隘性。
(3)使孩子一
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
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
快乐。
3、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
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
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
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对学习
有兴趣,
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4、善于设疑,激起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
疑问来
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
而成为不断催发
智能的刺激。经常激疑生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
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
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
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形成了一个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他们获
得了一个创造力的潜能。怀疑的头脑、批判的精神,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源
泉。高斯说得好:“没有大胆
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5、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
、好动、好问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
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喜欢拆东西,有的孩子愿问为
什么,教师和家长若不
了解孩子的特点,就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
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孩
子的提问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
告诉他如何查询。或者弄明白后再告诉他。
教师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6、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学习环
境才可能培养出
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首先作为老师,即要做学生学习
上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接触好学生,
受其影
响,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其次,要让家长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身
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
孩子耳濡目染,
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最后要让孩子们多看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书。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中期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学数学变成
积极、主动、爱学数学。
最终成果: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结题论文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长:苏丽晓主持课题的全面工作
课题组成员:杜晓英
董少芬(就个人学科进行分类整理)
十一、研究经费筹措及管理
自筹经费
十二、主要参考文献
1、通过网络学习
2、首都师范大学
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
究》2008年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