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温柔似野鬼°
945次浏览
2020年12月24日 07: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寺庙-字谜汇总

2020年12月24日发(作者:廉受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作者:倪昌松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4年第10期

美国全国数学管理者大会(NCSM)把解决问题定义为:将先前已获得的知识用于新 的、
不熟悉的情况的过程。这一理念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就是指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灵
活运用于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
志。但小学 生受年龄所限,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均不丰富,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解
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 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
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学生
所表现出的提问行为、怀疑和批判精神等进行表扬 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二、学会正确审题——精准分析
众所周知,“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解决问题的难度是由问题的情节和 数量
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要想顺利解决数学问题就得认真审题。审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题
意,即理解问题的情节部分,知道问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已知了哪
些条件,要 求什么问题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进一步分析题目中
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 程中,我总结出了“读、找、圈、想、算”五步解题法,即先读题,再找
出问题,并圈画关键词语,想数 量关系式,最后列式解答。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解决不了实际
问题,主要困难在于不理解题意。而“当学 生不能解答应用题时,只要改变一下应用题的题
材,使应用题更接近于学生的经验,就足以保证解答成功 。”
三、积累解题策略——优化学法
1.基本训练是根 基。以前曾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过分析,发现他们成绩不好的根本原
因是最基本的解题技能掌握得不 好,以致在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对此,我
们应该放慢脚步,改变策略,对他们进行专 门的基本训练。只有学生的基本训练搞好了,对各
类问题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题组练习是枝干。当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本解题技能后,我们就可以从整体出发,把这
些基本的技能 加以整合,设计出一系列的题组,可将同种题材、结构的编成一组,也可按事情
发展先后以及互逆的编为 一组,还可将相互转化以及有着明显差异的编为一组等等。这样的题
组练习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让学生利用旧知识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便于学生深刻地理

慈善事业-说话迟的孩子是不是笨


呼叫中心外包公司-宽阔的反义词是什么


机遇与挑战-论语十则


国旗下讲话安排-幸福的句子


水木年华镜片-芦荡小英雄


宝贝经典台词-建筑图集


低价手机-销售顾问


会飞的贼-隔离霜防晒霜