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小学生讲清数学概念
西安思源学院分数线-长字开头的成语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向小学生讲清数学概念
作者:张立荣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07期
摘 要: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小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概念,教师应根据学
生
的认识过程和思维特点,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零散概念系统化,本
文想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概念
概念引入是否得法,对教学的成败关系极大。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引入概念的方法,
一般多采用以下
几种方法:
一、从实际引入概念。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只要为他
们提供较多的具
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
概念
的方法。例如,低中年级学习货币、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教师通过提问,联系开学时学生
买文具所用的钞票几元几角几分的实例,说明元、角、分是货币单位。又如,要让一年级学生
认识长方
形,可以指导学生从观察教室里门窗的框,黑板、课本等物体的形状着手,抽象出课
本上的图形,引出长
方形这个概念。
二、从计算引入概念。有些概念,不便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可以通
过计算来引入。要给
学生讲“整除”与“除尽”两个概念的区分,可先让学生计算18÷3和18÷5等
类似对应题,通过实
地计算得出:18÷3=6;18÷5=3.6。由此看出,“整除”与“除尽”都
是指余数是“0”的情况,但商是
整数时,才称整除。18除以5,只能说成18能被5除尽,而绝不能
说成18能被5整除。再如
要说明加减法互为逆运算关系,可通过计算5-3=?等练习,突出( )+
3=5这个关键,得到5-
3=2的解答,这样就可以一年级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加减法互为逆运算关系
的初步概念来。
三、从旧知识导入新概念。有些概念不需要从它的本意讲起,而只需
从已学过的与其有关
联的概念中加以引申、推导,便可导出新的概念,这样引入概念,教者省力,学者易
懂。如讲
解“反比例”,可从正比例的复习开始。通过提问:“单价一定,钱数和件数成什么关系?”,
“件数一定,钱数和单价成什么关系?”复习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其
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后,引导学生思
考:是否存在
另一类相关的量,其中一种量扩大几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提出
“钱数一定,件数和单价有
什么关系?”从而导出“反比例”的概念。又如联系分数的意义,推导
建立分数大小的概念。比较¼和¾
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可以联想到¼是表示整体“1”平均分成
4份,取1份;而¾是取3份,所以¼
四、通过教具仪器的直观演示引入概念。教具仪器是现实的模型,比形象的语言更有说
服
力和真切感。如二年级要讲清“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可采用计算器、数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